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437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有些支持,认为佛道不事生产,还欺骗人,就该被收拾。

  佛道两家则是惊恐万分。

  洛阳周边的佛寺和道观最先得到消息,一边派人去通知其他各派的话事人,一边去朝堂打听情况。

  当确定了此事,并得知皇帝派出锦衣卫彻查佛道两家,所有人都觉得犹如五雷轰顶。

  两家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纷纷出动托关系,想要化解这一场劫难。

  作为新上任的宗教司话事人,陈景恪自然成了头号游说目标。



第297章 继续无题

  看着桌子上的一大堆拜帖,陈景恪毫不意外。

  这些拜帖有高僧大德的,有社会名流的,也有官僚权贵的。

  他统统回绝了。

  不用问就知道,这些人都是佛道两家请来的说客。

  现在就是熬鹰,把鹰熬服之前,所有的交谈都是无用功。

  而且见面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既然还愿意见面,还愿意谈,就说明朝廷不准备把事情做绝。

  这不利于打压两家。

  所以,现在就是要拒绝一切会面,不给他们任何有用的信息,让他们摸不准朝廷的打算。

  在回绝了所有的拜访之后,他就告诉家里人。

  不要随意出门,不要随意与任何人交谈,所有的食物全都要检查过才能吃。

  目的是防止两家狗急跳墙,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多防着点总是没错的。

  得知他要帮朝廷对付佛道,家里人自然非常担心。

  福清自从上次生孩子的事情,就喜欢上了敬香礼佛,还相当虔诚。

  不过她头脑还算清醒,知道这关乎朝廷大计,并没有说什么。

  冯氏则有些藏不住话,问他能不能将此事推掉,不要惹的神佛不开心。

  还不等陈景恪说话,陈远就训斥道:“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个啥。”

  “景恪是应命贤臣,是奉天命来辅佐明君的,怕什么。”

  冯氏立即就调转了矛头,和陈远吵了起来。

  家里面的事情就这么处理好了,陈景恪可以放下心去处理佛道两家的事情。

  蒋瓛的动作很快,直接派锦衣卫四下出动拿人。

  啥,你问证据?

  皇权特许,无需……呸,不是,到了诏狱证据自然就有了。

  而且他看似凶狠,实则一直掌握着分寸。

  对于那些小庙观出手非常凶狠,有证据要抓,没证据制造证据也要抓。

  对于那些主流大派的庙观,比如五台山、少林寺、武当、龙虎山这种,则掌握证据之后才会抓。

  大家只以为他欺软怕硬,忌惮那些宗教大派。

  实则不然,他真正在意的是陈景恪给他说的标准。

  除其枝叶,伤其主干。

  他的理解是,将那些小流派、分支什么的全都清除掉。

  那几个主流教派,则狠狠的敲打一下。

  这其实也是陈景恪对蒋瓛最满意的地方。

  论能力,他远不如前任毛骧,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上面不让做的事情,一概不碰。上面让做的事情,不择手段去做。

  或许他是吸取了前任的教训,想要做个听话的鹰犬,换取善始善终。

  就比如这一次,他完全照着陈景恪的标准去做,手段堪称疯狂。

  在他的打击下,短时间内全国的宗教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大批的庙观被取消,僧侣道士要么下狱,要么被勒令还俗。

  至于民间的一些小庙,除了国家允许的城隍土地山神庙之外,一律捣毁。

  佛道两家的主要流派的庙观,也被严密监管审查。

  对僧侣道士挨个进行审查,没有度牒的一律抓走,有度牒身份不清楚的抓走,有黑底子的更不用提。

  至于私下购买土地田产、放高利贷等等行为,只要被查到就必抓。

  尤其是和尚庙,更是重点关注对象。

  原因很简单,道教讲究清静无为,对传教什么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兴趣。

  对信徒的态度也是,你爱信不信。

  所以在规模上远不如佛教,藏污纳垢的事情相对较少。

  佛教讲究入世渡人,偷摸修建了不少寺庙。

  他们的教义还搞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包庇了不少违法犯罪之人。

  以前朝廷不管,地方官吏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锦衣卫出动,可没那么简单了。

  全部查、抓。

  也有地方官吏想要包庇他们,毕竟宗教肆意扩张,要说没有地方官的纵容是不可能的。

  现在出事儿了,他们自然不敢不管。

  然后他们就求锤得锤,全家都去了锦衣卫的诏狱。

  而且,向来看锦衣卫不爽的文官系统,这次也没有出面保人。

  这关乎道统之争,打击宗教是符合文官系统的利益诉求的。

  谁参与进去被打了,那就是活该,没人会去保。

  佛道两教也没有坐以待毙,各家一边自查将腐烂的部位割掉,一边派出话事人前往洛阳寻找办法。

  然而有能力管这个事儿的,他们一个都见不到,能见到的都表示无能为力。

  就在他们商量对策的时候,锦衣卫登门,下达了禁足令。

  将所有人都集中在了一个庙观里看管,允许他们和外界互通消息,但不许踏出半步。

  这一下两家彻底麻了。

  就在朝廷打压宗教的时候,朱棡和朱棣兄弟俩也按照计划出兵。

  -----------------

  时间线往回拉,朝廷改变作战计划,自然要提前通知两个统帅。

  本来说好的两路大军出击,是可以相互配合的。

  现在一路不去了,必须通知另一路。

  否则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对面集中优势兵力给灭掉。

  朱标亲自写信给两个弟弟,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朱棣接到信之后大喜:“哈哈,我还怕抢了三哥的功劳他会生气,现在好了。”

  姚广孝看过信之后,却面色严肃的道:“大王也该为自己考虑了。”

  朱棣不解的道:“三哥经略西域,打北元的功绩就是我一个人的了,这还有什么考虑的?”

  姚广孝很是无奈,这位燕王满脑子都是打仗,就没有别的。

  没办法,作为谋士,他只能多操心。

  但反过来说,他愿意跟着朱棣,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在这样的君王手下,自己才可以尽展所长。

  “晋王希望将自己的封国放在碎叶川,他经略西域,既是为大明战,也是为自己的封国而战。”

  “大王你可有考虑过自己?你准备将封国放在哪里?总不能放在草原上吧?”

  朱棣毫不在意的道:“嗐,我还以为你说什么事情呢。封国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爹还能亏待我不成。”

  “到时候天下之大,还不是任我挑选。”

  姚广孝是真有些头疼了,这位主是真‘单纯’啊。

  “话虽如此,然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提前做准备,能节省很多时间。”

  朱棣摸了摸下巴,狐疑的道:“不对不对,大和尚你不正常。”

  姚广孝问道:“贫僧哪里不正常了?”

  朱棣说道:“以前你从来不提此事,怎么最近总是将封地的事情挂在嘴边?”

  “我想想,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不正常的……”

  “年后……看了洛阳传回的信……那封信有什么奇怪的……”

  “我明白了,你是看了远洋使节团带回的信息,才变得不正常的。”

  说到这里,他得意的道:“你不会是看上哪块地了吧?”

  姚广孝很是欣慰,这位只是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脑子是没有问题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4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7/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