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231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为了早点回家,甚至主动监督周围的同袍。

  从被动变成主动,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没多久,大部分人都熟练的掌握了防疫手册的内容。

  很多人已经可以用手册上的知识,来反驳那些反对剃发的人了。

  而方孝孺和朱橚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一是黄河河堤顺利修好,已经开始放水。

  白英正用逐渐增加水量的方法,来检验河堤的质量。

  同时也在用束水攻沙之法,进一步冲刷新河道。

  二是剃发的役夫也已经安抚好了,而且更多的人加入了剃发行列。

  原因很简单,周王朱橚顶着一头短发出现,就是最好的表率。

  连皇帝的亲儿子都剃发了,而且还是封地在开封的周王,大家顿时就没了后顾之忧。

  三是按照计划,方孝孺每隔几天就写一篇文章,有时候是攻击礼法的,有时候是学术变迁史。

  有时候是一片讽刺性文章,比如《蚊对》。

  借物喻人,讽刺了某些人高高在上,剥削百姓。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某些人很自觉的对号入座,气的原地升天。

  现在那群儒生,已经顾不上什么短发不短发了,正全力围剿方孝孺。

  从他的作品到人品,进行了全方位否定。

  一时间方孝孺可谓是臭名远扬。

  但他根本就不在乎,随便骂,我要是生气算你们赢。

  之前他准备效仿第欧根尼,走自己的路,随便别人怎么说去吧。

  但现在他发现,还是骂人涨‘粉’快啊。

  已经有不少人写信,和他探讨学术。

  很多人虽然不敢明言,却已经透露出对他文章的认同。

  而且他还骂出经验来了。

  不能单纯的骂,要夹杂一些正儿八经的学问和观点。

  也不能骂的太直白,大家都是体面人。

  和泼妇骂街一样,总归是不美的。

  他发现借物喻人、指桑骂槐的招术特别好使,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后面又写出了《鼻对》、《鼠说》等讽刺文章。

  还借着这个机会,将唯物观和唯心观的概念给讲了出去。

  这两个概念一出,让他彻底成为了某些人口中的叛徒。

  就连许多原本作壁上观的大儒,都忍不住下场进行讨论。

  有认为荒谬的,也有认为这种方法颇有可取之处。

  就在这种争议和讨论中,方孝孺的学问为越来越多人熟知。

  认可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在学术圈拥有了一席之地。

  朱橚那边的工作,就没那么顺利了。

  毕竟只是一个藩王,还不是塞王这种实权藩王,朱橚的话语权并不是特别强。

  河南的官吏确实不敢招惹他,但阳奉阴违还是能做到的。

  你想推广防疫手册,我们不阻拦。

  但想让我们帮忙推广,门都没有。

  面对这种局面,朱橚还真有些没办法。

  陈景恪就写信告诉他,不要着急,只要能护住剃发的百姓就足够了。

  至于推广短发的事情,主要还是看洛阳的二十万军卒。

  -----------------

  二十万短发男在工地干活,带给人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里工作的文官,彻底沉默了,在没有一个人敢公开反对剃发的。

  很多工匠也心动了,想着是不是也剃掉?

  不过他们也只敢想一想。

  这些工匠都是匠籍,在这个时代约等于奴隶。

  上面的官吏不发话,谁要是敢将头发剃了,后果会很严重。

  要说模仿最快的,还是商人。

  他们肯定不会给自己剃短发,但会要求自己的奴仆伙计剃发。

  理由都是现成的,防疫健康卫生。

  很快就进入到了十二月,天气越来越寒冷,晚上外面的温度已经到了零下。

  新都建设的进度,也被迫放慢。

  就在这时,朱标突然下达了一条命令:

  “留下一支人看守新都,其余人全部放假,上元节过后重新开工。”



第184章 定黄

  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放假了?还一放就是一个月。

  新都的工期本就挺赶的,后面每个月都有两万人轮休。

  现在再集体放假一个月,别说两年完工,三年能不能修好都不好说了。

  面对疑问,朱标给出了解释:

  “冬日寒冷,施工速度本就缓慢。若再赶上降雪,就要彻底停工。”

  “几十万人在这里无所事事,很容易生出事端,不如放假回家。”

  “这次集体放假,以后的轮休取消。”

  “诸位可以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是以后轮休,还是集体回家过新年。”

  结果自然是毫无疑问,回家过年。

  中国人对年是非常重视的,但凡有选择,都会回家过年。

  官吏们见此也只能同意放假一个月。

  离家近、交通方便的,可以回家过年。

  离的远交通也不便的,可以留下看守工地。

  凡是看守工地的,朝廷发放一份过年补贴。

  消息一出,整个工地都陷入了一片欢腾。

  陈景恪却知道,朱标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在帮他推广剃发。

  朱橚那边进展缓慢,眼看在地方上的推广陷入困境。

  而洛阳这边,二十万军卒已经全部剃发,且接受了一个多月的防疫培训。

  已经娴熟掌握了防疫手册上的内容。

  此时给他们放假,就是让他们给家里人传授防疫知识。

  平时民间交流也很少的。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句谚语就是这么来的。

  但节日例外,尤其是过年这样的重大节日。

  百姓普遍会去集市售卖自己的商品,然后购买年货准备过年。

  哪怕是再穷,也会给家里添一点喜庆。

  说的心酸点,过年的时候,杨白劳还会给喜儿买一根新头绳呢。

  集市就是一个促进交流的场所。

  到时候这些剃了发的军户们,一起出现在集市上,将会给地方带去无与伦比的冲击力。

  官僚士绅们将再也无法阻止,剃发思想进入民间。

  不过这种事情全靠自觉可不行,最好让他们以任务的形式去完成。

  否则就浪费了朱标帮忙争取的机会。

  于是陈景恪又把将领们,召集到一起:

  “告诉将士们,回家之后一定要将防疫知识告诉家里人。”

  “明年复工之后,我会派人随机抽查。”

  “如果查到哪一家不知道,会有相应的处罚。”

  “如果有条件,我希望你们能组织人,在当地集市上宣传一下防疫和剃发……”

  最后一句话才出口,陈景恪就知道多余这么一说。

  以这些将领的风格,肯定会强制摊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2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