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朱雄英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分别参拜了朱元璋和朱标。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步骤,就是参拜三公(丞相)。

  只不过朱元璋加强皇权,丞相被废除了,参拜三公也一应取消。

  参拜的过程也非常繁琐,这里就不一一细表。

  参拜结束,就是接受册封的诏书、玺印、服饰等物。

  这一步结束,就意味着他正式成为太孙。

  接着就是他接受百官朝贺。

  先是在京的诸王朝贺,即便是朱元璋的儿子也不能例外,照样要过来参拜。

  诸王之后就是文武百官,再然后是朝廷内外命妇……

  陈景恪就是个芝麻官,没资格参与进来,不过这么隆重的庆典怎能不参加。

  就特意向朱元璋讨了一个礼官的身份,穿着礼服站在人群里凑人数。

  好赖也算是参与了。

  一番折腾,仪式终于结束,接着就是赐宴。

  陈景恪混了一点吃食,觉得没意思就离开了。

  走在路上他忍不住心生感慨。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在皇宫站稳了脚跟。

  朱雄英获封,大本堂开课,意味着他的生活也即将进入新的篇章。



第35章 大本堂开课

  这天陈景恪起的格外的早,比往日里还要早上一些时间。

  围着院子跑了不到一圈,朱元璋和朱雄英也相继到来。

  简单的行礼之后,三人一起跑了几圈,然后打了一遍太极拳。

  早在十来天前,朱元璋就加入了他们,只要无事就跟着锻炼身体。

  一开始陈景恪还很拘束,时间长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老朱这个人,不发怒的时候还是很好说话的,也没有什么架子。

  当然,他对你和蔼,不代表你可以蹬鼻子上脸。

  君臣之礼绝不可废。

  陈景恪始终遵守礼仪,从不逾矩。

  练完功,三人皆浑身冒汗,休息一会儿就开始用膳。

  早饭一如既往的简单,包子、白粥加一碟咸菜。

  “今日是大本堂第一天开课,景恪你也去吧,认识一下先生们。”

  陈景恪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去:“是,臣会随太孙一起过去。”

  之前他还有些担心,自己想去就去,不想去不去,会不会惹恼先生。

  有了叶兑这个主讲的关系在,这重隐忧也消失了。

  朱元璋没有再说话,默默地将食物吃完,就起身离开。

  这是他的习惯,锻炼结束吃完饭,就去上早朝。

  陈景恪和朱雄英将剩下的饭吃完,收拾了一下就前往大善殿。

  今日是大本堂重开的第一天,出于礼节他们也要早到。

  穿过走廊来到大善殿,刚靠近大本堂,就听有人在远处喊道:

  “雄英。”

  朱雄英高兴的道:“十二叔,我就知道你会早早过来。”

  来人陈景恪也认识,正是朱元璋第十二子朱柏,今年才十一岁。

  “参见湘王。”

  朱柏对他很是客气:“陈郎中免礼。”

  然后对朱雄英道:“哈哈,咱们想到一块去了,我也猜到你会先到。”

  “昨天册封大典,你真是太威风了,哈哈。”

  朱雄英嘿嘿一笑道:“是吧,我也这么觉得。”

  朱柏凑近道:“以后我遇到麻烦了,你可不能不帮忙。”

  朱雄英一拍胸脯:“十二叔你放心,一切有我在。”

  “那我就放心了。”

  陈景恪陪在一边,默默不语。

  他对朱元璋的儿子们了解不多,也就那几个年龄比较大的了解多一点。

  对朱柏这个人,还是穿越后才知道的,所以并不了解他前世做过什么。

  通过仅有的几次接触,他发现这个人很爽朗,也没有什么架子。

  朱雄英也经常提到他,虽然年龄差了三岁,还差着辈分,私下却是意气相投的好朋友。

  在陈景恪出现之前,两人玩的算是最好的。

  在大本堂门口等了一会儿,其余人陆续赶到。

  乌泱泱五六个,大的十四五岁,小的才五六岁,皆是身着锦缎的大明诸皇子。

  见到朱雄英,众人哗啦上来行礼。

  “参见太孙。”

  朱雄英脸上带着三分笑意,一一打招呼:“八叔、十叔、十一叔……”

  陈景恪只是行了一礼,就继续默默的跟在后面,打量着几位皇子。

  这些人大多数他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性格如何。

  不过无所谓,有朱雄英和叶兑在,也不怕受气。

  这些人里面有两个给他留下的印象比较深。

  一个是皇十一子蜀王朱椿,才只有十一岁,却文质彬彬,气度雍容高雅。

  一个是皇十三子豫王朱桂,方才八岁,却满脸怒气。

  给朱雄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好端端的开什么大本堂,害我睡不成懒觉。”

  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对朱雄英的指责之意谁都能听得出来。

  年长一些的皇子都眉头皱起,脚步轻挪远离了他几分。

  年幼的还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傻呵呵的站在那里,甚至心里还觉得他说的对。

  和朱雄英关系最好的朱柏,脸上带着怒意,呵斥道:

  “闭嘴,太孙乃是君,不敬尊长休怪我惩罚你。”

  朱桂满脸不服,但似乎有些怕这个兄长,嘴里嘀咕几句就不敢说话了。

  陈景恪暗自摇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这人不经历一场大变,将来大概率是个祸害。

  以后要远离。

  有了朱柏站出来,再无人敢不敬。

  毕竟生在皇家,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到阶级差异。

  以前朱雄英只是他们的晚辈,现在不一样了。

  天地君亲师,先君臣后叔侄,敢对他不敬少不了一顿惩处。

  很快又有几人到来,大的十八九岁,小的也有十一二岁。

  穿的都是华服锦袍,皆公卿子弟。

  这些人里陈景恪一个都不认识,不过等这些人自我介绍过后,他的目光就放在了两个人身上。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徐增寿。

  徐达的儿子,靖难功臣。

  徐家一门两公爵,其中一个公爵之位就是他挣来的。

  另一个就更有名了,大明第一代‘战神’李景隆。

  此时他有十八九岁年纪,看起来器宇轩昂,走路虎虎生风,一看就是一员大将。

  然而陈景恪却知道,这位还不如赵括马谡。

  赵括马谡是第一次独立领兵没经验,输了还情有可原。

  李景隆是打了好几年仗,一点长进都没有,葬送了朱允炆几十万大军。

  他败真不是因为对手太强,完全是自己太蠢。

  要知道朱棣发动靖难,足足用了四年时间才打到南京。

  期间李景隆换了好几个对手,不论和谁打都是输。

  第一草包名副其实。

  真就白长了这一副好皮囊。

  陈景恪一直很低调,始终站在朱雄英身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