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逍遥皇子_分节阅读_第180节
小说作者:文山老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25-06-09 10:55:35

  翌日,天光未亮,天气微凉。

  今日是大朝会之期,故而宽大宏伟的宫门前早早的便有官员们按品阶排起了长队,六部九卿,文武百官在司礼监小太监的监视下井然有序,无人敢在这刚刚干净的地方逾矩半分,前几日他们可都是踩着能粘鞋底的血渍上朝的啊。

  其实在六部之前本来还有三省,然而自从孙芝贤之事后,姜天绍便顺势将碍事的三省给革除了,换成了人员都是由他亲自简拔出来的军机处总览辅助他处理朝中事物,故而别看军机处的官员品阶都是六七品站在一众大佬的身后,但可说是天子近臣,简在帝心。

  静鞭三响,宫门洞开,百余位朝臣按文武分列两行步入庄严而雄伟的皇宫,迈着方步进了举行朝会的太和殿。

  往日总是要等上一阵皇帝才会到的,然而今天当大臣们踩着闪亮的金砖进来时,便看见了高高的龙椅上姜天绍身着明黄龙袍已经坐在了那里。

  一跪三叩首,山呼万岁,天泰朝没有免跪的臣子,就算是最前面的三位年迈国公也不例外。

  “平身!”

  姜天绍淡淡的说了一句,游目四顾先扫了下面群臣一眼,然后对身旁的太监道,

  “念!”

  随着太监应喏,在众臣们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姜天誉的信便被高声的朗读了一遍,果不出姜天绍所料,太监念完后大殿里像煮沸的大锅一样,一片哗然,好半晌才渐渐安静下来。

  “众卿都听见了,立国公冯泰清投敌卖国,里应外合至使怀王世子姜天誉在老君山被俘,此事有齐王蒋全宇作证,朕先把话说在前面,姜天誉是一定要换回来的!跟众卿家说,是想听听你们的建议,要如何处置冯泰清!”

  皇帝的话用意很明显,已经为这件事定了基调,姜天誉要活的,冯泰清大家商量着来,但是一定要处置!

  朝班的最前面,以三位年老德昭,爵显位尊的国公为首,分别是建国公陈岳,成国公楚岚,还有护国公魏良,西陈冯陈楚魏四大国公,今日仅缺其一 ,而剩下的这三位在听完姜天誉的书信后,一言不发的相互望了一眼,交换了几个眼色后,建国公陈岳突然大呼道,

  “痛心呀!陛下!老臣实在痛心呀!世子姜天誉乃是我朝栋梁之才,别说二十万石粮草,就算八十万石也必须换回来!”

  姜天绍扫了他一眼,虽见其老脸上满是痛惜之色,可心知这个老家伙肯定没这么好心,然则还没等他说话,成国公楚岚便出班施礼奏道,

  “老臣复议,姜天誉少年英杰确实不可多得,若能使其平安归来,那些割地给粮的条款就算答应了,也没什么,不算丢了国体!”

  “就是就是,陛下,臣也复议,成国公说的对,姜天誉乃是我朝的金玉神童,日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为他,咱们西陈就算在其他两国面前失了脸面,损了国威也在所不惜呀!”

  护国公魏良紧随其后,也出班奏道……

第316章 利 中

  混账!姜天绍坐在龙椅上心里大骂了一句,这三个老家伙一唱一和的哪里是要为保住姜天誉答应东森的条件,这分明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你不答应还好,你要是答应了,就是损了国威,丢了国体,作为皇帝你自己掂量着办。

  “臣复议!”

  “臣也复议!”

  下面跟在几位国公旗下的大臣们纷纷开始应和,说什么的都有,可大意均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换回姜天誉。

  姜天绍气的头疼,可又没有办法,攥着拳头默不作声,然而就在这时,官职为九卿中的典客,名为张少辅的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为典客,专司外交事宜,故而臣明白国体不可损,国威不可弱,为一人而向他国妥协,怕是日后,会遭人耻笑呀,还请陛下三思……”

  张少辅的话掷地有声,为一群臣复议画上了句号,姜天绍抬眼瞪着他,真想一巴掌把他扇死,可又抓不住他话里的毛病,只将拳头又攥了攥。

  皇帝安静,下面的大臣们也安静,偌大的太和殿针落可闻,大家都在等着皇帝说话,然则皇帝却一言不发。

  下面的这帮人看似只有张少辅一人反对他换回姜天誉的策略,实则刚才复议的那群人竟没有一人同意,这种赤裸裸的打脸,让他需要冷静一下才能说话,要不然便又会像刚登基那会一样暴跳如雷的失了皇帝的威严。

  “陛下,臣觉得可以换!”

  正在姜天绍强压怒火之际,又有人站出来了,他侧头看向西方武将队伍,

  “哦?方尚书请讲!”

  方正阳兵部尚书,他上前一步道,

  “陛下,两国交战,若说割地赔粮换人确实不妥,但是可以用人换人呀,自古便有换俘之说,故而,只要拿出一位跟姜世子身份差不多的人跟东森换俘,不就可以了。”

  “此言有理!”

  姜天绍不住的点头,可是下一瞬间他就愣住了,换人?找谁换?西陈方面没有啊,这个老东西,竟然晃点朕,这说了等于没说呀!

  然而其他人却不这么想,随着方正阳的话,大臣们便又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似在商量改用谁去换姜天誉比较合适。

  方正阳说完便回了自己的朝班,扫了一眼众人后,又望向前面的三位国公,心里窃笑不已,把姜天誉弄回来?他疯了才会这么做,这几年皇帝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重用姜天誉,而姜天誉在征战上的才能又极为凸出,要不趁这个机会把其弄死,怕是他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早晚要被抢了去。

  嗡嗡嗡……

  下面大臣们议论不休,姜天绍坐在龙椅上怒不可遏,说来说去,说了半天,关于冯泰清的处置竟没人提及,反倒是姜天誉的事被拿来反复的做文章,真真气死人了。

  陈,楚,魏三位国公又互望了一眼,均心知火候差不多了,要是将小皇帝心里的那根弦崩折,来个乾纲独断,那反而不美了。

  “陛下!老臣还是那个意思,世子姜天誉必须换回来,将来后人怎样评说,功过皆在老臣一身,与陛下无干!为君分忧本就是我等该做之事!请陛下下旨吧!”

  建国公陈岳再次迈出朝班朗声道,说完他转身向后望去,一一扫过渐渐安静的人群,又道,

  “诸位,大家皆可作证,今日是老夫仗着老脸要力保姜天誉,与陛下无关,国体国威有失全在老夫一身,还请诸位回去告诉家中子孙,以免误了陛下声望!”

  “还有老夫!”

  “还有我!是我三人合力为之,倚老卖老,仗着功劳簿厚一些,在陛下面前邀宠,陛下抹不开面子才答应换人的!张少辅,要是其他两国人问起,你就这样答复!”

  陈岳说完,其他两位国公也一脸慷慨激昂的挺身向后站了出来。

  “哎呀!好样的,我等楷模呀!”

  “不愧是三位国公爷,佩服!”

  姜天绍听着下面鼓噪的声音,气的心肝都在乱颤,然则又着实挑不出毛病,难道说他们做错了?这不正是自己的本意嘛!可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三位国公不必如此,朕还不至于怕青史如何!”

  不管怎样,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要不然他这个皇帝还不被人小看了。

  而那三位国公能挺身而出,也不是没有算计的,见皇帝这么说,护国公魏良施礼道,

  “陛下,您的声望可代表一国,我等自是要为您分忧,请您下旨吧,答应东森的条件,将世子姜天誉换回!”

  “且慢!陛下!臣有话说!”

  魏良的话音刚落,方正阳便又站了出来,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三个老家伙一套迷踪拳下来,其意不在姜天誉,而在冯泰清啊,好,那何不将这潭水搅浑,看你们如何收场!

  “陛下,三位国公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那臣也说不得什么,可是二十万石粮草一时之间上哪去筹备,各州各府又从哪里抽调,是给新粮,还是给陈粮,还有臣作为兵部尚书不得不问一句,撤兵是撤到丹江河西还是直接撤回晋城,别看这只有不到百里的路程,其意义可完全不同啊,故而请陛下明示!”

  方正阳说完又弯腰施了一礼便回了朝班等待示下,你们不把窗纸捅破,我也不捅,看谁憋不住!

  姜天绍看着他点点头,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一个劲的暗骂,说了这么多,还是不提冯泰清,而且他这话的用意还有一层,二十万石粮草,不管从哪个州府筹集,都会动用国库的存粮,而国库的存粮是用来救济百姓的……

第317章 利 下

  “沉粮,当然是沉粮,难道还能给他们新粮!”

  “河西,只能退到河西!一寸国土一寸血!岂能退回晋城!”

  方正阳的话说完,大臣便议论起来,纷纷上奏,然而这时,各地方豪族势力却站了出来,户部员外郎严诚出班道,

  “陛下,今年新粮入库,已南方的福州最丰,可从福州调配二十万石粮草。”

  “不可,福州粮草也只是今年丰收,去年的水患未除,还有不少灾民误了插秧的节气,需要到来年才有收成,而且福州粮米一向供应南方军队,一旦抽走,拿什么给抵御南唐的将士。”

  严诚说完,便有人直接出口反对了,仔细一看竟是出身福州的吏部侍郎张坚,他的家族背地里做的可就是粮米生意。

  “那就从建州!”

  “建州也不可……”

  嗡嗡嗡,下面的人又开始乱了起来,这样的场面姜天绍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平日里这帮大臣们上朝,都如木雕泥塑般只带耳朵不带嘴,三句话问不出个屁来,可是今天一关系到自家利益头上,便开始猫咬狗吠般叫唤起来了。

  “啪!”

  姜天绍拍了一下龙案,四周立刻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抬眼望着皇帝。

  “从哪个州调粮,此事稍后再议,今日先说说对冯泰清的处理!”

  忍不住了,姜天绍实在忍不住了,怕是他要不亲口问,这帮人就会这样吵一天也没完没了。

  静,刚刚大殿里才起来的热闹势头随着皇帝这句话问出,又变得鸦雀无声起来,没人傻到会去先开这个头的。

  “怎么不说话了?难道冯泰清叛国不应该处理吗?”

  姜天绍冷言喝道,把冯泰清从位置上拿下去才是他今日朝会的最终目的,自登基开始,他便看这四个狡诈如狐且串通一气的老家伙不顺眼了,不知在心里悄悄埋怨过其父多少回……

  无人应答,姜天绍在龙椅上目光逐一的从他们脸上掠过,对视,低头,有些甚至根本就不抬头看他,

  “都把头抬起来!朕说过,允许你们仰面视君,而且,朕说话时,必须看着朕!”

  一颗颗脑袋抬起,一张张木然但是眼神却飘忽不定的脸露了出来。

  “都不说话是吧,那朕便点名问了!建国公,你觉得敢如何处置冯泰清呀?”

  “这个……”

  陈岳望了一眼其他两位国公,然后才道,

  “陛下,此事老臣觉得其中定有内幕,立国公多年为国征战沙场,其忠心不言而喻,说他里应外合勾结东森,老臣觉得乃子虚乌有之事,还请陛下明察!”

  “臣复议!还请陛下明察!”

  “臣也复议!陛下明察!”

  楚岚和魏良也前后出班开口,然后就是一众群臣的复议之声。

  “难道说朕还会冤枉他?还是说皇叔齐王会冤枉他?姜天誉身在几万大军之中,若不是有人暗通款曲,里应外合,岂会被俘?”

  姜天绍拍了桌子,将姜天誉和蒋全宇的信拍的啪啪直响。

  “陛下,就算是这样也不能肯定是立国公所为呀,证据呢?证据何在?可有他们来往书信或者人证?若是什么都没有,只凭着两封信,我等朝臣虽然相信,可是外人呢?天下悠悠之口呢?总要给个说法呀!”

  魏良见皇帝今日的意思怕是非要弄死冯泰清才称心如意,同气连枝,他们岂能坐视不理,既然你沉不住气先开口问了,那就别怪他们说话不好听啦。

  “而且陛下,姜天誉未归,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然投敌,或者被人用什么手段逼迫才写下这样的信件,毕竟他人在东森手里,要发落冯泰清还需要他们当面对峙才行呀!”

  楚岚的话更绝,已经开始怀疑这封信的真伪啦,而且按他的意思,要想处置冯泰清非要姜天誉回来才行,而姜天誉能回来,用的可是他们三个人的老脸。

  “不错,成国公说的对,陛下,东森一向诡计多端,说不定还真是这样,齐王固然说的也不是假话,但想必也只看到表面,东森故意再其面前演戏罢了,陛下明察!”

  陈岳再次开口,一口咬定了冯泰清就是被诬陷的,而且还把齐王给摘了出去,将台阶送到了皇帝脚下。

  但是姜天绍岂肯放过这样的良机,他低头看了看案上蒋全宇的信,心里不由的佩服起来,老王就是厉害啊,这三位的反应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哼!要证据是吧,有!齐王已经搜罗了冯泰清的罪证正在回泰安的路上,当然,还有人证!诸位还有什么可说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1页  当前第1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0/3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逍遥皇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