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565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想到这里,他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邬秉让。

  听说他要在水运仪象台的基础上做改进,邬秉让很是震惊,然后就是兴奋。

  要是别人说这话,他肯定不相信,会认为对方痴心妄想。

  但陈景恪说这话,他深信不疑。

  并且立即表示,自己也想参与进来。

  最后双方商定,钦天监和洛下书院一起研究。

  等研究出来之后,钟表归书院,陈景恪负责说服皇帝让钦天监打造一台新式仪象台。

  属于是大家各取所需了。

  再说书院那边,学了小两年一直都在打基础。

  老师倒还好说,部分学生确实有些失望。

  我们是来学习传说中的理科的,怎么这么久都没见动静?

  莫非是陈伴读不想教?

  陈景恪突然通知,要带领师生制作一个计算时间的机械工具,让大家体会一下理科的美。

  同时也解决洛下书院的经费问题。

  大家有多兴奋可想而知。

  这里解释一句,洛下书院是陈景恪的私人书院,并非朝廷开办。

  原因很简单,朝廷的钱不是随便花的。

  出钱办学也可以,朝廷要派遣学政官吏进行管理,必须要按照国子监划定的科目授课。

  说白了,拿了朝廷的钱就要受朝廷的管。

  想搞特殊也行,但要遭到朝野的非议。

  陈景恪不想搞特殊,也不想自找麻烦,干脆就自己出钱弄了。

  当然,说是自己出钱,实际上办学经费一大半都是权贵资助的。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资助陈景恪,无需多做解释。

  但光靠权贵资助也不行,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人家投资了是有所求的。

  况且,别人的钱花起来也不自在。

  陈景恪就一直想给书院,弄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于是就将主意打到了钟表头上。

  言归正传。

  得知陈伴读要再次展示理科知识,而且还要大家一起参与,师生们都非常高兴。

  这个消息也很快就传了出去。

  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各权贵,他们都兴奋不已。

  陈伴读终于听到我们的心声了吗?

  然后消息传到了外界,大家对此也都是眼前一亮。

  大家关注的重点在于,这是一件计时用的工具。

  时间有多重要自然都懂,自古以来一直在想办法计时。

  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日晷和漏壶。

  但这两样东西都有缺陷,使用非常不方便,关键不是一般人家能装备的起的。

  如果陈景恪能造出一个轻便,又能准确记录时间的工具,那可是太好了。

  至于能不能造出来……

  还是那句话,对陈景恪的本事,没有任何人怀疑。

  他说要造好东西,那肯定是能造出来的。

  毕竟留声机这么不可思议的东西都造出来了,更何况是区区记录时间的小玩意儿。

  就连隔壁打擂台的方孝孺,都被抢去了一些风头。

  实际上研究钟表的真正主力是邬秉让团队,书院的师生只能打打下手。

  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研究的进度才会那么快。

  在陈景恪的提醒下,结合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只用了一个多月就造出了雏形。

  不过这个雏形并不完美,首先就是没有指针,其次就是运转的频率不对。

  转一圈并不是一天,要么快,要么就慢。

  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正确的频率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调试。

  又经过四个多月的完善调试,终于在六月末拿出了第一款成熟的产品。

  陈景恪第一时间回到书院,朱雄英也跟了过来。

  这可是陈景恪答应他的小玩意儿,他自然要过来瞅瞅。

  来到书院,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刷着枣红色油漆的木头盒子。

  盒子高五尺,宽一尺半,厚一尺。

  上半部分有一个圆盘,上面均匀的刻着一圈刻度,每隔几个刻度就有一个数字。

  圆盘上面还装着长短大小不一的针,最长的红色指针在一下一下的跳动着。

  每跳动一下,会发出一声轻微的‘哒’声。

  盒子的下方有一个长条状的东西,在不停的左右摇摆。

  看到这熟悉的样子,陈景恪兴奋不已。

  朱雄英则围着转了好几圈,然后一手拖着下巴,问道:

  “这东西……怎么看的?”

  陈景恪深呼吸,让心情平缓下来,开始为他做介绍。

  表盘上的一圈正好是十二个小时。

  小时这个概念自古已有,只不过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

  有时指的是幼时,有时指的就是时间。

  陈景恪弄钟表的时候,就将其确定为一个时辰的半数。

  至于为啥不直接用时辰,还专门弄一个小时……

  一来是在钟表上,小时能更清晰、准确的识别。

  二来小时更能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速的紧迫。

  三自然是陈景恪作为穿越者,习惯了小时。

  那三个指针代表的就是时分秒。

  小时的引入,并不算什么改进。

  真正的改进,来自于另外两处。

  其一是‘刻’出现了变动,漏壶计时把每天划分成一百刻。

  可是放在钟表上就不行了。

  众所周知,一百是没办法被二十四整除的。

  陈景恪就将每天一百刻缩减到了九十六刻,每小时分为四刻,正好均分。

  其二就是引入了六十进制,六十秒为一分,六十分为一小时。

  对他自己来说,自然是前世习惯了。

  但要说服别人,还要有个合适的理由。

  毕竟计时单位不是小事,没有个合适的理由说不过去。

  他给出的理由是,人的心跳一天最少是八万六千余次。

  取每天八万六千四百秒。

  均分到二十四个小时,每小时就是三千六百秒,每一刻为九百秒。

  一刻九百秒,数字太大了不利于计算,需要细分一下。

  反正细分到最后,六十秒为一分,六十分为一小时,二十四小时为一天。

  秒针每跳动一次,就代表着心脏跳动一次,寿命减少一秒。

  以此提醒世人珍惜时间。

  考虑到他神医的身份,这个说法完全合理。

  于是这个设定就此通过。

  听完介绍,朱雄英看着表盘,默默计算了片刻说道:

  “现在是十一点二十五分,对不对?”

  陈景恪颔首道:“对,换算成时辰,就是午时一刻半的样子。”

  朱雄英高兴的道:“这……钟表的计时果然更加的精细准确,有了他我们就能更准确的掌握时间了。”

  “邬监正,还有书院的师生们,你们都辛苦了。”

  现场等待的师生,听到这句话顿时就兴奋的又叫又跳。

  和之前的留声机、温差发动机不一样,这次他们亲自参与了。

  别管参与多少,反正是参与了。

  这种成就感是非常巨大的,激起了他们对理科的兴趣。

  原本还怀疑陈景恪藏私的人,彻底放下心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5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5/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