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一旦局势有变,想想都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不让朱允炆当太孙,传位给儿子呢?

  给谁?

  朱樉?拉倒吧,老朱又没疯。

  朱棡?他确实有才,可性格太傲不适合当皇帝。

  虽然经过朱标劝说有所收敛,但骨子里的傲气,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的。

  朱棣?确实还不错,可朱樉和朱棡都不服他。

  尤其是朱棡,估计秒秒钟就能造反。

  别的儿子?

  别闹了,除了他们仨,选谁这仨货都会造反。

  只有选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其他人才不会说什么。

  更何况,当时朱允炆表现的确实很优秀。

  但朱允炆当太孙的坏处就是,之前通过联姻建立的关系网,就成了隐患。

  怎么办?

  只能一个个清理掉。

  优先清理和藩王有联姻的大将。

  反而是没有联姻关系,平时又比较低调的,保住了一命。

  只是老朱又一次失算了。

  他帮朱允炆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可架不住这孙子不当人啊。

  他用命告诉了世人,飞龙骑脸是怎么输的。

  一番骚操作,将皇位送给了朱老四。

  不过不管咋说吧,最后皇位还是他老朱家的。

  就是可怜了那一帮子打天下的老臣。

  但反过来说,其实朱元璋也是希望,能和大家善始善终的。

  他也不愿意背上,‘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骂名。

  这一点,从他特意安排的,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就可以看出。

  然而,万事不由人。

  朱标的死,不但打乱了他的计划,也彻底将他推向了深渊。

  但这一世,嫡长孙朱雄英没死,马皇后也还活着。

  朱标……额,虽然身体出了点‘小’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可以放心大胆的布局。

  不用再担心前世碰到的难题。

  所以,他很希望蓝玉能有子嗣,对此事也非常上心。

  几次叮嘱陈景恪,一定要想办法帮帮永昌侯。

  “以蓝玉对子嗣的重视,若他真能生出儿子,必视你为大恩人。”

  陈景恪打趣的道:“他的大恩人应该是太孙才对,毕竟太孙可是用国运龙气,替他挡了天谴的。”

  提起那一番操作,朱雄英也很是得意。

  当时他并未多想,下意识就说出了那番话。

  现在想想,确实是神来之笔。

  看着得意洋洋的二人,朱元璋心中非常的欣慰。

  才这么大,就能联手将蓝玉这样的悍将,耍的团团转,大明后继有人啊。

  尤其是两人的关系,更是让他满意。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徐达和常遇春。

  徐达有帅才识进退,能明了自己的心意。

  很多时候俩人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这也是他最信任徐达的原因。

  这种信任包含两方面,一是忠心,二是能力。

  相信他不会背叛自己,更相信他出手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常遇春则是他最喜欢的部下。

  胸怀大志,性情直爽,不改初心。

  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往往会变的比较惜身。

  唯有常遇春,即便身居高位,依然每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而且也同样不争不抢,很少惹事。

  说起来,两人相识的过程也算是一件趣事。

  常遇春带着老婆、小舅子蓝玉来投,朱元璋一看这货拖家带口,就觉得他造反的态度不端正。

  造反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你应该将老婆和小舅子安排好再来。

  现在一看就知道,是为了混口饭吃才来的。

  再加上之前常遇春是当土匪的,就更看不上了。

  这种人,俺老朱不要。

  常遇春也不是一般人,你不要都不行,我非跟着你不可。

  就死乞白赖的跟在朱元璋后面。

  老朱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狗皮膏药。

  撵又撵不走,说了也不听,杀了又怕乱了人心。

  那是真无奈。

  没多久朱元璋发动渡江战役,在攻打采石矶的时候,被守备森严的元军数次击退。

  这时常遇春驾驶一艘小船冲入敌阵,以一己之力站稳脚跟,为后续大军登陆创造了条件。

  老朱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顿时就知道自己看走眼了。

  于是常遇春成功入伙。

  而这一番误会,反而让两人的关系增进更快。

  只是可惜,物是人非啊。

  常遇春早早就病逝了。

  徐达不想参与朝争,选择外出带兵。

  本来李善长也算半个至交,也因为胡惟庸一事,变得离心离德。

  现在咱也是……

  哦,不对,咱还有皇后,所以咱不是孤家寡人。

  想起自己媳妇,朱元璋心里就乐呵起来。

  些许伤感,也瞬间消失。

  再看看陈景恪和朱雄英,只希望你们能始终如一,善始善终。

  不要学我们……

  不过,确实有点想念天德了啊。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想起一件事情,连忙问道:

  “景恪,军制改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需要一位大将坐镇京师才行,你觉得将天德调回来如何?”

  “军中将领都服他,且他本人又通政务,知道该怎么配合朝廷改革。”

  陈景恪心道,您老人家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啥。

  更何况,这么大的事情,您有必要问我一个小小的,太孙伴读的意见吗。

  不过朱元璋考虑的也确实有道理,虽然理论上军方更喜欢军功爵制,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么大的事情,还是稳妥着来比较好。

  徐达作为军方第一人,有他坐镇,可确保不会出问题。

  “陛下英明,臣也以为有魏国公在,可保万无一失。”

  “就是不知道,北平那边的情况如何,他能不能脱开身。”

  见他也支持,朱元璋非常的高兴,说道:

  “老四都跟着天德学习几年了,就是头猪,也该学会自己觅食了。”

  “咱这就下旨,让天德尽快回京。”

  ???

  陈景恪和朱雄英面面相觑,老朱不对劲儿啊。

  这么说自己儿子的吗?

  这时,朱元璋又说道:“景恪,让你猜对了,洛阳乡下的那些士绅宗族,对我们安置军户之举很是抵触。”

  “这才几天,私下就已经发生了好几次摩擦。”

  陈景恪叹道:“从唐朝开始,朝廷的势力就很难深入县以下区域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