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_分节阅读_第170节
小说作者:见月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6:07

  他恰好站了出来,还拿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是,他能出现在这里,就代表着皇帝已经同意。

  那他们又何必做那个恶人呢?

  顺水推舟,将这个没人敢碰的脏活累活,甩到他头上。

  失败了,责任是他白英的。

  成功了,功劳大家分。

  想通了这一切,他心中不禁苦笑。

  果然,能在位列中枢的大佬,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只有自己这个闯入者,还懵懵懂懂的。

  但……那又如何,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就算坠入地狱,也要让黄河回归故道,改变山东的困境。

  大殿,关于要不要迁都的争论,已经进入白热化。

  一直旁观的朱标,见实际差不多,终于站了出来。

  “诸位说中原贫瘠……却忘了秦汉隋唐,靠着中原的物产,就养活了数千万人。”

  “我知道你们想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中原确实不如往日。”

  “但莫要忘了,黄河回归故道,河南南部、山东大部、北平南部(包含今河北南部),都将重新富庶起来。”

  “淮水流域的情况也将得到改善,不但不用朝廷赈济,还能提供大量的赋税。”

  “如此一来,就可以减少对南方的粮草的需求,从而减轻南方百姓的压力。”

  “况且,黄河回归故道之后,也更加便于行船。”

  “漕运船只走大运河入黄河,转伊洛二水直达洛阳,也非常方便。”

  “在这种情况下,将新都放在洛阳,也并不会增大多少漕运压力。”

  “而将新都放在这里的好处,方才诸位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赘述。”

  “我要补充的是,洛阳当前的实际情况。”

  接着,他就将洛阳周边的详细数据,一一拿出来。

  从土地到人口到经济,再到交通……

  这都是他实地考察得来,可以说非常详尽。

  他没有提恢复隋唐运河的事情,现在提反而会增加群臣的担忧。

  等迁都完成,修改运河路线,就成了必然之事。

  “洛阳乃十三朝古都……从各个方面,都比应天更适合当大明都城。”

  “迁都,眼下来看确实有些劳民伤财。”

  “但从长远来看,却利大于弊。”

  “诸位皆朝中重臣,目光当放的长远一些,为将来计,为子孙计。”

  “莫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最后因小失大。”

  他这一席话可谓是一锤定音,确定了迁都大基调。

  纵使还有人心有不甘,也不敢在说什么。

  现在才洪武十七年,老朱威势正盛,大小事务一言可决。

  迁都的事情,连朱棣都能无视群臣自行决定,更何况是他。

  之所以把大家喊过来讨论,不过是为了统一思想。

  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营建新都也需要方方面面配合。

  统一了思想,才好办事。

  在朱元璋和朱标没有发话的时候,大家还能讨论一下,发表各自的意见。

  现在朱标亲自站出来表态,并且还很给面子的做了详细的讲解,就代表着讨论就此结束。

  迁都已成定局。

  接下来话题就变成了,由谁去营建新都。

  大家都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尤其是李善长,那叫一个尴尬。

  洪武二年,朝廷曾决定将都城放在凤阳。

  负责新都营建的就是李善长。

  然后在他的管理下,凤阳新都营建工作彻底变成了一个烂摊子。

  打着修皇城的幌子坑害百姓,贪污国家钱粮,压榨工匠……

  足足修了六年,凤阳皇城都没修建完成。

  洪武八年,不堪压榨的工匠开始罢工,朱元璋才知道事情已经烂到这个地步了。

  感觉事不可为,就下令停止修建凤阳皇城。

  就这么说吧,也就老朱念及李善长的功劳,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否则都不用等他牵扯进胡惟庸案,就凭这一件事情,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他有没有贪不重要,整个工程烂成这个样子,他这个总负责人难逃干系。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谁还敢接手这个活儿?

  其实朱元璋也不放心将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他们。

  除了因为上次的教训,还有一个根本原因。

  这次修建新都,他是准备动用军户的。

  这些人大多都经过军事训练,给一把武器就是军队。

  只有特别信任的人,才能担任这个职务。

  还有谁比太子朱标,更让他信任的吗?

  没了好吧。

  当年将凤阳皇城营建工作交给李善长,那是因为太子还年轻。

  现在朱标年龄够了,能力也毋庸置疑。

  交给他最合适不过。

  到时候咱坐镇应天,标儿坐镇洛阳,一南一北保准出不了事。

  而且皇位早晚是标儿的,由他亲自为自己营建一座新都,也有特殊意义。

  所以,朱元璋当即就宣布:“洛阳新都营建,由标儿亲自主持。”

  “咱决定,抽调二十万军户,参与新都营建。”

  听到前半句,群臣都如释负重。

  太子负责好啊,出了事儿也怪不到我头上。

  但听到后半句,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陛下,万万不可啊。”



第152章 两个亿啊两个亿

  陛下这尼玛是疯了吧?

  这是群臣听到朱元璋说,要用二十万军户修建新都时的第一想法。

  这么多人,造反都够了。

  二十万军户,可不是二十万军队。

  军户是按照一户人家来算的,就以一户五口人计算,就是百万人。

  其中大部分还都接受过军事训练。

  你当初造反的时候,实力都没这么强好吧。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有多危险。

  还让他们去做徭役修都城,这是逼着他们造反啊。

  别说是派太子过去主持工作,就算你亲自过去,都够呛能镇得住。

  这时候就算是最有私心的人,也是拼命的反对。

  这一刻,所有人奇迹般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众人的反应,朱元璋早就预料到了。

  他就是造反起家的,岂会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就是故意说出来吓唬一下众人而已。

  “众卿勿急,咱会在洛阳划出一部分荒地,租给他们耕种。”

  “等新都建成,这些土地就归他们所有。”

  “并将他们的军户籍,改成民籍,诸位以为此法是否可行?”

  众人顿时鸦雀无声。

  等等,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新都建成,就能脱离军户身份变成民籍,还在都城附近分配良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8页  当前第1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0/10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