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899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接到旨意后,耿子茂激动不已,面朝皇宫叩首谢恩。

  还有一个人,也是类似的情况,那就是花文杰。

  他以阵斩敌酋(足利义持)的功劳,被册封为开国东丘侯。

  这个封号,是他爷爷花云战死后,老朱追封的爵位。

  在他手上变成实际封爵,也同样是光宗耀祖了。

  当然了,他能成为开国侯,也是将花云的功劳叠加上去了。

  否则光靠他斩杀足利义持的功劳,还不足以成为诸侯王。

  阵斩敌酋确实是首功,可敌酋和敌酋是不一样的。

  项羽这样的敌帅,能抢到一条腿都足以封侯。

  杀死陈友谅、张士诚这样的,也足以封侯。

  至于足利义持……他算什么玩意儿。

  林浩也以军功,被封为开国东海侯。

  打了一场大胜仗的梁永怀,只得了一个开国常平伯的封号。

  至于原因……武器代差的情况下,让他的功绩大打折扣。

  不过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了分封的资格。

  沐晟则只是加了官,给了个公乘的勋位,并未封爵。

  原因类似,大家给你搭建舞台让你参加考试,军功大打折扣。

  还有个原因是他大哥沐春可是开国公。

  想一门双爵位,难度是非常大的。

  反倒是王景弘,因经略日本有功,被晋封为东安伯。

  虽然没有加开国,不具备分封资格。

  可也勉强踏入了军功集团序列,况且有了一般爵位,才能更好追求封国不是。

  西域方向也有一批人获得了爵位。

  只不过因为统帅大军的是晋王朱棡,所以只产生了一个两个侯爵,并未有公爵出现。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张靖运也获得了爵位,子爵。

  老朱还亲自给他拟定了封号,定边子爵。

  非但如此,老朱还写信给张定边,表扬他培养了个好孙子。

  据说张定边接到喜报之后脸都黑了,大骂老匹夫不当人。

  消息传回,老朱不但没生气,还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

  陈景恪那叫一个无语,老朱这是真的太不当人了。

  不过他心中却也叹息,老朱是真的老了。

  人年龄越大,就越喜欢缅怀当年。

  现在能让老朱感兴趣的事情不多了,和当年的老朋友们交流,算是其中之一。

  当年的老朋友,哪怕是曾经的敌人去世,都能引起他的哀叹。

  朱雄英也看出了这一点,寻思着把老朱当年的熟人,都召集到一起聚聚。

  被陈景恪给阻止了:“咱们知道是为了让圣皇见见老朋友,别人可不一定会这么想。”

  “况且那些人年龄大了,经不起折腾。”

  “万一路上倒下一两个,那真是黄泥掉进裤裆里,就说不清了。”

  朱雄英也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

  这个小插曲并不影响大局,朝廷照常运转,各衙门都在围绕两件事情做准备。

  其一自然是分封。

  虽然名单还没有公布,但私下早就通过气了。

  都有谁被封走,大家也心知肚明。

  获得封国的各诸侯,已经开始变卖家产,挥舞着宝钞满天下的采购基础物资了。

  消息灵通的各地商人,也纷纷加入进来,在全国各地采购物资,运送到各大城市兜售给诸侯们。

  中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持续了数千年。

  这种经济模式的好处,是社会相对稳定,坏处是不适合发展商品经济。

  即便陈景恪采用了种种策略,来刺激经济的发展,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海贸算是一剂强心针,但以这个年代的外贸总量而言,远不足以撼动小农经济模式。

  金钞局扶持制造业的基金,几乎没多少人申请。

  百姓不愿意借钱是一回事儿,生意没那么好做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这一次不一样,一百多诸侯的分封,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

  而且需要的大多数还都是基础物资,家庭小作坊可以产。

  专门的大作坊也能生产,而且效率会更高。

  在这种海量需求的刺激下,大明发展缓慢的商品经济,终于迈入了快车道。

  百姓们利用一切结余时间,投入到生产中去。

  胆子大的,开始谋求建立大作坊,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也终于有人开始去金钞局,打听扶持基金的事情了。

  为此,陈景恪接连召开了好几次高层会议,专门讨论此事。

  各中枢衙门,尤其是商务部,必须要做好引导工作。

  一条条相关政令颁发,要求各地衙门不要懒政。

  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为手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但与此同时,陈景恪建议组建一个全新的机构。

  名字很直白,人权部,地位与以前的六部相同。

  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保障人权而建立的。

  目前人权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雇工法案和废奴法案。

  并且还让锦衣卫与他们配合,严厉打击违反这两个法案的人和作坊。

  “有些规矩,如果一开始没有执行好,形成了坏风气,后面再想改会非常困难。”

  这是他对朱雄英说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想起了前世发生的一些事情。

  某超市始终走不出他的家乡,为啥?

  为什么那么多媒体盯着他黑?

  别的超市出假货了,媒体和网友都觉得很正常啊,哪有没假货的。

  这家超市的商品,但凡出现一丝瑕疵,都会被各大媒体围攻。

  就算没出瑕疵,也会编造新闻去抹黑。

  甚至就连很多号称普通网友的人,也说他是为善云云。

  陈景恪也不知道大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但只要他活着,就会尽一切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社会导向。

  纷纷扰扰中很快就到了过年。

  今年的新年,前所未有的热闹。

  各诸侯国势力,来了五百多家,主要来自于西域、南洋和西洋。

  大明内部的诸侯王,也大半出席了元日大朝会和后续的元日大典。

  大家都很清楚,这次庆典之后,老权贵们几乎再没有返回洛阳的可能。

  所以朝廷这次对礼节方面的要求,稍稍放宽了一些,让他们能玩个尽兴。

  老朱、马娘娘、朱标都频繁出面,与他们会面做告别。

  正月初七,新年假期结束,朝廷恢复正常运作。

  在这一天,朝廷公布了第二批分封名单。

  二次大分封正式开启。



第533章 分媳妇

  远在陕北植树种草的苟不凡、苟飞跃等人,也过了个喜庆年。

  主要是他们领到了媳妇——这事儿还要往前推一个多月来说。

  众人一直劳作到十月份,上面忽然开始给他们进行分组。

  每一百户为一组,到了西域他们将会去同一个军屯所,以后就是老乡了。

  同时军户所的官吏也配备到位。

  一个千户抓总,五个文官负责行政,还有一名医生,一个小旗(十人)的民兵。

  直接上级的到来,让大家都有些担忧,生怕上官不好伺候。

  等见面了才发现自己想多了,这些官吏都还算和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8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9/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