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710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这俩人突出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早就想让陈景恪炸一炸现在的文化圈了。

  -----------------

  南洋爪哇岛……现在已经改名为鲁国。

  经过两个月的航行,鲁王朱檀终于到达了他的封国。

  虽然非常荒凉,临时国都也只是一片低矮的房屋,放在大明连个大镇子都不如。

  可在他眼里,这一切却显得那么的珍贵和亲切。

  只是……傅安这个淡马锡总督太小气了。

  虽然是临时房屋,可这修的也太寒酸了吧。

  放在大明那会儿,当猪舍都嫌简陋。

  不过他也只是默默吐槽几句,并没有真的怪罪傅安。

  他在坐镇过辽东,很清楚下面工作的难处。

  傅安同时给十五家封国修建临时定居点,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能弄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

  而且,条件简陋才好,这样等将来鲁国发展起来,他才更有成就感。

  当初朝廷要大分封,他作为最年长的未分封亲王,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且作为亲王,他比一般的诸侯王多了许多特权。

  比如挑选封地的位置。

  虽然朝廷不可能完全满足他的要求,但也会参考他的意见。

  经过无数次的思考对比,最终他将封地选在了爪哇岛。

  别的岛屿要么太小,零零碎碎的不好发展。

  要么太大,不可能单独分给一个诸侯王,必须要和其他人分享。

  分享就意味着将来有可能起争端。

  他没有太大的理想,也不想介入各种纷争,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生过日子。

  爪哇岛符合他所有的需求。

  面积不大不小,正好可以单独分给他这个亲王。

  处在南洋岛链的最外围,远离其他岛屿还不是交通要道,可以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当然,作为一个接受过新思想的亲王,他知道孤立政策是没有前途的。

  日子想过的滋润,必须要在大明的宗藩体系里找准位置,一个不威胁别人又不可或缺的位置。

  爪哇岛也能满足他的这个需求。

  香料。

  这里盛产香料,有香料群岛之称。

  他只需要为大明体系内的国家提供香料,就能确保日子过的很滋润。

  对于他的这个选择,老朱也没说什么。

  这个儿子谦恭下士、博学多识,喜好风雅之道,不喜俗务。

  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而且也没人指责什么。

  朱橚的喜好,确实有点不登大雅之堂。

  至少对皇族来说,有点上不了台面,属于是不务正业。

  当然,现在朱橚登上了行业巅峰,情况又不一样了。

  朱檀的喜好则不然,这是妥妥的贤王格调,放在任何时期那都是值得夸赞的。

  所以,当朱檀表明自己的追求之后,老朱很爽快的就把爪哇岛封了给他。

  而且因为朱檀在辽东坐镇过几年,鲁王府也是有一定基础的。

  所以他的封国起点更高。

  也不用担心会被国相府夺权之类的。

  甚至国相府都是以他鲁王府的原班人马为主组建的。

  朝廷配备的官吏,都去了中下层。

  也因此,在到达爪哇岛之后,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初步安置下来。

  并且建立了上下通达的秩序。

  就在他雄心勃勃,准备放手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天灾袭来。

  暴风,前所未有的大风暴来袭,海浪能有数丈高。

  水桶粗的树干都被拦腰吹断。

  之前暂时堆放在外面的各种物资,在大风里犹如纸片一般飞舞着飘向远方。

  躲在低矮的小屋里,看着这一切,朱檀心中犹如在滴血。

  比起物资上的损失,他更担忧的是迁徙来的百姓。

  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人。

  等等……他猛的回头打量起这低矮的小屋。

  发现在狂风里竟然能保持不散架,为主人提供最后的庇护。

  这一刻,他全懂了。

  原来不是傅安小气,而是太负责了。

  这时他脑海里不禁浮现出,陈景恪经常说的一句话,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原来这才是因地制宜……”

  这一刻,他似乎悟到了很多。

  暴风刮了一天一夜才停歇,居住地已然一片狼藉。

  看着这一切,大家心中不禁生出沮丧之感,很多人甚至失声痛哭。

  朱檀却召集所有人,开了一场会议。

  他将自己能想到的鼓舞人心的话,全都说了一遍。

  鸡汤管不管用不知道,但他这个主心骨没有乱,确实有助于稳定人心。

  尤其是他最后宣布,会在这里树立一块石碑,记录今天发生的一切。

  供后世纪念瞻仰。

  这是一剂强心针,激发了大家的斗志。

  之后各级官吏出动,组织百姓和军队进行救灾。

  最后统计下来,有一百三十八人死于大风,四百余人受伤者。

  至于财物的损失……他们带过来的财物,九成损失一空。

  尤其是粮食,损失更大。

  “如果没有外来援助,最多二十天我们的粮食就要耗尽。”

  听到这个消息,朱檀的眉头紧紧皱起。

  别的事情都好办,独独不能没有吃的。

  于是他下令,一边派人去淡马锡、楚国求救,一边派出军队捕猎,派出水手去捕鱼。

  尽可能的延缓粮食的消耗。

  但粮食不足的消息根本就瞒不住,本就沉浸在悲伤里的百姓,这下彻底慌了。

  再也没有心思去干活。

  这次就算朱檀舌灿莲花都没用。

  朱檀首次感受到,什么叫无能为力。

  作为亲王,他的人生太顺了,就算有困难也从来都没有慌过。

  因为他知道,再大的困难,找老头子哭一哭就都解决了。

  可现在,他没地方哭,也不能哭。

  作为一国之主,他要是哭了,人心马上就能散的一干二净。

  他首次感受到,肩负一国的压力。

  也隐约感受到了,自家老头子和大哥承受的压力。

  深吸口气,他眼神里的软弱和惶恐慢慢消失,最终只剩下坚毅。

  现在,轮到我来肩负一国百姓了。

  如果朱元璋看到这一幕,想必会非常的欣慰。

  然而……困难并不会因为决心就消失不见,粮食问题依然笼罩在所有人头顶。

  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安定人心。

  就在朱檀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拼凑一些食物的时候,一个人出现在他面前。

  这个人他非常熟悉,就是当初为他们引路的淡马锡使者。

  那使者带着他来到一处空地,掀开一块石头露出一个洞口。

  里面装满了粮食。

  朱檀惊喜的道:“粮食……这……傅总督他算到了?”

  那使者恭敬的道:“这些粮食,大部分是之前从爪哇土民手里收缴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7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0/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