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430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而且还无法理解。

  因为陈景恪主张废除匠籍,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允许百姓在一定范围内流动。

  完全是和法家思想背道而驰的。

  既然你要给百姓松绑,又为何要复兴法家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喜欢儒家,就要把法家搞出来打擂台?

  现在他终于了解了。

  一家独大之后,儒家就会慢慢的神圣化。

  而神圣化之后的儒家思想,会让华夏文明变得狭隘,失去多元化和强大的包容性。

  法家思想并不完美,可他自身也是有优点的。

  最关键的,还是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儒家独大,保持华夏文明的多元化。

  想通了这一切,朱标看向陈景恪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竟然为华夏文明做了这么多。

  就算被人误会,也从来不争辩不解释,做成了也不声张不表功。

  真君子也。

  陈景恪自己也被自己说的热血沸腾,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见三人都沉浸在激动情绪之中,就决定浇点水给他们冷静一下:

  “起源文明确实具有种种优势,但也有一个极大的缺点。”

  “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喜欢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

  朱雄英脱口而出道:“所以年轻的秦国变法得以保存,历史更悠久的其余诸国变法总是失败。”

  “次生文明虽然较为浅薄,却也少了传统力量的掣肘,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一旦将来局势有变,次生文明很可能会后来者居上超越我们。”

  “如果我们不想变成被灭掉的六国,就必须学习秦国,主动拥抱新思想。”

  陈景恪颔首道:“是的,战争最能刺激技术进步。”

  “外面的世界竞争非常惨烈,输了就是亡国灭种。”

  “为了活下去,为了战胜对手,他们会绞尽脑汁的去改良战争技术。”

  “中原的竞争相对要缓和的多,输了最多就是臣服,文化制度都能得以保存下来。”

  “抓住合适的机会,就能再次复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危机意识就比外面的人要弱。”

  “缺少危机感,再加上传统力量过于强大,导致我们不太重视技术的发展。”

  “此消彼长,总有一天外面世界的生产力会超越我们,然后来侵略我们。”

  “到那个时候,输了可就不是暂时臣服那么简单了,而是真正的亡国灭种。”

  朱元璋和朱标的表情都沉重了不少。

  朱雄英则毫不畏惧的道:“那就让我们来碰撞一下,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陈景恪眼睛里浮现一抹笑意,相对保守的朱元璋和朱标感受到威胁,就会去谋求改变。

  朱雄英就更不用说了,这小子现在就和打了鸡血一样。

  完全不用担心他会止步不前,反而要担心他太过于激进。

  “还有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次生文明也是有机会拥有起源文明相同特质的。”

  “罗马是多个文明交汇产生,他们吸收了这些文明的优点。”

  “又经过千年的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他们是最有机会同时具备厚重、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明。”

  “但是可惜,在关键时刻他们选择皈依基督教,连带的整个西方都陷入了宗教统治。”

  听到这里,朱元璋三人非但没有觉得可惜,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嘿,皈依宗教的好啊,这样我华夏依然是独一无二的。

  陈景恪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否则肯定会很无语。

  将宗教的大体情况介绍一遍之后,他终于将话题拉回到了最初:

  “现在西方世界的格局就是,伊教占据西域,基教统治极西诸国。”

  “两个宗教为了利益,为了信仰,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双方一直在想办法武装自己。”

  “从武器装备到思想都是如此。”

  “经过数百年的武装,现在两个宗教的思想非常的极端,也极具蛊惑性。”

  “如果我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与他们接触,恐怕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加入这场大世之争前,我们必须先在思想上武装好自己。”

  和大家闲聊几句

  这本书写的很痛苦,真的。

  能看到这里的书友,应该能理解原因。

  不过所幸,有大家的支持,成绩还算可以,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写下去。

  我也不是不想加更,是真的做不到。

  每一个观点,都要反复斟酌,翻阅资料做对比。

  然后判断是否可以写。

  越是重要的观点,我就越不敢掉以轻心,连夹杂私货都不敢做。

  就怕我的私货太片面,影响到大家。

  吐槽也都是放在无关紧要的地方。

  而且书里的大多数观点,其实并不是我自己的私货,而是专业学者的研究结论。

  我只是将他们的结论总结一下,简单的给大家做个介绍。

  历史本身就充满了迷雾,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解读。

  我们自然也有自己的倾向。

  哪个学者的观点更符合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我们就比较相信哪一个,然后反对另外一个。

  但冷静下来想想,我们支持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我们反对的解读,就一定是错误的吗?

  不一定。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我有我的倾向,但也允许你有你的观点。

  不同的观点相互印证,有时候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这本书里,我采用的观点大多有两个标准。

  第一自然是以官方为准。

  还是那句话,如果官方的标准都不可信,那其他观点岂不是更不可信?

  在足以推翻官方标准的证据出现之前,我们还是尽量以官方为准。

  否则这书就没法写了。

  第二,很多事情官方也没有定论,我一般会采用比较主流的观点。

  毕竟是写小说,总要有个观点。如果所有观点都采纳,那这书就没法写了。

  所以,大家看到某观点不符合自己的认知,还请多多包涵。

  讨论的时候,也请大家尽量保持冷静。

  咱们只讨论事情本身,不讨论别的,尽量不要上情绪。

  -----------------

  说起上情绪这件事情,我吐槽几句。

  西方二极管思维对我们的影响太深了。

  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比较极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网络上的争执,十有八九就是这么来的。

  这不怪我们,因为我们也是受害者。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网上的殖人经常会说,你国的这是学习外国的,你国的那也是学习外国的。

  任谁看了都会血压升高,然后去反驳。

  然后下意识的认为,学习别人的优点是可耻的。

  如果我们不学习别人,又怎么会被人家从这个角度攻击?

  而这,恰恰是西方希望看到的。

  他们就是希望我们变得和他们一样狭隘。

  将我们拉低到和他们一样的高度,然后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击败我们。

  碰到这种人,大家不应该生气,而是反过来嘲讽他们:

  对啊,我们就是从那边学来的,然后用这些优点去击败你们的爹。

  诶,你气不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4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0/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