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官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雁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32 KB   上传时间:2025-07-27 14:45:43

  世子闻言,望向刘从云,皱眉道:“陆大人也需回避?”

  刘从云忙道:“陆大人乃殿下信赖倚重之人,自是听得。”

  世子神色稍缓道:“陆大人就再坐坐,陪孤听听……”说到这里,又看向陈赤忠与道痴道:“刘从云既带了你们两个过来,想来也没有避着你们的意思,都老实坐了。”

  众人又坐了,齐齐望向刘从云。

  刘从云往门口忘了一眼,起身道:“殿下容我近前禀告。”

  见他如此慎重,世子也带了几分认真,点头道:“近前来。”

  刘从云近前几步,在世子两步开外驻足,小声道:“殿下,钦差南下,或许是惊天之喜!”

  世子诧异出声,道:“这话怎么说?”

  这几日王府高层所担心的,就是怕有“圣旨”下来,将兴王府卷进战火。不管“圣旨”后站着江彬,还是站着阁臣文武,对弱小的兴王府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现下听刘从云说竟然是“惊天之喜”,世子自然惊诧。

  刘从云按捺住激动,道:“殿下,王爷是先帝长弟。”

  世子闻言,依旧面带疑惑,就听刘从云一字一顿道:“兄、终、弟、及!”

  世子立时瞪大眼睛,近前坐着的陆炳闻言也变了脸色。

  世子醒过神来,沉声道:“《皇明祖训》上是提及,‘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出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可如今各王府云动,巴巴地往今上跟前送嗣子,怎么会无皇子?”

  刘从云道:“殿下,皇上若有意过继皇嗣,也不至于拖到今日。若是皇上无心过继皇嗣,皇上又无兄弟,当在宪宗皇帝诸子中寻找继承人。王爷在先皇诸弟中居长,依序当立。王爷既不在,皇位除了殿下,还能有何人?”

  有一句话,他没有说。那就是律法上有“兄终弟及”,可没有“侄死叔替”。大明尊奉儒家正统,向来重视父父子子、尊尊卑卑这些。堂弟继承堂兄皇位,定是过在先皇名下,全了兄弟名分。如此太后依旧是太后,皇后成了“皇嫂”,两宫都好生孝敬奉养就是。

  叔叔继承王位,那叫什么事?太后成了“皇嫂”,皇后成了“侄媳妇”,新皇后与之如何见礼?

  为这一条,即便京城有人提及“兄终弟及”也无需担心其他王府会捡这个便宜,只太后与皇后,就不会允许这样尴尬的事情发生。

  《皇明祖训》是太祖所修订,本就是为制约宗室,世子当然启蒙后就学过。

  虽说记得“兄终弟及”这句话,可是他也只是记得,从来没想到天上可能会掉馅饼,而且还是这样大的馅饼。

  他丝毫不觉得欣喜,已经平静下来的心情,又生出烦躁来。他虽不算喜藩王不得自由的生活,可是他也从没想过自己会离开安陆,不做一个藩王。另外就是父王只有他一子,他真要过继到先皇名下,那谁侍奉父王香火?

  他望向陆松,脸上带了询问之意。

  陆松脸上的震惊之色尤在,虽说早知道今上龙体不愈,可他们这些日子担心的只是江彬与阁臣、后宫的博弈,想着京城地方是否会动荡,也曾提及皇位继承人之事,觉得不管是太后,还是权阉,肯定都愿意扶持幼帝。

  今日听了刘从云所说,他才想到竟然还有这个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

  都说内阁首辅杨廷和是贤臣,既然是贤臣,怎么会允许朝廷大权落入外戚与权阉手中。提出“兄终弟及”,避免立稚龄天子,也说得过去。

  再想想谷大用在王府前铩羽而归后,依旧张佐等人客气有礼,如此反常也就有了缘故。还有陈赤忠与王府仪卫所说,数千京骑南下,日行二百余里,如此大动作,江彬只是臣子,如何有这个手笔?

  “殿下……若是今上膝下已经选定嗣子还罢,若是无子,殿下确实依序当立。”陆松道。

  陈赤忠早已被惊得说不出话,道痴面上也露出震惊之意。

  世子没有半点欣喜与开怀,依旧皱眉道:“怎么会这样?”

  见世子不快,刘从云说不出话。

  他实没想到,世子听到这“惊天之喜”后,竟然会是这样反应。

  陆松虽有些激动,可依旧全心为世子着想,道:“殿下,是不是先告知王妃一声,不管明日旨意是不是这个,知会一声,心里有数也好。”

  同王府众人先前京城造反动乱的猜测相比,真要是承大位的旨意,也算是好事。早先告知王妃,也能让王妃安安心。即便明日旨意是这个,也不至于惊慌之态……

第148章 钦差至,遗诏出

  天官148_道痴入王府三年,也曾跟在世子身后接过钦差,可是此次却是不同。

  钦差不是一个两个,司礼监太监来了三个,谷大用之外,还有韦霦、张锦。这里的“太监”,可不是阉人的别称,而是内官的品级。

  内廷二十四衙门中,除了司礼监设有数个太监之外,其他衙门只有掌印才是“太监”品级,是正四品。

  除了三个内官,还有内阁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贺龄、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

  内官、阁臣、勋贵、外戚、部堂,这样的钦差规模,看着王府众人惊诧不已。

  而且,钦差们服白,能让王公大臣齐齐服丧的,还能有谁?

  就是昨日在启运殿与世子提了“兄终弟及”的刘从云,看了这样的钦差团,神色也带了激动。若说昨日是八分可能,那看了眼前这些,就成了十分。

  除了迎请嗣皇帝进京,哪里会用得上这样的规模?今上驾崩,成了先帝;王府世子就是即位的天下之主?

  刘从云眼睛直放光。

  道痴站在队列中,也在看着前面的钦差们。谷大用初到安陆时,还没有服白,现下也换上孝服,看来钦差们早有打算,抵达安陆后换装。

  看来京城大佬们,南下虽匆匆,回程定是安排妥当,无需担心有什么异动。

  虽说世子在十岁时就已经得封世子之位,可是因他尚未成年的缘故。在面对朝廷钦差时,已经以王妃为首。

  王妃与世子的脸上看不出喜怒,按照规矩,大开王府中门,率领王府众属员与安陆文武大臣。到王府门口迎接天使。

  看到众钦差服白。王妃面带诧异。世子则有些怔住。

  按照礼制,不管是勋贵,还是文武大员,面对亲王妃与亲王世子都要行跪拜之礼。可因为他们手中捧了圣旨与太后谕旨,所以要先去王府正殿传旨后,在正式见礼。

  而后,众钦差被迎到承运殿。

  安陆文武百官还在迷糊,他们是中午得到的消息,晓得京城有钦差过来。官驿那里发公文,让他们一起去王府听旨。到了王府,从中午等到下午。等来了钦差,却是这个光景。

  看面前一片素白,除了国丧还能有什么?为何衙门没收到国丧的消息?为何这么多权贵大臣南下安陆?

  谁都察觉出不对劲,可在世子与京城大佬跟前。那里有他们说话的余地。即便是世子升殿,有资格在殿上的官员也有数。

  承运殿里,早已设好香案。众人齐跪,梁储面南背北而立,念的却不是寻常圣旨,而是遗诏。

  诏曰:

  朕绍承祖宗丕业十有七年深惟有孤,先帝付托惟在继统得人,宗社先民有赖,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

  殿上一片静寂,王妃慢慢抬起头,脸上一行清泪。

  世子亦面上悲伤,哽咽道:“皇上……皇上他……”

  梁储哀声道:“皇上十四日大行,臣等奉太后谕旨南下。太后娘娘这里,也有谕旨给殿下。”

  接下,梁储又宣读太后谕旨,既命世子北上继大位。

  宣读完两份旨意,毛澄请世子升座。按照朝廷法制,亲王离开藩国,必须要先受了朝廷赐下的金符才能离开藩地,否则就要论罪。

  承运殿内外,已经是一片哭声。

  王府长吏袁宗皋强忍悲戚,请世子升座。

  世子升坐,王府与安陆文武大臣侍立,定国公徐光祚进金符。

  世子起身亲自接过,诸臣见礼。

  虽说大家依旧是口称“殿下”,可意思却不同。接了这份遗旨,世子就不再是一地国主,而是大明的嗣天子。

  王府众属官已经眼睛发亮,地方文武也都激动万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更何况世子得到的整个天子。

  未来只凭着他们在安陆或王府为官的履历,前程可期。

  道痴与刘从云、陈赤忠中等,都站在王府属官之末,可依旧清晰地听到完整的遗旨。

  直到此事,他终于明白为何会有大礼仪之争,实在是遗旨上写的不清楚。

  只说是“伦序当立”,并未提及过继到孝宗皇帝名下。

  在太后与朝廷大佬看来,提及“伦序当立”是为了让世子继位合法化,省的诸王非议。可是不管是太后,还是阁臣,都觉得正德无子,既然传位给堂弟,那这堂弟承的当是孝宗皇帝香火,这也合了“兄终弟及”的规矩。

  可是遗诏上没提这一句。

  官方礼节完毕,剩下的就是殿上一片悲戚之声。

  这个时候,王府属官中,能在钦差跟前露露脸的,只有袁宗皋与陆松、张佐几个,其他人则是打发出殿。

  不少人在启运殿前站着,面上一会儿是悲戚,一会儿是兴奋,说不出的怪异。

  道痴的心,终于踏实下来,大踏步地回了乐群院。

  府学停课,又没有当差,他真的很悠闲。

  乐群院里静悄悄,刘从云与陈赤忠都不在。

  在世子开拔前,安陆城全面戒严,方才从承运殿下来后,仪卫司与府卫司就有人出府守城门去了。

  安陆现下不仅仅是国都,还是嗣天子驻地。

  北下迎接天子的五千骑皇家亲卫,稍后也会进城,其中两千人宿卫王府,三千人宿卫地方。

  道痴躺在床上,心里有些发愁。明年的乡试,还真的是一道坎,要是自己过不去,真的就糟了。

  只是他不习惯唉声叹气,既想到科举。就又翻身做起,走到外间拿了本《弘治时文选编》看了起来。

  看了半章,脑子里乱糟糟的,他又将书放下。

  科举过不起是坎,科举过去还有皇帝好道这个坎。世子现下看着很正常。除了疑心病重些。怎么会长成为历史上那个差点被宫女勒死的嘉靖皇帝?用处子元红炼丹。恶心不恶心?道痴只有想想,就觉得汗毛耸立。

  再想想严嵩遗臭万年的下场,道痴不得不将世子好道之事当成大事。

  正想的出身,便听人在窗外道:“二哥。”

  道痴抬头,便见陆炳站在窗外。

  “快进来。”道痴起身道。

  陆炳看了看其他房门,道:“他们都不在?”

  道痴道:“各处都忙着。”

  陆炳挑了门帘进来,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布,笑道:“给二哥的。”

  道痴接过,里面还有温热。打开来,里面是四只拳头大的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