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734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陈景恪斩钉截铁的道:“不是不可行,而是不能行。”

  朱雄英疑惑的道:“为何?”

  陈景恪解释道:“陛下收拾完孔家,打压过儒家之后,在儒家的声讨之下选择退居幕后。”

  “你觉得儒家读书人会怎么想?”

  “他们会认为太上皇虽然打压儒家,可依然要靠他们来治理国家。”

  “你洪武皇帝不是杀伐果断吗?不还是在我们的抗议下交权退隐了吗?”

  “到时候他们必然会卷土重来,用更强硬的态度来对待刚刚掌权的你。”

  很简单的道理,他们会认为老朱都被逼的退位了,你一个新上任的君主敢和我们硬刚?

  就算他们忌惮屠刀不敢明着来,暗中使绊子也是必然的。

  关键是,他们不敢明着对抗皇权,却能集体针对大同世界。

  这是学术方面的事情,你总不能不让我们对大同世界点评吧?

  我们就狠狠的贬低打压排挤,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办。

  这就是陈景恪昨晚想到的事情。

  这个道理其实并不复杂,朱雄英也是一点就透,说道:

  “有道理,可是一直这样对抗总归不是办法,朝廷确实需要儒生来治国啊。”

  陈景恪面容严肃的说道:“这就是一场较量,直到有一方被彻底压服。”

  “不要太高看儒家的节操和团结度,蒙元已经为我们做出表率了。”

  “蒙元唯一欠缺的就是取代儒家的新思想,所以尽管他们压服了儒家,却还是只能依靠儒生来治国。”

  “大明不一样……”

  说到这里,他挺直胸膛,说道:“大明有我,有大同世界。”

  “压服儒家之后,大明可以用大同思想治国。”

  朱雄英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然后开心的大笑道:

  “哈哈……你终于硬气起来了。”

  “当初你还和我说,要一起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我知道你的能力是足够的,可一直心存顾虑,大同世界写好这么多年都迟迟不敢发表。”

  “你知道我有多失望吗……现在好了,这才是开创盛世该有的气魄。”

  陈景恪有些汗颜。

  一来是感觉有些愧对大家的信任;二来是觉得自己占了穿越的便宜,有些名不副实。

  这种思想有好处,让他时刻保持清醒,就算飘也不敢飘的太厉害。

  但也有坏处,就是关键时刻缺了那么点自信。

  这次之所以敢硬气,也是被老朱给逼到墙角了。

  老朱和马娘娘是什么人,自然能看出他心中的顾虑,所以根本就没和他商量。

  直接硬逼着他前进。

  他们很清楚,陈景恪是不缺勇气的,否则也不敢大刀阔斧的进行变革。

  现在只需要在背后轻轻的推他一把,他必然会做出应有的选择。

  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想。

  当陈景恪猜透老朱的计划之后,果然选择了承担责任。

  听完陈景恪的分析,朱雄英也觉得老朱的计划有疏漏之处,更准确的说是还不够决绝。

  既然有了不同的意见,他们也没有犹豫,直接去了乾清宫。

  宫门口有许多大臣排队等候召见。

  见到两人,诸多大臣纷纷行礼。

  两人微微颔首还礼,正准备进入大殿,朱雄英忽然回头对等候的大臣说道:

  “别在这等了,回去等候召见吧,如果有急事就去内阁汇报。”

  群臣立即知道,他肯定是有事儿和太上皇商议,也没敢多问纷纷告退。

  陈景恪看的暗暗点头,这就是朱雄英的地位,已经等同于君主了。

  群臣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

  换成别的太子(朱标除外),敢未经皇帝允许,命令等候召见的群臣离开吗?

  除非他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太稳了,想找点刺激。

  之后两人进入大殿。

  老朱也已经听到外面的动静,知道他俩肯定有大事要说。

  而且已经猜到,大概率和动孔家有关。

  陈景恪掌握锦衣卫,朱雄英更是实权太子,蒋瓛那么大的动作他们要是不知道,那才让人失望。

  只是他也有些疑惑,自己明明不希望太子参与进来,表现的已经很明显了。

  他们两个还一起出现,莫非是有别的变故或者想法?

  怀着这样的疑问,他将面前的臣子打发走,又让内侍全部出去,然后直言道:

  “蒋瓛的事情你们知道了?”

  朱雄英在他旁边坐下,说道:“您要动孔家和儒家?”

  老朱颔首道:“是的,你们可是有什么不同意见?”

  朱雄英说道:“有,您做的还是不够干脆。”

  别人都嫌我杀的太狠,你们俩竟然嫌我下手太轻?

  老朱饶有兴趣的问道:“哦?你觉得该怎么做?”

  朱雄英狠狠的一挥手:“彻底将儒家压倒,然后铲除孔家,为大同世界扫清所有的障碍。”

  老朱目光看向陈景恪,忽然笑道:“终于敢站出来了?”

  陈景恪讪笑道:“让您老人家失望了。”

  老朱摇摇头,然后严肃的道:“你们可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朱雄英说道:“我知道,可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您以退居幕后为代价,平息儒家的愤怒,会造成什么后果?”

  他将陈景恪之前的分析,加上自己的理解,全部告诉了朱元璋。

  越听老朱的表情越凝重。

  说白了,道理并不复杂,只是时代局限性让他忽略了这一点。

  更准确说,他没有认识到,思想争斗比军事斗争更加残酷。

  军事斗争大家各有顾虑,很多时候会选择僵持或者退让。

  很多时候,打着打着两家就变成一家了。

  思想斗争则不然,有我无他。

  适当的妥协安抚,在军事上很有效果,在政治上更是常用手段。

  可在思想斗争方面,是大忌,绝对不可行。

  “历朝历代的思想斗争莫不如是。”

  “宋朝时期诞生过很多学说,可最终只有理学大兴。”

  “其他学说要么躲在角落里苟延残喘,要么失去传承。”

  说到最后,朱雄英用有些冷酷的声音说道:

  “思想斗争绝不可抱有侥幸心理,退让就会被认为软弱。”

  “只有一往无前,直到唯一的胜者出现。”

  老朱听的若有所思,然后连连点头,最后大笑道:

  “哈哈……好好好,乖孙你有这般认识,比打赢了儒家还让咱高兴。”

  “还有景恪,这次你能站出来,咱也非常高兴。”

  “以后大明交给你们,咱就更放心了。”

  既然之前的计划不完善,他也没有再瞒着两人。

  他将自己和马娘娘的商量的计划,给两人说了一下。

  听到马娘娘提出,主动将道德制高点让给儒家,用报纸将他们架起来,然后逼着他们审判孔家。

  陈景恪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是什么样的智慧,才能想到这样的办法?

  难怪老朱这样的能人都被她拿捏的死死的,换成任何人过来,都会被她拿捏啊。

  而且是心甘情愿被拿捏。

  既然之前马娘娘就参与了进来,这会儿自然没有理由将她抛下。

  更何况,这么大的事情也确实需要她的智慧。

  于是三人又去了坤宁宫,将缘由与她全部说了一遍。

  马娘娘也是恍然大悟,承认自己对思想斗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

  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对计划进行修改完善。

  前期计划不变,将儒家架在道德制高点上下不来,大家主要讨论的是如何继续打击儒家。

  马娘娘率先提出了一个办法:“暂停科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7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4/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