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504节
小说作者:当年明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6-02 11:35:10

  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东林党的这帮大爷都是进士出身,个个都牛得不行,进了朝廷就人五人六,谁都瞧不上谁,看你不顺眼也不客套,恨不得操板砖上去就拍。

  汪文言认为,这是不对的,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必须转变观念。

  由于汪先生之前在基层工作,从端茶倒水提包拍马开始,一直相当低调,相当能忍,所以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要会来事,朋友和敌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秉持着这一理念,他拟定了一个计划,并开始寻找一个恰当的人选。

  很快,他就找到了这个人——梅之焕。

  梅之焕,字彬父,万历三十二年进士,选为庶吉士。后任吏科给事中。

  此人出身名门,文武双全,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朝廷阅兵,他骑匹马,没打招呼,稀里糊涂就跑了进去,又稀里糊涂地要走。

  阅兵的人不干,告诉他你要不露一手,今天就别想走。

  梅之焕二话不说,拿起弓就射,九发九中,射完啥也不说,摆了个特别酷的动作,就走人了(长揖上马而去)。

  除上述优点外,这人还特有正义感,东厂坑人,他就骂东厂,沈一贯结党,他就骂沈一贯,是个相当强硬的人。

  但汪文言之所以找到这位仁兄,不是因为他会射箭,很正直,而是因为他的籍贯。

  梅之焕,是湖广人,具体地说,是湖北麻城人。

  明代官场里,最重要的两大关系,就是师生、老乡。一个地方出来的,都到京城来混饭吃,老乡关系一攀,就是兄弟了。所以自打进入朝廷,梅之焕认识的,大都是楚党成员。

  可这人偏偏是个东林党。

  有着坚定的东林党背景,又与楚党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好,这正是那个计划所需要的人。

  汪文言认为,遇到敌人,直接硬干是不对的,在操起板砖之前,应该先让他自己绊一跤。

  三党是不好下手的,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把三党变成两党,就好下手了。

  在仔细衡量利弊后,他选择了楚党。

  因为在不久之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虽然张居正大人已经死去多年,却依然被人怀念,于是朝中有人提议,要把这位大人从坟里再掘出来,修理一顿。

  这个建议的提出,充分说明朝廷里有一大帮吃饱了没事干,且心理极其阴暗变态的王八蛋,按说是没什么人理的,可不巧的是,提议的人,是浙党的成员。

  这下就热闹了,许多东林党人闻讯后,纷纷赶来骂仗,痛斥三党,支持张居正。

  说句实话,当年反对张居正的时候,东林党也没少掺合,之所以跑来伸张正义,无非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提议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是三党提出的,就是错的,对人不对事,不必当真。

  梅之焕也进来插了句话,且相当不客气:

  “如果江陵(指张居正)还在,你们这些无耻小人还敢这样吗?”

  话音刚落,就有人接连上书,表示同意,但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支持他的人,并不是东林党,而是官应震。

  官应震,是楚党的首领,他之所以支持梅之焕,除了两人是老乡,关系不错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死去的张居正先生,是湖广人。

  这件事情让汪文言认识到,所谓三党,并不是铁板一块,只要动动手脚,就能将其彻底摧毁。

  所以,他找到了梅之焕,拉拢了官应震,开始搞小动作。

  至于他搞了什么小动作,我确实很想讲讲,可惜史书没写,我也不知道,只好省略,反正结论是三党被搞垮了。

  此后的事情,我此前已经讲过了,方从哲被迫退休,东林党人全面掌权,杨涟升任左副都御史,赵南星任吏部尚书,高攀龙任光禄丞,邹元标任左都御史等等。

  之所以让你再看一遍,是要告诉你,在这几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是一个沉默的男人。

  第十四章 毁灭之路

  这就是东林党成功的全部奥秘,很明显,不太符合其一贯正面光辉的形象,所以如果有所隐晦,似乎可以理解。

  东林党的成功之路到此结束,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讲下一课:东林党的失败之路。

  在我看来,东林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大、狂妄,以及嚣张,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如果要在这群人中寻找一个失败的代表,那这个人一定不是杨涟,也不是左光斗,而是赵南星。

  虽然前两个人很有名,但要论东林党内的资历跟地位,他们和赵先生压根就没法比。

  关于赵南星先生的简历,之前已经介绍过了,从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时代开始,他就是东林党的领导,原先干人事,回家呆了二十多年,人老心不老,又回来干人事。

  一直以来,东林党的最高领导人(或者叫精神领袖),是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顾宪成、邹元标以及赵南星。

  顾宪成已经死了,天启二年,邹元标也退休了,现在只剩下了赵南星。

  赵先生不但在东林党内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在政府里,也占据着最牛的职务——吏部尚书。一手抓东林党,一手抓人事权,换句话说,赵南星就是朝廷的实际掌控者。

  但失败之根源,正是此人。

  天启三年(1623),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是京察年。

  所谓京察年,也就是折腾年。六年一次,上级考核各级官吏,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万历年间的几次京察,每年搞得不亦乐乎,今年也不例外。

  按照规定,主持折腾工作的,是吏部尚书,也就是说,是赵南星。

  赵南星是个很负责的人,经过仔细考察,列出了第一批名单,从朝廷滚蛋的名单,包括以下四人:亓诗教、官应震、吴亮嗣、赵兴邦。

  如果你记性好,应该记得这几位倒霉蛋的身份,亓诗教,齐党首领,赵兴邦,浙党骨干,官应震、吴亮嗣,楚党首领。

  此时的朝政局势,大致是这样的,东林党大权在握,三党一盘散沙,已经成了落水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1页  当前第5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4/6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