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451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我们夺马而走,他们便没有更快的方式追上我们。

  等我们到了澉浦,再劫船出海!”

  吉田政厅官也知道如今只能冒险一搏了,咬牙道:“那么,他们的‘送伴使’还有用么?”

  按照他们的原定计划,是要等船抵达澉浦,再劫持“送伴使”为人质出海。

  因为到了澉浦就要离开大宋了,市舶司会对当初登记入关的人员逐一核查。

  他们少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解释得清楚。

  到那时,就要以两个“送伴使”为人质,要挟大宋市舶司开关放行了。

  现在计划有变,两个“送伴使”似乎也就没用了。

  静海和尚沉声道:“杀了!莫要闹出太大动静来。

  结果了他们之后,立即叫大家准备,船一靠岸,马上杀出去,夺马而走!”

  吉田政厅官沉声应道:“好!”

  他“呛啷”一声拔出太刀,猛地一转身,顿时就惊住了。

  正急步过来的于吉光一下子站住脚步,手忙脚乱地拔出刀来,瞪着吉田政厅官道:“吉田副使,你这是想干什么?”

  吉田政厅官握着太刀,一脸的凶狠。

  他努力想把自己狰狞的表情换成微笑,但是五官扭曲了几下,因为难度太高,还是失败了。

  静海和尚闭了闭眼睛,叹息道:“我们船上一共就只有三个宋人,不用掩饰,直接动手吧。”

  杜让眉和于吉光是被静海和尚邀请到倭船上做客的,只带了陈力行一人传话跑腿儿。

  吉田政厅官听了静海和尚的话,终于不再为难自己的五官了。

  他大吼一声,举起太刀,便向于吉光猛扑过去。

  于吉光心里毛了,这些倭人究竟带了什么违禁之物啊,居然为了逃避检查而动手杀害“送伴使?”

  眼见刀光一闪,向他当头劈来,于吉光大吼一声,便举刀迎去。

  陈力行见状,一边迅速拔刀出鞘,一边拔腿跑向一侧船舷。

  他一边跑一边大叫道:“快来人呐,倭人反啦!倭人反啦!”

  船舱里,杜员外郎从葵司姑娘怀里探出脑袋,抹了抹嘴巴,一脸纳罕地问道:“谁在喊,哪里有人贩子?”

  ……

  刘商秋拦住大宋的开道船后,杨沅就弃马狂奔,飞身一纵,伸手又在船舷上一搭,便跃上了甲板。

  “机速房杨沅、御前弓马所刘商秋,奉两宫懿旨,勒令倭人使船立即返航接受调查。”

  杨沅一上船就亮出了腰牌。

  他对迎上来的押船都头说道:“旨意在皇城使木恩手上,本官和木皇使分头行动,他去了班荆馆,你们若是不信可以原地停船待命,等他前来。”

  那押船的都头怎么会不信,没看见两岸都是骑兵吗?

  至少六七十骑啊!

  这要不是宫里下了旨意,谁敢调动这么多的骑兵,而且要拦外国使节的船。

  那都头马上抱拳道:“卑职明白了。但卑职未获上命,亦未见圣旨,不能配合上官拿人,还祈见谅。”

  杨沅满意地道:“无妨,你们把船横过来,堵住去路,你们的人不必动手。”

  那位都头马上回头喝道:“听到上官吩咐了吗?把船横在河上!”

  船体开始缓缓地横向移动起来。

  后面船上,静海和尚一看前边的船开始打横,心知没有任何转寰余地了,马上下令道:“靠岸,立刻靠岸。”

  随即,他对急急赶到身边的几个亲信低声道:“一会儿上了岸,我们夺马便走,沿着运河长堤逃向澉浦码头。”

  陈力行冲到船边,望着岸上冲过来的骑兵大叫道:“倭人反了,快来拿人啊!”

  然后他又很讲义气地把刀当胸一横,回身叫道:“于押班,快跳船啊,莫要纠缠了!”

  陈力行说完,在几个倭人武士举着刀堪堪扑至他面前时,一个潇洒的后仰,很帅气地翻下了船去。

  于吉光急了。

  “我不会水啊!你那个杯!”

  于吉光气急败坏地飙了句脏话,拔腿就往船舷边跑去。

  几个日本武士前堵后追,于吉光情知一旦被他们截住,就是九死一生,所以卯足了气力,走位那叫一个风骚。

  一片刀光剑影之中,愣是被于吉光毫发无损地冲到了一处船舷边。

  杜让眉从船舱里不耐烦地走出来,一边擦着脸上的唇印,一边高声喝道:“出了什么事,船为什么停了?”

  于吉光跳到船帮上,和陈力行一样很讲义气地对杜让眉喊道:“杜少卿,倭人反了,你快逃啊!”

  说完,于吉光一捏鼻子,把眼一闭,直挺挺地就往船外跳去。

  “刷!”

  一道雪亮的刀光,掠过了于吉光刚刚站立之处,扫了个空。

  “刷!”

  又是一道雪亮的刀光,掠过了杜少卿的脖子,扫出了一腔子的红。

  ……

  前方的船横过来的时候,跟在后面的倭国海船便主动向岸边靠了过去。

  静海和尚若是不靠岸,拦截他的人一时半晌未必能攻上船来。

  但那没有什么意义,这里是大宋的地盘,拖的越久,对他越不利。

  他必须得主动靠岸,趁着目前只有这些骑兵,迅速夺取马匹。

  只要有五六匹马,就够他和他的心腹逃走之用了。

  倭人的船甫一靠岸,“御前弓马子弟所”的骑兵就来了一个冲锋。

  “御前弓马子弟所”本就是培养基层军官的地方。

  这些骑兵里头,还有不少人是上次跟着杨沅一起出海作战过的。

  军人的成熟,只需要一战。

  现在,在战斗经验、战斗意志、战斗意识方面,他们都已是“御前弓马子弟所”里的佼佼者。

  也正是因为他们最为出色,刘商秋对他们考测之后,才把他们编入了马军。

  他们挥舞着马刀,挺举着长矛,利用岸边滩涂平地的优势,对下了船的倭人展开了一波波的冲锋。

  如果让倭国忍者行刺暗杀、潜行迷踪、猝然偷袭,那他们都是行家里手。

  但是在如此开阔的地方,让他们和一群军中精锐正面列阵厮杀,那就有点太欺负人了。

  面前这支“御前弓马子弟所”的骑兵精锐,虽然比不上“背嵬军”中的兵王如宋老爹、计老伯他们,可也不是寻常之辈。

  实际上大宋的正规军,战斗力一直就不弱。

  否则,在本来的历史上,金帝完颜亮南侵时,两淮宋军节节败退,金军如入无人之境。

  可是金军杀到采石矶时,去前线犒师劳军的大宋文官虞允文,匆匆聚合了散落沿江各处、无所统辖的溃兵。

  这些溃兵不过一万八千人,就和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杀得金军大败,完颜亮落荒而逃。

  如果宋军士卒没有战斗力,你让虞允文拿什么赢?

  大宋一直是弱在上层,弱在指挥军队的一些人,尤其是庙堂上的一些人。

  静海和尚失算了。

  驻京卫戍部队本就是大宋的精锐,“御前弓马子弟所”的士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倭人想杀人夺马的想法一时竟不得施展。

  刘商秋策马提枪,率领骑卒一次次冲锋,仅四个回合,他一人就挑杀了七人,登时兴奋的血脉贲张。

  杨沅让开道船横在运河上,把去路堵住之后,便飞身上岸,加入了战团。

  杨沅此时没有骑马,但他步战时比之骑在马上的刘商秋,竟似还要凶猛几分。

  杨沅杀入敌群,一时刀光霍霍,飞沙滚滚。

  待他从飞沙走石的一团尘雾中冲出去,后边随着尘埃落下的,便是六七个身体僵硬的倭人身体。

  刘商秋在马上看见,不由得大惊失色:“二郎非人哉!”

  刘商秋的四姐夫也是一员悍将,手中一口大刀甚是凶猛。

  但是以刘商秋看来,如果让他四姐夫和此刻的杨沅较量起来,哪怕杨沅步战会吃点亏,最后赢的也会是二郎。

  杨沅看到了静海和尚,毕竟静海和尚那一身黑色的僧衣挺乍眼的。

  杨沅没想留他活口,刚刚激战之中,他已经杀了吉田政厅官,这个静海和尚也可以去死了。

  静海和尚并不知道“杨三元”的真实身份,更不知道他是朝廷中人,而且静海和尚即便被抓,也未必会提起博多之乱。

  但,世间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既然有这个消除隐患的机会,杨沅实在没有必要留下这个漏洞。

  况且,静海和尚不知道行刺的详细情况,他的用处还不如那些幸存的忍者。

  静海和尚在几名心腹的帮助下,终于争得了一匹军马。

  他挣扎着爬上马背,一抖缰绳便要落荒而逃。

  杨沅一个“八步赶蝉”疾追上去,奋力将手中刀向前一掷。

  “噗!”钢刀自静海和尚后胸扎入,透胸而出。

  静海和尚瞪大了眼睛,缓缓地栽下马去。

  在他的意识彻底陷入黑暗的一刹,他的脑海中只闪着一个念头:“我的‘大山寺’,还能重建起来吗?”

  ……

  运河岸边,数十骑快马奔驰而来,所过之处,地上的烟尘溅起一条蜿蜒的土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4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1/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