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800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现在终于找到原因了。

  就是‘天赋人权’。

  因为他相信,天赋予了人最基本的权力,给百姓松绑就是在执行天道。

  他构建大同世界的法礼基础,也就是底层逻辑,同样是天赋人权。

  不过看到这里,他依然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开,按捺住激动情绪,继续往下看。

  后面陈景恪又将话题兜转了回来,重新提起儒家的纲常伦理。

  认为儒家纲常伦理是有现实意义的。

  因为生命确实是父母孕育抚养长大的,父母的地位也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地位。

  这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孩子的很多东西。

  反过来也是一样。

  等孩子成年了能独立了,父母逐渐衰老,实际掌握家庭的就变成了孩子。

  所以,人权很大一部分是血统赋予的,这一点并没有错。

  到这里,他终于抛出了自己最终的观点。

  人权具有二象性。

  即天赋人权和血统赋权。

  但是,天权是高于血权的,即便是父母也不能随意剥夺孩子的生命。

  看到这里,杨士奇不禁赞叹陈景恪的智慧。

  之前他就有个疑惑,既然几千年来都是血统赋权,你突然变成天赋人权。

  那坚守了几千年的纲常伦理算什么?

  你大同世界要和传统文化做切割是吧?

  仅凭这一点,大同世界就不可能被大众所接受。

  现在,陈景恪用一个二象性,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天赋予了基本人权,血统赋予了另外一些权力。

  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人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基本权力。

  如此一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思想,就可以和大同世界无缝衔接。

  也扫平了万民心中的障碍,能让大家更容易接受。

  在杨士奇看来,这一招实在太高明了。

  事实上陈景恪想的还要深的多。

  他之所以提出二象性,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和传统文化的连续性,降低传统力量的反扑。

  另一方面,也是深知单极化的底层逻辑,会带来什么样恶果。

  天赋人权是前世搞出来的概念,最开始发展的很不错。

  基于这套底层逻辑,发展出来的最优秀的思想体系,就是马、恩。

  可是后来天赋人权就开始妖魔化了。

  ‘父母未经过我允许,凭什么要生下我’?

  “父母没能力,凭什么生下我?”

  “你不能月入几十万,凭什么生孩子?”

  以前人们想的是,我要好好努力,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现在很多人想的是,为啥我没有生在富豪家里?为啥我不是富二代官二代?

  努力成了贬义词,奋斗被视作奴性。

  西方更夸张,直接搞出了上百种性别。

  这些思想能够产生,底层逻辑就是‘天赋人权’。

  我追求自由,因为这是天给我的权力。

  我追求绝对的自由,这也是天给我的权力。

  你不能让我过上富裕自由的生活,那你就是有罪的。

  我的一切是天给的,凭什么要感激你们?凭什么要遵守你们的规矩?

  然后理直气壮的仇视父母,仇视家庭,仇视一切。

  事实上,他们的逻辑非常容易就能击破。

  因为是天让你生在普通人家庭,你凭什么不满?

  什么?

  你对天有意见?

  你竟然对赋予你人权的天有意见?

  呵呵了。

  然而,那些口口声声喊着天赋人权的人,在这个时候却都假装看不见了。

  总的来说,单极化的底层逻辑,很容易生出问题。

  所以陈景恪在构建底层逻辑的时候,就采用了二象性。

  一方面用天赋人权,强调人拥有的最基本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触犯。

  另一方面,又利用血统赋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希望未来追求‘绝对自由’的人少一点,多重视一些亲情友情家庭。

  他也不知道这么做有没有用,但总归是要尝试一下的。

  而且他对华夏文明充满了信心。

  我们的文明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多元性。

  将一个庞大的外来文明(佛教)完全吸收,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唯一的一例。

  这就是多元化赋予我们的能力。

  二象性,更加符合华夏文明多元的特征。

  我们连底层逻辑都是多元的。

  相信我们的族人,能将这一套思想发展的更灿烂。

  这些想法,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办法告诉别人。

  除非他想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公之于众。

  但他已经决定了,将这个秘密带入坟墓。

  何必为大家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呢。

  不过即便如此,这篇文章所带来的震动,也是前所未有的。

  甚至超过了大同世界本身。

  要知道,之前不论大家如何变革,其实底层逻辑都没有变过。

  陈景恪这篇文章,直接对最底层逻辑进行了修改。

  这意味着,华夏文明发展至今所有的思想体系,都要跟着进行改变。

  看过这篇文章之后,大多数的学者都开始重新审视这部书。



第481章 理学之冠

  方孝孺问自家弟子道:“云流,看到哪一篇了?”

  叶云流有些惭愧的道:“方才看到人权篇。”

  方孝孺笑道:“你不是早就想一窥全貌吗?一日夜过去为何方才看到第三篇?”

  叶云流回道:“此篇太过精妙,这一日夜弟子一直在研究它,以至于忘记了后面的内容。”

  方孝孺赞许的大笑道:“哈哈……不错不错,你能发现此篇的不凡,已然超过了多数人。”

  “老夫对四梅先生,也总算是可以交差了。”

  叶云流大惊,说道:“老师何出此言?”

  是你活够了想去见我祖父,还是对我有意见,想把我逐出师门啊?

  方孝孺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道:

  “我只是欣慰你终于成材,无需多想。”

  然后他解释道:“人权篇,可谓是大同世界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篇,也是大同思想建立的基础。”

  “你能察觉到这一篇的不凡,说明已经触摸到了‘道’,为师自然很高兴。”

  叶云流感动的道:“谢老师培育之恩。”

  方孝孺笑道:“无需做小儿女姿态……与为师说说,你都悟到了什么。”

  叶云流就将自己对人权篇的感悟,详细的讲了一遍。

  并且给出了一个结论:“我有种预感,整个华夏文化,都将因为这一篇文章,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洛阳下辖宜阳县。

  马子才看着手里的《人权篇》,脸上竟露出了悲伤之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8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0/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