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一定要引以为戒,绝对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回到自己的住所,花了好一会儿时间,才让自己平静下来。

  然后就开始思考印钞的问题。

  纸钞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纸张,二是油墨。

  他也正是准备从这两方面入手的。

  作为发哥的半个影迷和郭天王的半个歌迷,前世他是看过《无双》的。

  演技是真好,剧情也跌宕起伏。

  然而,作为一个理科生,对于整部剧的设定,真的有些无力吐槽。

  说白了,编剧就是在欺负大家不懂钞票。

  无酸纸很难制造吗?

  其实大家平日里接触到的纸,很大概率就是无酸纸。

  准确说,无酸纸最早被造出来,是用来印书的,而不是印钞票。

  只是因为这种纸比较优秀,才被选为纸钞用纸。

  什么叫做无酸纸呢?

  那就要先说说什么叫有酸纸。

  工业化造纸时代,人们在纸浆里添加施胶剂,增强纸张纤维之间的亲和力。

  最早的施胶剂是松香和明矾,适量添加,造出来的纸柔韧度显著增强。

  还能有效防止表面起毛和掉毛,且能减少对油墨的吸收力。

  这种方法很快就得到了普及。

  但几十年后藏书馆的人发现,书籍会自我损坏。

  研究发现,罪魁祸首是明矾。

  明矾学名硫酸铝,具有酸性,会腐蚀纸张。

  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纸张强度降低、褪色。

  于是藏书馆就提出了要求,解决纸张的自我腐蚀问题。

  方法也很简单,既然有酸纸会自我腐蚀,那就造无酸纸呗。

  罪魁祸首是明矾,那就把它替换掉。

  于是就有了非酸性施胶剂。

  非酸性施胶剂很多,比如动物胶就是其中一种。

  要是还觉得不保险,就在纸浆里添加一些碳酸钙(石灰石),于是就有了无酸纸。

  这玩意儿的制作方法是公开的。

  而且生产钞票用纸的原材料,也是半公开的,主要就是棉花。

  随便找个懂一点化学知识的人,摸索一下都能造的出来。

  根本就不需要大费周章,到专门的机构去买。

  变色油墨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这玩意儿的核心就是光敏材料。

  而光敏材料的种类实在太多了。

  比如氯化银,就是最早被发现的光敏材料之一。

  用硝酸和银反应,生成硝酸银。

  再用硝酸银和盐酸反应,就能生成氯化银。

  三酸两碱,有工业母液之称。

  碱的制作门槛要高的多,前世一度被发达国家掌控。

  直到侯德榜大师公布了自己的发明,才普及开来。

  而三酸的制作门槛就比较低了。

  就拿硫酸为例,将胆矾蒸馏,生成的气体冷凝就是硫酸。

  这玩意儿咱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还给取了个名字,叫绿矾油。

  然后还是一味中药。

  是的,硫酸是一味中药。

  有了硫酸,再制作硝酸和盐酸,就更加容易了。

  三酸有了,就可以着手制作光敏材料了。

  有了光敏材料,变色油墨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无酸纸加变色油墨,这就是陈景恪敢说,百年内无人能仿造的底气。

  无酸纸的事情可以放一放,先把变色油墨弄出来再说。

  先是设计了一套,土法获取光敏材料的流程。

  将所需材料写下来,清单交给朱标。

  明确告诉他,这是用来造特种墨的,收集材料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要被人发现了。

  朱标自然懂得怎么做,将清单分开,找不同的人来收集。

  皇太子吩咐的事情,效率自然很高,没多久材料就送来了。

  陈景恪试验了许多次,终于弄出了一点光敏材料,也就是变色粉末。

  然后又弄出几种不同颜色的油墨,各自取一点和变色粉末混合。

  就成了变色油墨。

  当看到白纸上,会变色的字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惊呆了。

  他们一直在想,陈景恪要如何才能制作出,别人无法仿造,百姓又能一眼看出真假的宝钞。

  想了许久,都没有丝毫头绪。

  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

  这玩意儿确实没人能仿造,而百姓只要不瞎,都能分的出真假。

  “好好好,太好了。陈景恪你又立下一个大功,天大的功劳。”

  以朱元璋的城府,都喜形于色,连连夸赞道。

  陈景恪谦虚的道:“陛下过誉了,不过是承前人的智慧罢了。”

  然后拿出几页纸递过去:“陛下,变色油墨的核心材料,是变色粉末。”

  “只有添加了它,油墨才会变色。”

  “这是制作变色粉末的方法,天下只有我一人知晓,请陛下收好。”

  朱元璋小心的接过来,展开纸发现上面的字都认识,但完全不懂是什么意思。

  看不懂好啊,看不懂才说明这是秘法,别人不容易偷师。

  然后他将纸递给朱标:“标儿,你找人单独生产变色粉末。然后将粉末交给宝钞提举司,让他们配置油墨。”

  “切记不可让他们知道,变色粉末是哪来的。”

  朱标双手接过,小心的收起:“爹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陈景恪又说道:“陛下,我觉得宝钞用纸也应该换。”

  “现在的宝钞用纸,质量太差,用不了多久就会起毛、掉色。”

  “这也不利于宝钞的发行和流通。”

  朱元璋直接就说道:“交给你了,宝钞提举司有专门的造纸作坊,我让他们全力配合你。”

  “是。”陈景恪也没有推辞,应下之后,又说道:

  “臣以为,宝钞的纸太大了,可以缩小。而且有了变色油墨,还可以重新设计新的图案。”

  “还有面额,现在有一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面额太大了。”

  “大多数百姓其实都用不到。”

  “我觉得可以将面额弄的小一点,一贯、一百文、五十文、十文、五文这几种。”

  “超过五文,可以使用宝钞,五文以下使用铜钱。”

  “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宝钞的作用,解决钱荒问题。”

  朱元璋和朱标相视一笑,道:“不错,你和标儿想到一起去了。前几日标儿还和咱说,面额要改一改。”

  陈景恪尴尬的道:“殿下英明,是我多事了。”

  朱标安抚道:“呵呵,你能考虑到这些,说明你一心为国,值得表扬。”

  “刚才你说宝钞用纸太大了,图案也需要重新设计,我觉得确实有必要。”

  “你可有什么想法,咱们一起商量看该如何改。”



第105章

  陈景恪当场就和老朱、朱标讨论起来,他直接照搬了前世纸币的样子。

  老朱一开始觉得太小了,窄窄的长长的不够大气。

  陈景恪直接给他算了一下印钞的成本,别的不说,光用纸一项就可以节约差不多六成。

  要知道,在古代纸是很贵的。

  节约六成的用纸,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