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关于此事的是非曲直,前世一直存有争论,陈景恪也在网上和人打过嘴炮。

  不过后来想想,属实没必要。

  历史本来就是任人评说的,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实在没什么好争论的,大家求同存异就好。

  方孝孺的父亲被杀之后,他依然苦学不辍,最终获得郡学训导举荐。

  当然了,他‘宋濂学生’的身份也帮了大忙。

  毕竟,宋濂可是江浙派系核心人物,人虽然不在了,关系网还在。

  而方孝孺也确实优秀,有资格借用师父留下的关系网。

  今年参加科举,他可谓是雄心勃勃。

  然后就遇到了朱雄英,被当头一棒差点打的道心破碎。

  听到这里,陈景恪心中暗笑不已。

  建文三傻,谁见了不想踩一脚。

  当听方孝孺说,他准备放弃科举,回乡重新学习的时候。

  陈景恪非常的惊讶,发自内心的佩服。

  方孝孺政治上是很幼稚,但也是一个纯粹的君子。

  这样的人,要么是国家栋梁,要么……建文三傻。

  只希望他真的能被打醒,别再搞什么复周礼,也别重蹈前世覆辙。

  后面朱元璋召他入宫,陈景恪猜到了。

  但让他参与编写《华夏简史》,着实出人意料。

  可是仔细一想,又不得不承认,这简直就是最适合他的工作。

  整理史书的同时,也能参悟属于自己的道。

  朱元璋用人之高明,可见一斑。

  由此也可以看出,老朱对方孝孺还是很重视的。

  当然,这和朱雄英也有直接关系。

  毕竟,他当了朱雄英展示才华的背景板,还是第一块,老朱多看他一眼也正常。

  陈景恪自己的经历就简单多了,自幼学习家传医术,揭皇榜救了太孙。

  被陛下器重,成了太孙伴读。

  这些方孝孺早就知道了,毕竟太孙身份特殊,关于他的一切都被大家所关注。

  陈景恪的经历也早已为人所熟知。

  互相介绍了身份,又有酒楼那事在,双方很快就熟络起来。

  方孝孺终于忍不住,将话题往周礼和朱雄英那番话上引导。

  陈景恪对他印象挺好的,就决定多点一下他。

  “方先生,你一直推崇周礼,可又有谁知道周礼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有你想的那么好吗?”

  方孝孺正色道:“陈伴读何出此言,周礼就在九经之中。”

  陈景恪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方先生如何看待《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听到这个名字,方孝孺脸色剧变。

  “此乃晋人杜撰而成,陈伴读提它作甚。”

  陈景恪并不意外这个回答。

  因为《竹书纪年》否定了许多儒家赞颂的圣贤,向来被儒家视为洪水猛兽。

  这部书出土于晋朝初期,是盗墓贼在一座战国古墓挖出。

  晋武帝命人将竹简收集起来,进行整理抄录。

  然后就发现,这是一部记录了从五帝到夏商周,再到战国时期的史书。

  且上面的许多记录,都和史记不同。

  很多事件,更是和儒家宣扬的圣贤思想,完全相违背。

  比如禅让制,在儒家吹捧里是圣贤有德者居之。

  然而在竹书纪年里,却充满了血腥味儿。

  还有伊尹和太甲。

  儒家故事里,太甲无道伊尹将其废除,太甲洗心革面,三年后伊尹将王位还给他。

  这是多么美好的故事,狠狠的吹捧。

  然而在竹书纪年里,伊尹废除太甲后自己当了王。

  七年后太甲潜入王都,杀死伊尹夺回王位。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这相当于是把儒家的老底儿给揭了,自然遭到了儒家的抨击和抵制。

  不过当时儒家并未做到一家独大,他们的抵制并不影响竹书纪年的传播。

  后来纸张普及,传播的范围更广。

  其上记载的内容,被许多人所认可。

  唐朝时期认可这本书的人尤为的多,很多人自己写书的时候,都会因为上面的记载。

  但宋朝时期,儒家彻底完成了独尊,《竹书纪年》自然被视为歪理邪说。

  没多久就散佚了,只有部分流传下来。

  陈景恪当着方孝孺的面提这本书,无异于当面打他的脸。

  但他今天就是奔着打脸来的。

  所以见方孝孺如此激动,他意味深长的道:

  “如果我说,我看过一本楚国史书,与竹书纪年记载大同小异,方先生作何感想?”

  “或者,对方先生来说,是真相重要,还是儒家需要的真相更重要?”



第75章 因时而变

  “当然是真相重要。”

  方孝孺脱口而出,然后才反应过来,又震惊的道:

  “你看过楚国的史书?”

  陈景恪点点头:“有幸看到过。”

  方孝孺追问道:“书在哪,可否带我看一看?”

  陈景恪摇摇头:“我答应过别人,不向外透漏此事。”

  方孝孺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竹书纪年是盗墓贼挖出来的,那这部楚国史书大概也是如此。

  而且极有可能是挖掘的还是楚国王室墓穴。

  这是死罪,不愿意透漏身份也正常。

  可无法看到实物,他又如何能相信陈景恪所言真假?

  陈景恪自然也知道他的想法,心下也很是无奈。

  他说的楚国史书就是《清华简》,前世两千年后才出现,他上哪给方孝孺找去。

  这套竹简首次露面是2006年,香江一家拍卖行上。

  水木大学的校长得知后,就组了个饭局,找来几人讨论这份竹简。

  最后由水木大学的校友买下,捐赠给了学校。

  也因此,这一套竹简被命名为《清华简》。

  根据文字内容可知,这是楚国史书,应当是楚国古墓出土。

  但具体是哪座墓,谁都不知道。

  有句话说得好,孤证不立。

  如果只有《清华简》一部史书,大家还能怀疑它的真实性。

  事实上《竹书纪年》也因此备受质疑。

  现在两本书相互印证,确定了它们的真实性。

  也为竹书纪年洗清了冤屈。

  前世陈景恪还一度以为,这俩名字指的是同一本书。

  后来上网搜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两部不同的史书。

  他还发现,不少人拿着这两部书,去指责司马迁的《史记》。

  说他篡改历史欺骗后人,人品实在败坏至极。

  陈景恪觉得,这还真有点冤枉司马迁了。

  始皇帝为了统一人心,收缴天下史书,很大一部分被焚毁。

  然后项羽一把火,将秦皇宫的藏书,烧了个干干净净。

  至此先秦史,尤其是远古史,彻底成了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