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安不夜侯_分节阅读_第354节
小说作者:月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36 MB   上传时间:2025-05-06 12:47:32

  乔贞道:“二郎,本官昨日已经说过,因为沈溪从中作祟,本官……”

  杨沅递过条子,道:“乔漕司先请看看这个。”

  乔贞接过永嘉郡王手谕,只看了两眼,老脸便是一红。

  原来人家找了更大的靠山!

  乔贞把手谕看了一遍,慢慢抬起头来。

  杨沅怕他误会自己拿永嘉郡王压他,忙解释道:

  “王某本想请大王给都作院写张条子,奈何大王根本不认识那都作院指挥使,所以写给了乔漕司,还请漕司你不要见怪。”

  “见怪?本官怎么会见怪呢。”

  乔贞迅速做好了表情管理,一脸兴奋:“那沈指挥不给乔某面子,今天二郎你拿来了大王的手谕,乔某也能出出这口恶气了,哈哈,乔某还要感谢二郎才是。”

  乔贞亲切地埋怨道:“二郎既然有永嘉大王那边的门路,怎不早说呢,也免得乔某在都作院丢了脸面。”

  杨沅告罪道:“抱歉抱歉,王家……也是阴差阳错,才和大王那边拉上点关系。

  乔漕司应该知道的,这人情,用一分便薄一分。我这不是一开始也没想到那都作院指挥使如此油盐不进么。”

  乔贞一听便已判断出,虽然这王家二少求来了永嘉大王的手谕,不过和永嘉大王应该也没有多么紧密的联系。

  乔贞道:“好好好,如今有了永嘉大王的手谕,咱们想调人就调人,想调什么人就调什么人,我倒要看看,他沈指挥还敢不敢推脱。”

  杨沅忙又拿出一张纸条来,道:“在下打听过,这几位匠人都是手艺极高明的。

  如果可能,希望能够调来帮在下造一幢华丽的大宅,宅子落成,还要请漕司去我府上饮酒作客。”

  杨沅这张纸条上可不只那八个人的名字,那样太有针对性,太明显了。

  不过,贝儿当时只说了那八个有问题的工匠的名字,至于其他人,次日就忘了个精光,这时已经全然记不起来了。

  这是杨沅拿了赵士程的手谕后,先去“三元昌”商号,让王南阳、李一森两位都头,把他们知道的几个都作院有名望的匠人名字凑上去的。

  不过如此一来,倒更显得这份名单没有问题了。

  乔贞一把接过,满口答应道:“二郎放心吧,这件事交给我了。本官办妥了,直接把人给你送去镜湖边上你家宅基上去。”

  杨沅道谢不止,眼见不时有小官小吏送来各种公文要乔贞审阅批示,确是公务繁忙,杨沅便起身告辞。

  乔贞依旧非常热情地把他送到仪门外,回到签押房,便把那张手谕夹到了“苏味道诗集”里去。

  都作院,他此前就没去过。

  不过他倒也没骗杨沅,都作院指挥使确实姓沈,也确实是沈溪的族人。

  不过,他转运司管着都作院的钱粮,那就相当于卡住了都作院的脖子。

  何况,他官职又比沈指挥高的多,如果他真肯出面的话,就算沈溪发了话,那位沈指挥怕也不会拂逆他。

  这也是沈溪直接来找他的原因,他若找自己那位当指挥使的族兄,未免难为了人家。

  现在有了永嘉郡王的手谕,那沈溪就别想怪到他头上了。

  有本事你去找个比永嘉郡王面子更大的人来啊。

  不过,这事儿且不忙着办。

  此前他撕了陆游的荐书,拍着胸脯地要力挺沈溪,沈溪很感动,于是答应要帮他一个“小忙”。

  这个小忙,就是发挥士绅监督地方官吏施政执法的特权,对他“上书言事”,严厉抨击婺州豪强何鸿影民愤极大、受刑太轻的事。

  他要等沈溪的“陈情书”送来,再去都作院提人。

  要不然,那份“陈情书”送过来,山阴沈家是要得罪婺州何家的。

  虽说沈家不怕何家,可万一沈溪得知没卡住王二的脖子,反悔不写了咋办?

第311章 兰亭一聚

  杨沅有了永嘉郡王批的条子,还真不怕沈家卡他。

  他回去之后,先把此事知会了王南阳和李一森。

  很快,王南阳和李一森就派了几个谍探赶到镜湖宅基地,成了文天手下第一批“工人”。

  杨沅把建造宅邸的事儿全权交给了文天。

  文天是不会在他的宅子上赚偷工减料的钱的,但是购买建材、寻找营造师等等,他用谁家不用谁家,这里边就有回扣可拿,足以肥了他的身家。

  这方面杨沅就不去管了。

  总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文天有得草吃了,就摇身一变,成了生产队的一头驴子,没日没夜的扑在工地上,乐在其中。

  杨沅把从都作院抽调工匠的条子交给乔贞后,他也不去管了。

  如果永嘉郡王的面子还不够用,他又能管什么。

  沈溪已经把他要对付王家二少的风声放了出去。

  他笃定能对付王家二少,叫王家二少灰头土脸滚出山阴。

  如今放出风声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尽可能地切断会和王二合作的那些关系。

  既然如此,杨沅也就用不着客气了。

  那位沈家的指挥使,他见都不必见了,就看你会不会把我要的工匠给我乖乖送来。

  闲来无事,杨沅自然是游山玩水了。

  杨沅带着艾曼纽贝儿先去看了准备建造的宅子,把他要在临街一侧建造门面的事儿也跟贝儿说了。

  将来那些大食女、波斯女要做香料生意,山阴这儿的门面就可以放在这里。

  艾曼纽贝儿自然开心,这儿山清水秀,旁边又有一家香火极旺的庵堂。

  来此上香的多为女人,而香料是女主人们更在意的东西。在这儿开香料铺子,生意不会差了。

  杨沅又带贝儿去妙修庵上香,由贝儿出面相邀,丹儿、棠儿两个小尼姑就方便离开山门,陪杨沅游山玩水去了。

  这两日,兰亭、镜湖、安昌、大佛寺,兜率天,处处出现一行四人的身影。

  丹娘自属意于杨沅,这还是第一次做为女伴,陪他游山玩水,自然乐在其中。

  青棠趁着师父不注意,动不动便撩扯姐夫一下,她也很开心。

  倒是艾曼纽贝儿,渐渐有了心事的模样,兴致似乎不那么高了。

  ……

  沈溪很在意乔贞授意让他上书的事儿。

  因为乔贞说了,事成之后,官府会赐匾给他。

  官府赐匾,那是可以挂在沈家宅子里的,何等荣耀。

  乔贞此举,其实意在堵沈溪的嘴。

  只要沈溪接了这块匾,那上书这件事,就是沈溪自己的主意。

  沈溪为了这块匾,也得咬死了是他自己仗义执言,绝不会承认这是和乔漕司做的一个交易。

  这样,任谁也不会知道这里边有他乔贞的手笔了。

  乔贞并没有多么高尚的人品,并不是因为看到六条人命,却只判了主犯一个监视居住而心怀不平。

  他只是不肯让自己的宦途涉险,他做的一切,都要在人情法理中腾挪。

  这人实是深得中庸之道的真谛。

  乔贞还向沈溪承诺,有了这上书,此案一旦做大,因此发回重审,最终严惩主犯的话,他会推动山阴府把义士沈溪的事载入府志和县志。那不就是千古留名了吗?

  这一下,沈溪自然动力十足。

  至于说得罪婺州何家,沈溪倒不是很在乎。

  何家本就不及沈家势大,两家原本又没什么往来。

  他这是仗义执言,为弱者疾呼,想来家中长辈知道了,也不会责怪于他。

  于是,沈溪拿着乔贞给他的资料,帮他分析出的内情,关在书房,咬文嚼字认认真真地写了三天,才把一份慷慨激昂的“万言书”交到了转运司衙门。

  乔贞拿到沈溪的万言书,立即叫人誊写了三份,一份转递山阴府,一份转递提刑司,一份转递婺州府。

  沈溪的原件则附在那份未做批复的卷宗后面,递交大理寺去了。

  大理寺掌鞫献,定刑名,决诸疑狱。

  此案既然引起了地方名流士绅的诘问关注,我一个转运副使,担心民意激愤,惹出乱子,所以不敢擅自作主,提请大理寺裁决,合情合理吧?

  然后,乔老爷就从“苏味道诗集”中抽出永嘉郡王的那份手谕,笑嘻嘻地去了都作院。

  都作院指挥使虽是武职,却是由提刑司派来的法官兼任的,实为文职。

  山阴都作院的这位指挥使叫沈当然,乃是沈溪的族兄。

  不过,他并不清楚沈溪阻止王二从都作院雇佣匠作的事情。

  当初,沈溪直接找了乔贞,乔贞当着沈溪的面撕了陆游的荐书。

  沈溪料定此事已经了结,所以也就没有知会这位族兄。

  沈当然别说没有接到自己族弟的知会,就算接到了,如果转运司乔漕司亲自登门,他也不好拒绝,更何况如今有永嘉郡王的条子。

  沈当然立即照办,抽调了都作院手艺最好的一批匠人给乔贞。

  乔贞一看名单,王家二少点名的那些工匠都在其上,这倒不必自己专门开口了,喜滋滋。

  沈当然又殷勤询问道:“乔漕司,你看要不要下官再给你拨些犯人去啊?

  都是些轻犯,好管理的,只要给他们一口吃的,保管干起活来比驴子都卖力。”

  乔贞听了大为意动,但转念一想,建造家宅,弄一群犯人去修,会不会不太吉利?

  他便拒绝了沈当然的美意,只带了那些工匠赶去镜湖。

  一见杨沅,乔贞便大笑道:“二郎,二郎啊,这事儿,为兄可算给你跑完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9页  当前第3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4/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安不夜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