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609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朱雄英却更加重视起来:“以我对你的了解,你若是不看好一个人,是懒得说这么多的。”

  “每次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对这个人其实是抱有一定期待的。”

  “能入你的法眼,这个叫杨士奇的人不简单啊。”

  陈景恪倒也没有反驳,说道:“期待确实有那么一点,但也只有那么一点。”

  “那就足够了。”朱雄英点点头,对身后的杜同礼说道:

  “回去把这个人的详细资料给我送过来。”

  杜同礼恭敬的道:“是。”

  陈景恪也没阻止,虽然现在大明不缺人才,没必要迷信前世的大佬。

  但前世证明过自己的人才,更容易培养,提前发掘也没什么问题。

  更何况,自己方才说了不干涉对方成长,朱雄英也不会随便乱伸手。

  只是单纯了解一下他的详细资料,也没什么问题。

  前世他不是研究历史的,只知道有‘三杨’,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

  根据他有限的了解,杨士奇出身低微,后身居高位。

  算是寒门贵子的代表了。

  然而这个寒门贵子的人品不太行,性情敏感、肚量狭隘。

  掌权之后就成了恶龙,纵容家人为恶。

  最关键的是,交趾战略上他是投降派。

  蹇义、夏原吉等人表示,国库的钱粮足以支撑继续打下去,不能放弃那里。

  杨士奇等人则力主停战,允许交趾独立。

  可以说,陈景恪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这也是方才没有上前结识对方的主要原因。

  换成是于谦于少保过来,他早就上去要签名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杨士奇能在永乐、仁宣、正统初期执掌朝堂,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用好了,不失为革新的闯将。

  至于他为恶乡里……希望这辈子能改一改,否则三族难免吏治成绩单上走一遭。

  不过杨士奇的出现,也让陈景恪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大明立国前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老臣经历过战乱,深知乱世的可怕。

  他们或许会保守,但一般都比较务实,对底层的认识也比较清晰。

  承平年代生长起来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又是另外一副样子。

  如果朝廷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很可能会生出乱子。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国无菌手术室的标准,是九五年才由军医总确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才开始普及。

  然后他穿越那会儿,网上很多人就开始认为,没有无菌手术室不能做手术。

  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放大到全社会,类似的事情非常多。

  比如有人认为古代盛世时期百姓能温饱,十天半个月能吃一次肉。

  然而事实是,盛世时期也是土地兼并最激烈的时期,百姓开始失去自己的土地。

  温饱?

  饿不死就算命大了。

  反倒是立国初期百废待兴,百姓分到了土地,靠辛勤劳作能混口饭吃。

  但能日两餐七分饱,那都算是富裕人家了。

  至于油腥?想多了。

  饭里面能多放几粒盐,那都是改善生活了。

  普通人产生认知误差,影响还不大。

  如果掌管国家的官僚系统,也普遍持有这种认知,那将是底层百姓的灾难。

  作为统治者,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想办法让新一代官僚了解基层情况。

  陈景恪已经决定,回去就写一篇相关的文章,发表在新一期的周报上。

  大明已经将基层工作经验,列入任选官吏的硬性标准。

  但他认为还不够,不光要写在大明律上面,还要鼓动老朱,将其写在皇明祖训里。

  还必须通过宣传,让所有人集体排挤违规晋升之人。

  一个规矩,光靠律法是无法维护的。

  只有整个官僚体系集体认可,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

  就和前世‘不入翰林不入阁’一样。

  陈景恪也准备把‘不下基层,不入部阁’,弄成新大明公认的选官标准。

  -----------------

  本来就是闲来无事瞎转,离开书店后,两人在大街上信马由缰的走着。

  杜同礼警惕的跟在后面,目光如鹰一般,打量着路过的每一个人。

  搞的大家像是看神经病一样的看他。

  朱雄英没话找话的点评道:“太刻意了,不如蒋瓛自然。”

  杜同礼连忙道:“让殿……大郎失望了,我哪敢和蒋指挥使比。”

  朱雄英说道:“以后锦衣卫可都要交给你掌管的,这样可不行。

  “来来来,我教你该怎么做……”

  杜同礼先是给手下打了个招呼,让他们提高警惕,才小心的靠过来。

  看着一通瞎白话的朱雄英,陈景恪心下莞尔:

  “你好一点,别把人给教沟里去了。”

  朱雄英回怼道:“废话,这事儿我心里能没数吗。”

  一旁的杜同礼听的羡慕不已,同时也深深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庆幸。

  否则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哪轮得到他来坐。

  是的,现在他就是新任锦衣卫掌门人。

  锦衣卫扩编,朝廷趁机对管理层进行了调整。

  这么紧要的部门,不可能让一个部分人长期把持。

  比如蒋瓛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是必须要下的。

  陈景恪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帮他成功退居二线。

  朱标也没有卸磨杀驴,给他封了个轻车都尉的准爵位。

  蒋瓛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靠着提供情报也没少立军功。

  所以他这个轻车都尉不是赏赐的,是计算军功之后给的。

  只是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太敏感,给他封爵文武百官都要造反了。

  一直等到退居二线才封。

  即便如此,也引起了百官的反对。

  不过老朱从来都不是会考虑别人意见的人,那些反对声音统统被无视。

  前天老朱离京,还将他给带在身边一起离开了。

  这让很多等着报复他的人失望不已。

  关于新的锦衣卫掌门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标竟然选择了杜同礼。

  要知道,杜同礼身上可是明晃晃打着‘陈系’标签的人。

  选他掌管锦衣卫,相当于是将这个机构,交到了陈景恪手里。

  别说文武百官了,陈景恪自己都吓了一大跳,连忙去婉拒。

  这个东西太敏感了,他一个臣子哪敢碰。

  朱标是这么问他的:“你想当内阁首辅吗?”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没兴趣,给陛下当智囊轻松又自在,功劳还一分都不少,何必给自己找罪受。”

  朱标说道:“那就是了,你一不当政府首脑,二不掌握军方,怕什么?”

  “难不成你还能靠着锦衣卫造反不成?”

  靠锦衣卫造反?想多了。

  这部门名声臭大街了,百姓听说他们要造反,估计能拎着菜刀上街平叛。

  “你手中总要握有实权,才能更好的主导变革。”

  “我想来想去,锦衣卫是最适合的。”

  “……”

  “之前你和蒋瓛配合的也不错……”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6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9/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