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28节
小说作者:当年明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6-02 11:35:10

  “我的兵力不足,难以与叛军抗衡。必须等待各地援军赶来。”

  那么王司令,你需要多长时间呢?

  “至少十天。”

  “所以必须让宁王在南昌再等我十天。”

  与会官员们彻底炸了锅,王司令的玩笑开得也太大了吧,宁王又不是你儿子,你说等就等?

  然而王守仁笑了:

  “我自有办法。”

  【诡计】

  不久之后,宁王驻地的街道墙壁上出现了很多乱贴乱画的告示,当然了,不是办证发票之类的广告,具体内容大致如下:

  都督许泰等率边军、刘晖等率京军各四万,另命赣南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共计十六万人,分进合击,平定叛军,沿途务必妥善接应,延误者军法从事!

  这封文书的大概意思很明白,就是对宁王说我有十六万人,很快就要来打你,希望你好好准备。

  必须说明的是,这封文书上的人名全部属实,但情节全属虚构,除王守仁外,其余人等压根就不知道这回事。

  这就是王守仁的诡计,他伪造了文书,并派人四处散发,以打乱宁王的部署,王司令员做事情一向周到,为了让宁王安心上当,他还安排了更为厉害的一招。

  洪都城内的宁王知道了所谓大军来攻的消息,正在将信将疑之际,手下突然密报,说从进城的人身上发现了几个特殊的蜡丸,内有机密信件。

  宁王打开书信,却着实吓了一大跳。

  书信内容是这样的:李士实、刘养正两位先生,你们干得很好,朝廷一定会好好嘉奖你们,现在希望你们配合行动,劝说宁王离开洪都,进攻南京,事不宜迟!

  两位难得的“人才”竟然投敌,宁王还算是个明白人,也不怎么相信。偏巧就在这个时候,手下通报,李士实、刘养正来访。

  李士实先生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捅破了天:

  “殿下,此地不宜久留,应立即带兵攻击南京!”

  王守仁的台词实在写得太好,李士实也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这下子不由得宁王兄不信了。

  自信满满,前来邀功的两位军师本以为会得到一个激情澎湃的答复,最终却只看到了一双狐疑不定的眼睛。

  他们失望地走了,宁王朱宸濠却就此确定了他的战略:

  留在洪都,哪里也不去!

  有幸遇上王守仁这样的对手,朱宸濠先生也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王守仁的计谋获得了成功,他立即向各地发出紧急文书,集结兵力。

  王司令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没有朝廷的公文,他就自己临时草拟,没有正规军,他就用民兵,在他的召唤下,附近的袁州、临江、赣州等地纷纷倾巢而出,不管老的少的,病的残的,只要是个人,能走得动,他就统统招过来。毕竟就算不能打仗,壮壮声势,挥挥旗帜,呐喊两句口号也是好的。

  就这么七弄八弄,短短十余天,他就召集了七八万人,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总算还是凑够了数。

  眼前的招兵盛况让江西的这些知府知县们开始头脑发热了,平时只能管几个都头和打屁股的衙役,突然有了这么大的派头,这么多手下,他们群情激昂,打算立刻出兵,去和宁王决一死战。

  可是王司令让他们失望了。

  【兵法】

  原本争分夺秒,急急忙忙招兵的王守仁突然改变了主意,他坐拥数万手下,士气也极盛,无论怎么看,此刻都应是出兵的最好时机,然而王大人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在这里常住,四处派人修房子安置家具,就差办一张吉安暂住证了。

  他下属的那些知府知县们全都不知所措,十几天之前风急火燎的是他,现在安闲度日的也是他,不知到底搞什么名堂,可他们素知这位王司令不是个善茬,也不怎么敢问,直到伍文定忍无可忍的那一天,这个谜底才彻底揭开。

  伍知府脾气比较急,看见王守仁不动窝,索性直接找上门去质问:

  “军队已经集结,为何不动?!”

  王守仁看着这个气急败坏的知府,却并不生气,只是淡淡地回复:

  “以你之见,眼下该如何行动?”

  “我军士气正盛,应趁敌军尚未行动,立刻发起进攻,必可一举大破敌军!”

  王守仁笑了:

  “伍知府,你读过兵法吗?”

  这句话把伍文定气得差点没晕过去,他大声答道:

  “属下虽是文官,自幼饱读兵书,也甚知韬略,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时正是攻击的最好时机,断然无误!”

  然后他挑衅地看着对方,等待着他的回复。

  王守仁收敛了笑容,郑重地回答道:

  “你所说的固然不错,却并非兵家上乘之策。所谓兵法之奥秘,在我看来,只有八个字而已。”

  “此心不动,随机而行。”

  综合看来,这八个字确实概括了王哲学家兼王司令员的军事思想,他一生的用兵法则大都符合这八字方针。

  王守仁随即对此做出了解释:

  平叛之战确实应该速战速决,但此时情况已然不同,起初敌强我弱,需要拖延敌军,争取时间。如今我军实力大增,可以与敌人抗衡,叛军也已知道我军强盛,必不敢轻动,况且宁王经营洪都多年,根深蒂固,若我军贸然出击攻城,必然久攻不下,时间越久,祸患越大。此举决不可行。

  现我军龟缩不出,示弱于叛军,使其主力出击,然后看准时机,一举围歼,必取全胜!

  一贯好勇斗狠的伍文定服气了,他带着敬畏的神情看着面前的这个人,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王大人会有那个出名的评价——“狡诈专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1页  当前第2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8/6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