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538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可是这两个概念依然很危险,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最危险的还是来自于百姓的觉醒……一旦天下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果你应该能想到。”

  陈景恪心道,我可太知道了。

  “但就算我们不说,就能保证没有人领悟到这个道理吗?”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想想怎么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方孝孺并不看好这一点,说道:“真的能平衡吗?”

  陈景恪说道:“至少目前可以,你说的情况或许会出现,但那也是数百年后的事情了。”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那会儿大明还在不在都不好说,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杞人忧天。”

  方孝孺愣了一下。

  一是没想到,陈景恪竟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二是陡然明白过来,自己好像真想多了。

  对百姓来说,任何大道理都远不如一碗饭来的实在。

  这碗饭是谁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会将忠心献给让他们吃饱饭的人。

  想让百姓在乎这些大道理,至少也要等到解决了全民温饱问题。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吗。

  全民温饱有可能实现吗?

  至少方孝孺无法想象该如何实现。

  大明采用陈景恪的新政,废除奴籍,采用均田、摊丁入亩、一条鞭法等等良法。

  广大百姓才算是有了安身之地而已,温饱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

  就算如此,也称得上是史上少有的大治之世了。

  后人提及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至少也是洪武之治、建章之治一类的评价。

  至于全民‘仓廪实’、‘衣食足’,简直不敢想。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告诉百姓人权和剥削的概念,大家也不会在意。

  估计只有造反的人才会拿此事当口号。

  自己纯粹是被自己给吓到了,将这两个词当做禁忌一般的存在。

  想通了这些,方孝孺心中豁然开朗,说道:

  “我明白了,还是景恪看的透彻啊。”

  陈景恪说道:“明白了就好,你以为陛下他们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我又不是傻子,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正是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敢把它写进新书里面。”

  阶段性的解决也是解决,至于未来会如何,那就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只要华夏能称霸全球,随便后人怎么折腾都无所谓,反正肉都烂在锅里了。

  方孝孺气道:“你为何不早说,故意戏耍我是吧。”

  陈景恪笑道:“我可没戏耍你,有些事情你自己想通了才行,别人解释效果会差很多。”

  方孝孺也不是真的生气,也就没有继续纠结此事,转而说道:

  “给我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陈景恪就将‘历史赋予皇权’、历史赋予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皇权的责任和义务。

  以及皇权代天行道,抑制权贵,帮扶百姓。

  历史的发展,就是中央集权以及人权普及的过程等等。

  这一系列的思想,全都讲了一遍。

  “这些思想之前都已经告诉过太上皇、陛下他们,也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尤其是太上皇,比起天赋皇权,他更喜欢历史赋予皇权使命这个说法。”

  方孝孺想起朱元璋的那句‘我本淮右布衣’,也不禁赞道:

  “陛下实乃千古一人也。”

  而对于陈景恪的这一套思想逻辑,他更是大为惊叹。

  这一套逻辑对不对且不去说,但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唯物思想。

  “你对唯物学的认识远胜于我,我还在思考什么是唯物学,你已经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了。”

  陈景恪也没有谦虚,笑道:“总不能这么快就被你这个后来者给超越吧,哈哈。”

  笑过之后,陈景恪进一步解释了这一套逻辑。

  当然,光有思想也不行,纸上谈兵谁不会?

  最重要的是,如何将你的思想付诸于实际。

  说白了,就是针对这套逻辑,设置的政治制度。

  这其实也是一种思想,能否存在下去的根本。

  为啥农家、阴阳家、名家之类的学说,始终成不了大气候?

  因为他们只有一套不完整的思想逻辑,要问他们具体如何治国,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能兴盛,则是因为他们不光拥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还根据这套思想体系,构建了相应的政治制度。

  陈景恪的思想,自然也有相应的政治制度设计。

  “税的本质是朝廷主持的财富分配……是实现代天行道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

  “只是历朝历代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会给特权阶级免税特权,去问穷人收税。”

  “然后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这完全违背了‘代天行道’的思想,最终穷人活不下去,揭竿而起一切重来。”

  “大明朝廷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进行了税改,并设立税务稽查司,专门问有钱人征税。”

  “事实上,科举制按照省份划分名额,也同样可以看做是代天行道思想的体现。”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穷人松绑,让占有更多资源的富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同样也是保护人权,减少削弱的体现。”

  “在这个过程中,天子受到万民爱戴,统治更加稳固。”

  “朝廷的财政状况更加健康,国家可以长治久安……”

  “可以说,这就是多赢的局面。”

  方孝孺听的目放异彩,连连点头。

  这一番解析,让他对陈景恪的思想以及变革,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对陈景恪也就更加的佩服,对他的这套思想也就更加的好奇。

  “来说说你的新书吧,到底写了什么。”

  陈景恪说的有些口渴,拿起杯子喝了几口,严肃的道:

  “我要围绕大同世界,构建一套全新的思想体系。”

  即便已经想到他的新思想不简单,可方孝孺震惊不已:

  “等等……大同世界?你真的以为它能实现?”

  之前他还在朝鲜国的时候,陈景恪几次写信询问他对大同世界的看法。

  当时他随口评论了几句,直言这是儒家幻想出来的理想世界。

  和佛教的净土世界没有区别,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儒家自己都只提三代之治,从不提大同世界。

  他以为陈景恪就是随便问问,所以并未放在心上。

  今日才知道,对方竟然要围绕大同世界做文章。

  太不可思议了。

  陈景恪知道他为何会有这样的疑问,就说道:

  “我并不觉得大同世界能实现。”

  方孝孺问道:“那为何还要围绕它来搭建思想体系?”

  陈景恪解释道:“我的目的是树立一个标准,告诉世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世人只要向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了。”

  “而有了目标,就能减少很多弊政的出现。”

  “最重要的是,我要用大同世界,彻底摆脱儒家敬天法祖的思想。”

  儒家推崇三代之治。

  三代就是夏商周,是过去的朝代,儒家推崇它们,就注定了保守。

  而大同世界是未来,以它为目标,大家就会变得开放。

  以后谁再想搞变法,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而是先考虑是否符合大同思想的要求。

  如果施行新政,离大同世界更远了,大家就会反对。

  如果离大同世界更近,大家就会支持。

  闻听此言,方孝孺不禁再次感到震惊,没想到他竟然能想到这一层。

  大同世界也是儒家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5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