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藏国_分节阅读_第468节
小说作者:高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2 MB   上传时间:2025-05-07 16:22:21

  官员匆匆走来,手在胸前行礼道:“都督有什么吩咐?”

  “刚刚得到消息,洮州唐人营今天上午被唐军攻占,那边有多少战俘?”

  “回禀都督,男战俘三万一千人,女战俘七千六百人,不过都督不要担心,他们逃不掉!”

  “为什么?”马重英不解问道。

  “他们都饿成了皮包骨,没有十天半个月的调养,他们休想翻山越岭回秦州!”

  “原来如此!”

  马重英心中最大的疑团解开了,原来战俘走不了,唐军才在留在临潭县,

  马重英冷笑一声,天赐良机,自己怎么能不抓住?

  他当即下令道:“传令岷州和渭州的一万军立刻占领秦州,百万汉民不得杀戮,等我来处置!”

  马重英又下第二道命令,狄道的五千吐蕃军和河中的五千吐蕃军立刻赶往洮州救援。

  他随即又命令副将论莽热率一万军队继续支援洮州,他自己则率两万军队向秦州进发。

  第一批军队是紧急救援,紧急占领秦州,第二批军队才是不慌不忙巩固陇右局势。

  这时,马重英并不知道,李邺率领八万河陇军已经抵达陇右。

  这是他们之间的信息差,也是致命的信息差。

第748章 四路出击

  洮河是黄河上游第二大的支流,长约一千三百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在崇山峻岭中蜿蜒流淌。

  上游都是在峡谷深渊中流过,水流湍急,到了中游和下游,水流就变缓了。

  洮河中游和下游便是著名的洮河河谷,两岸都是低缓的丘陵,唐朝的陇右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密布,土地肥沃,丘陵山坡上,百姓建造梯田,开垦土地,加上水源充足,使得长达数百里的洮河河谷一直是陇右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盛产小麦,仅次于河湟谷地。

  目前吐蕃军还是以掠夺为主,趁陇右唐军空虚的机会大肆掠夺陇右和河西,直到数年后,吐蕃朝廷发现唐朝极度虚弱,已经无法再夺回陇右和河西,吐蕃王朝才开始改变策略,从掠夺变成占领,开始全面吞并陇右和河西。

  所以每个重要的州内都设有掠夺点,兰州的掠夺点有两个,一个是狄道县,一个是金城县。

  一支五千人的吐蕃军正在洮水河谷内疾速向南行军,这支吐蕃军正是驻扎在狄道县的五千军队,奉主帅马重英之令疾速赶往支援洮州。

  吐蕃军以步兵为主,但也有少量将领骑马,他们行军速度很快,几乎相当于普通百姓的小跑了。

  两天后,吐蕃军抵达了鸡鸣山,这里是三州交界处,有一座很大的峡谷,峡谷长二十余里,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只能东面的一条狭窄山道穿过峡谷,这里也是洮河兰州段最险峻的一段河道。

  这时,前面似乎被乱石堵住了去路,大军只得暂停行军,忽然,众人感到了什么,纷纷抬头向悬崖上望去,这一段的悬崖不高,只有二十余丈。

  士兵们顿时惊恐万分,只见无数的大石从头顶上滚落下来,士兵们根本就无处躲闪,一时间,大量石块砸进了人群,上千吐蕃士兵被砸得头破血流,翻滚落进江中,瞬间被激流带走。

  吐蕃千人长急得大吼:“前面怎么回事,赶紧走人!”

  一名百人长在前面焦虑喊道:“将军,走不过去了,通道全部被大石堵死,只能回头!”

  “奇怪了,路怎么被堵死?”吐蕃千人长着实想不通。

  就在这时,北面吐蕃再次发出一片惨叫,这次山顶上滚落的岩石更大更多,而且不是一阵,而是连续不断,吐蕃士兵伤亡极为惨重,大部分士兵都被直接砸下水中,被激流吞没。

  “不好,有埋伏!”

  千人长大叫一声,他终于反应过来,针对性的石头砸下来,只能是埋伏。

  “后撤!后撤!”

  吐蕃军已经伤亡了一千三百余人,剩下的三千多士兵跌跌撞撞向北奔逃,企图逃出峡谷。

  但他们已经没有机会,北面的退路也被唐军掐断了,实际上过这段大峡谷还有另外一条小路,樵夫、采药人都知道,但吐蕃人不会知道,没人会告诉他们,就算知道的人也会被他们杀死,这也是他们的宿命。

  在峡谷北面十余里处有一处缺口,从缺口走进去,可以一路走上山顶,此时山顶上有两千唐军士兵向下抛砸大石,唐军准备了大量石块,足以将吐蕃砸光三遍有余。

  吐蕃千人长在前面奔逃,后面是连续不断地哀嚎惨叫声,一路不绝,跟在他身后士兵也越来越少,原本有三千六百余人,渐渐降到两千多人,奔出五六里后,已经降到千人以下,其他士兵都生死不知。

  前面就是大峡谷入口了,是一片开阔地,当吐蕃千人长带着数百名手下冲出峡谷,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在这时,只听一阵急促的梆子声响起,“梆!梆!梆!”

  紧接着,箭矢如暴风骤雨般从山坡上的树林中射出来,吐蕃军躲闪不及,一片惨叫倒地,吐蕃千人长身中一百多箭,当场惨死。

  数百名吐蕃士兵全部倒地而死,无一活命。

  上千唐军士兵冲了过来,用弩矢封锁了峡谷出口。

  李邺骑马出现了,他命令将敌军尸体全部抛入河中,又问道:“峡谷中还有敌军吗?”

  余长阳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峡谷内还有少量吐蕃士兵,他们贴在石壁上,没有被石块砸中。”

  李邺点点头,“让上方停止砸石,给敌军机会过来,一并干掉,不留战俘,余将军,后续之事便交给你了!”

  “卑职遵令!”

  余长阳率领五千人处理后事,李邺则率一万五千大军继续向北面奔去。

  李邺这次战役也是四面出击,全面开花,把信息差的红利吃到最大化,他的目标也很明确,第一,以洮水为界,把吐蕃军赶到洮水以西;第二,打通前往河西的通道。

  李邺大军基本上都是骑马,行军速度很快,一路上都是荒废的村庄,百姓都逃光了,只剩下满目疮痍,令人不胜唏嘘。

  两天后,大军抵达了狄道县。

  狄道县是洮河河谷内最重要的县,人口有数万人,但现在已是一座破败之城,人口不足一万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年轻青壮都逃去了秦州。

  大军进入了狄道县,数十名老者颤颤巍巍来见李邺。

  老人们都跪下痛哭,“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朝廷军队盼来了。”

  李邺让亲兵扶起他们,问道:“各位老丈,城内可有官员?”

  话音刚落,士兵带着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赶来,中年男子上前躬身道:“卑职胡振林,原是狄道县主簿,参见岐王殿下!”

  众老者才知道李邺原来是岐王,顿时窃窃议论。

  李邺又淡淡问道:“那你现在呢?”

  “卑职在城外开辟点土地种地为生,艰难度日!”

  李邺暗暗点头,宁守清贫,也不效忠异族,难得!

  “城内有吐蕃官员吗?”

  胡振林摇摇头,“他们实行军管,没有文官!”

  李邺微微笑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狄道县县令,我会给伱钱粮,你把县衙重新撑起来。”

  胡振林心中感动,再次行礼,“卑职愿为陛下效力!”

  唐军在县城内抓住了百余名留守吐蕃士兵,他们逃跑不及,被堵在城内,脱去盔甲装扮成普通唐朝百姓,但立刻被其他县城百姓检举揭发,一个不剩地被抓了起来。

  李邺当即下令将他们全部斩首示众。

  随即又清理仓库,得到粮食八万余石,钱十几万贯,盔甲数千副,还其余各种物资。

  李邺拨付了一些钱粮物资给县衙,又任命了一名县尉,是原来狄道县的户曹,姓蒋,二人找来十几名老衙役,县衙又重新开运转起来。

  李邺随即命令一名郎将统领两千士兵守狄道县。

  他这才率领大军继续北上。

第749章 半渡而击

  洮州,汉人数万俘虏休养了三天,基本上都能走路了,毕竟比较年轻,只要能吃饱饭,再好好休息几天,大部分人体力都能恢复,即使少数人身体还不行,但也可以骑马了。

  辛云京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便带着大军和三万八千名解救战俘以及一万多临潭县百姓,离开县城向东撤退了。

  次日上午,他们从之前搭建的浮桥渡过洮水,这里属于洮水上游,河水落差大,水流湍急,光是搭建浮桥就很费劲,唐军随即一把火烧掉了浮桥。

  这时,一名骑兵沿着洮水疾奔而来,奔至近前,骑兵翻身下马,单膝跪下禀报:“启禀辛将军,雷万春将军率一万军队已全歼岷州五千吐蕃军,目前大军在岷州溢乐县,那边有粮食,可以把百姓转移到溢乐县。”

  这个消息来得太及时了,按照李邺事先的部署,唐军第一步要和吐蕃以洮水为界,辛云京当即让张冰泉带着大队百姓前往百里外的岷州溢乐县,他率一万大军阻击敌军过河。

  洮水上游全是高山深谷,渡河只能走官道渡口,就是辛云京率领大军和百姓渡河的地方。

  事实上,整个洮水上游也只有这一个渡河点,再向北,洮水河谷内还有两个渡河点,一共就这三个渡河点,倒不是说别的地方渡不了河,洮水很多地方水流平缓,两边都是大片草原,这种地方划着皮筏子就过去了。

  但这些草原地带虽然能渡河,但必须翻山越岭才能走到河边,后勤辎重和骡马之类就无法翻山了,所以既要能走后勤,又要能渡河,两个条件都要满足,在全是莽莽大山的陇右,这样的地方就太少太少了。

  整条一千三百多里长的洮水也只有五个官道渡河点,上游一处,中游和下游各两处。

  辛云京守住的位置就是上游的渡河点,叫做黑羊峡渡口。

  下午时分,虎贲郎将雷万春率领五千士兵赶到了黑羊峡渡河,把满载粮食的一万头骆驼也带回来了,他的军队中有一千重甲步兵,两千重弩兵,专门就是为了痛击洮州的追兵。

  一千士兵负责看守渡口,其他一万四千士兵开始在渡口东岸筑城,按照李邺的方案,要在洮河东岸修筑五座军城,扼守官道渡河。

  次日上午,斥候来报,洮水以西出现一万多吐蕃追兵,他们是来追赶逃跑的唐人营战俘,雷万春和辛云京当即决定大军潜伏起来,打敌军一个半渡。

  一万六千吐蕃大军疾速赶到洮河西岸,军队主将正是副都督论莽热,论莽热出身贵族,年轻有为,精明能干,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他注定是马重英的继任者,事实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唐代宗李豫时期,论莽热便成了吐蕃在西北的主将之一,后来更是成为主帅。

  论莽热只有二十八岁,但已经从军十年,参加过多次和唐军在战争。

  他站在洮水岸边向对岸望去,对岸人数不多,只有数百人,洮州兵马使论波悉低声道:“副都督,不如直接搭建浮桥!”

  论莽热摇摇头,“先搭建浮桥不明智,对方一把火就烧了,要先抢滩对岸,至少先过去几千人,控制了对岸,这才开始搭建浮桥。”

  论莽热当即令道:“珠察东率三千军队渡过洮水,控制对岸。”

  珠察东是河州兵马使,率领五千军队赶来救援洮州,但他出发比较晚,抵达洮州时,论莽热的一万军队也同步抵达。

  这一点让论莽热很不满,认为他耽误了军令,所以论莽热让他来打头阵,率军渡河。

  洮水宽二十丈,大概六十米不到,倒是不算很宽,但水流很急,所以用皮筏子渡河稍不留神,就被河水冲走了。

  但吐蕃军有他们的渡河办法,十几名水性极好士兵先过了河,每人腰间各拴一条绳子,渡过河后,将绳子捆绑在对岸的大石上,吐蕃士兵乘坐的皮筏子系个活套,挂在跨江绳索上,对岸士兵用力拉拽皮筏子过河。

  皮筏子空了以后,又被对方把皮筏子拉过去,挂在绳索上的皮筏子越来越多,吐蕃士兵一次渡河一百五十人,三千名士兵走二十趟就全部过河。

  就在三千士兵刚刚渡河,立足未稳,埋伏在对岸的上万唐军突然出现了,万箭齐发,铺天盖地的弩矢如暴风骤雨射向岸边吐蕃军,三千吐蕃士兵措手不及,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响彻河边。

  论莽热大惊失色,大喊道:“全军撤退回来,撤退回来!”

  但已经不可能了,箭矢太密集,十五根跨江绳索全部被箭矢射断,甚至西岸也有数百士兵被箭矢射中,他们也在杀伤射程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7页  当前第4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8/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藏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