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470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剩下的顽固派,已经无法阻挡大势。

  不过,分拆土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即便上下一心都需要至少半年时间,更何况还有人抵制拖后腿。

  朱元璋的计划是,明年征收夏税的时候,完成此项任务。

  “嘿嘿……明年夏税开征还未完成分拆的,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阶梯性收税。”

  “这么一想,咱反倒希望他们不要分拆了。”

  对于他的恶趣味,大家就当没看到。

  都忙得团团转,谁有空陪他闹啊。

  陈景恪自己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除了参与各种政策的制定,他还要重新梳理自己的改革计划。

  上辈子他只是个普通医生,穿越后靠着超前的知识勉强站稳了脚跟。

  然后通过恶补知识,总算是勉强能应付当前的各种事务了。

  但对于如何打造一个时代,他依然没有成熟的想法。

  最开始他以为,进行制度变革,发展生产力、建工厂、搞工业化就能成功。

  随着对政治的了解越来越深,他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

  构建新时代,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然后他就迷茫了。

  他知道自己的变革有问题,却不知道问题在哪。

  直到司法独立失败,才让他陡然明白过来。

  他的变革缺了最重要的东西,思想。

  为什么司法独立会失败?

  因为当前的道德标准是儒家思想确立的,而律法又是根据道德标准来制定的。

  说白了,此时国家运转的底层逻辑,是儒家思想提供的。

  不改变这一点,司法就永远无法独立。

  至于用工业化倒逼儒家变革,这个计划也很难实现。

  工业化不是建工厂那么简单。

  前世直到二十一世纪,依然有很多国家,停留在工业化的门槛之外,就是最好的证明。

  工业化,需要相应的思想做指引才能完成。

  如果将工业化比作是一台电脑,工厂是电脑的硬件,思想就是软件。

  没有思想的工业化,就像是没有软件的电脑,就是一块电子垃圾。

  指望一块电子垃圾倒逼儒家进步,多少有点缘木求鱼的感觉了。

  同理,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一个伟大的思想做动力驱动。

  否则,往往会人亡政息。

  只有用思想武装起来的集团,才能自发运转,不因人而变。

  也只有伟大的思想,才能构建出一个伟大的帝国。

  否则,他所谓的帝国时代,永远都无法实现。

  最多重走一遍英国的殖民道路。

  明白了这一点,他终于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了。

  不,准确的说,他终于摸到了门槛。

  可门后的道路是什么样子的,又该如何走,暂时还没有头绪。

  说的直白点,他不知道那个伟大的思想该如何构建。

  现在他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

  太阳的思想自然伟大,可不适应这个时代。

  直接照搬,后果是毁灭性的。

  要构建符合时代的伟大思想,就必须先了解这个时代。

  同时还要专研诸子百家的思想,以求从中汲取到养分。

  不过他有个别人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作为穿越者,他能跳出时代看问题。

  更何况,他脑海里已经有一个伟大思想做参考。

  更容易找到适合的道路。

  但也只是相对其他人来说更容易,真正想要做到这一步,非常难。

  除此之外,李善长也经常来找他讨论‘法治’。

  自从听到法治这个概念,李善长就好像是看到了一扇新的大门,每天都有无数的新想法冒出。

  在他看来,最能理解自己想法的,自然就是陈景恪。

  所以,每当有了新的灵感,都会找他来讨论。

  陈景恪也乐于见到这种情况,让他自己完善法治思想,是很难的。

  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那个时间。

  李善长是这个时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他能根据法家思想,完善法治概念。

  那可就太好了。

  为什么一定要用法家思想,来完善法治概念呢?

  很简单,尊古习俗。

  凭空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难被人接受的。

  在前人的思想上推陈出新,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至于李善长热衷此事的原因,自然和三不朽有关。

  立功立德立言。

  立功他做到了,大明开国第一功勋。

  立德……他有自知之明,这辈子和德是沾不上边了。

  那就只剩下立言了。

  以前他没那个机会,虽然对法家思想研究很深,可并没有能推陈出新。

  陈景恪的一句‘法治’点醒了他。

  不需要全面解析法家思想,只要针对某一个方面进行突破,也是一样的。

  根据‘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发展出法治思想,和儒家的人治相对立。

  然后用‘法治’思想武装司法系统,让整个司法系统变成自己的门徒。

  不就完成立言了吗?

  当然,他很清楚自己占了陈景恪的便宜,一开始还不好意思这么做。

  陈景恪就通过马皇后,向他转达了自己的意思。

  法治思想虽然是我提出的,但思想不受限制,谁都有权力去完善。

  只要承认我是这个概念的创立者就行。

  言外之意就是,我是创立者,你是完善者。

  李善长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对于陈景恪的气量,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找陈景恪讨论灵感,也不全是为了交流。

  还有个原因,就是增加陈景恪的参与度。

  这样他就可以对外说,这新思想是我们两人一起完善的。

  陈景恪有那个肚量,我也不能当小人。

  这就是他的想法。

  对于陈景恪来说,和李善长交流,也大大增长了他对法家思想的了解。

  对于他构建心目中的‘伟大思想’,有着极大的帮助。

  就在陈景恪忙碌的时候,边关又一个情报传来。

  晋王和燕王即将凯旋,大约在八月份到达洛阳。

  为了迎接两个儿子归来,也为了彰显大明的武德充沛,朱元璋命令礼部制定了高规格的迎接仪式。

  非但如此,他还命人翻修了洛阳宫。

  才刚刚入住没几年的新宫殿群,竟然就要翻修,自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但老朱一意孤行,必须翻修。

  咱平日里那么节俭,偶尔奢侈一把怎么了?

  就连马皇后都出面,说满足一下皇帝这个小要求吧。

  群臣这才不情不愿的同意。

  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他翻修洛阳宫的真正目的,是为朱标登基做准备。

  就在群臣为两位亲王凯旋做准备的时候,周王朱橚低调的进入了洛阳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4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0/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