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634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诏令也都是以朱元璋的口吻颁布的。

  也就是洪武朝最后两年,朱元璋明确表示退位,他才真正的以太子名义执政。

  朱雄英起手就以太子名义掌权。

  除了圣旨这个,必须以皇帝名义颁发之外,其余诏令都是直接用太子名义下达的。

  比如奏疏,批注人写的就是皇太子朱雄英。

  这种权力,离皇帝也就只差一个名义了。

  “来,给我说说,你准备如何借此事做文章。”



第401章 借题发挥

  朱标很好奇,在愤怒的情况下,陈景恪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

  于是就问道:“说说,你准备如何借此事做文章。”

  陈景恪回道:“教化。”

  谈起正事,朱雄英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找个椅子坐下倾听起来。

  杜同礼也松了口气,这二位爷是真不拿我当外人啊。

  可我不是你们俩的‘自己人’啊。

  万一哪天听到不该听的,小命就丢了。

  以后但凡他俩同时出现,自己就赶紧找借口离开,绝不当第三者。

  朱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不过依然想不明白,具体该如何操作。

  “详细说说。”

  陈景恪引用了一句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为何在大明少有这般恶劣的事情发生?一是大明的风气影响,二是律法威慑。”

  “离开大明,这两者就都不存在了。”

  “整日与蛮夷为伍,感染了他们的习气,才会对同乡下手。”

  “面对这种局面,有两条路可以走。”

  “其一,彻底保守化,再次开启海禁。”

  朱雄英断然说道:“不可能,只要我还活着,大明就不会保守。”

  朱标越琢磨这话越不对劲儿,啥意思?

  这么快就不把你爹放在眼里了是吧?

  好好好,长大了翅膀硬了是吧。

  对他的反应,陈景恪丝毫不觉的意外,继续说道:

  “其二,推广教化,扩大大明的影响力。”

  “咱们先说教化。”

  “那些人离开大明就变坏,正是因为缺少了教化,那就强化这一块。”

  “在所有的明人居住区,建立书院、学堂,教导当地人华夏文化。”

  朱标眉头微皱,说道:“此事不但繁琐,耗费也非常的大,恐怕群臣不会同意啊。”

  大明内部都没做到教育普及,在海外搞,那不是开玩笑吗。

  群臣要是能同意,那才真的见了鬼。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咱们是中央朝廷,有时候政策引导,比直接花钱更有用。”

  “就以此事为例,可以将其交给激进派去做。”

  “就明白的告诉他们,因为南洋大族坑害汉人之事,以后朝廷会收紧政策。”

  “很多事情想要朝廷开口,就必须在海外搞教育。”

  “等他们把这一块的短板补上,朝廷才会考虑放宽政策。”

  “有了压力,激进派自然会联系当地的汉人大族,建立书院之类的。”

  朱标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好,不禁点头说道:

  “最近这两年,激进派跑的确实有点快了,造成了很多隐患。”

  “是时候拉一下缰绳,降低一下他们的速度了,教育就是个不错的借口。”

  “而且这么做还能堵保守派的嘴,可谓是一举两得。”

  朱雄英说道:“有个问题,如果定居海外的汉人,就是不配合,就是不去学怎么办?”

  “我们总不能强迫他们进学吧?”

  陈景恪冷笑道:“胳膊扭不过大腿,这事儿可由不得他们。”

  “长期生活在海外的明人,想重新回国内定居,必须参加考核。”

  “考核不合格就视作外国人,考核合格了才算是明人,可以享有大明子民所有的权力。”

  前世的时候,他的一个同学去某托福机构当培训老师,教的是语文。

  那个同学,经常在同学群里抱怨一件事情。

  培训班的学生,对汉语课、历史课之类的完全不感兴趣,上课不是温习别的科目就是做别的事情。

  反倒是学习英语之类的科目,非常的用功,可以说头悬梁锥刺股。

  他问过那些学生为什么要这样。

  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三个。

  其一,以后就是外国人了,学这个做什么?

  其二,去目标国家读书需要英语过级,回国又不需要汉语测试,学它做什么。

  其三,又不考试,学它做什么?

  总之就是,没用的东西学它做什么?

  那个培训班里,九成都是十来岁的小孩子。

  在这种思想下,这些孩子会长成什么样子?

  关键是,这些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至少也是中产阶级。

  因为穷人玩不了这个。

  只能说殖人群体如此庞大,是有原因的。

  这种情况还不是孤例,而是普遍存在于托福、雅思群体。

  陈景恪那个同学每每提起此事,都一肚子的火气。

  别说是他了,陈景恪听的也很窝火。

  留学生到中国来,学校为了适应他们,开小灶搞英语教学。

  中国学生出国,还是要学英语。

  合着进进出出,和中国文化都没关系是吧?

  为了吸引留学生,降低标准这个就忍了。

  谁让我们弱呢,为了向外界发出声音,只能采取这种办法。

  可对那些一门心思奔着当外国人去的,为啥要这么容易就让他们过关?

  指望这些连国旗有几颗星都不知道的人,学有所成回来报效祖国吗?

  别踏马开玩笑了。

  想出国留学是吧?

  先汉语过级,汉语不达标的全踏马不准出去。

  有人或许会说,标准提高了会导致很多人才出不了国,学不到先进的知识。

  别踏马扯淡了。

  连汉语三四级都过不了,指望这种人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那不是扯淡吗。

  当然,对于想当外国人的人,咱们也不必强留。

  想走是吧,随便走。

  但走了想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把回来的标准提高一下总可以吧?

  想回来定居,回来就业?

  对不起,必须参加汉文化考试。

  凡是考试不达标的,外国毕业证不予认可,不准在国内找工作。

  不要说做不到,驾照就采用的这个标准。

  在国外拿的驾照,回国后参加科目一考试,通过之后就可以拿国内驾照。

  为啥毕业证这一块不能这么搞?

  前世陈景恪人微言轻,什么都做不了,这一世就不一样了。

  爷踏马能做主了。

  必须把这个标准搞起来。

  想出国可以,随时欢送。

  但在国外居住一定年限,回国之后必须参加华夏文化考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6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4/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