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996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在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最激情的岁月,却陷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之中。

  天宝的前三年,给李白重大打击。使他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心灰意冷。

  李白虽号称“轻侠”,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

  但马上取功名不是儿戏。

  从李白天宝年间的一些诗歌之中,能看出战场上驰骋的李瑄,是李白梦中的自己。

  安禄山叛乱,马嵬驿政变,李瑄拜天策上将,册封太子、接受禅让,登基为帝……

  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李白无法去深想。

  有时候,李白也会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自问。

  他想“澄清天下,海县安定”的志向是不是异想天开?

  终与安社稷,功成五湖去。

  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

  想像谢安一样,高卧东山,鼎定乾坤。

  想像姜子牙、张良一样,受到君王的赏识,完成自己的远大抱负。

  或者,他想一步登天。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就是李白!

  等老迈多病的时候,李白才会更明悟一些。

  李瑄用高适、杜甫、王昌龄等,都是李白的好友,皆高官厚禄。

  但他们是李瑄在这二十年间,一步一步提拔上来的。

  李白浪漫飘逸,宁折不弯。许多时候,并不适合官场。

  特别是李隆基将李白“赐金放还”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敢用李白。

  在李白思虑之间,李瑄已经结束讲话。

  百姓们鼓掌欢喝,掌声如雷鸣,久久不落。

  随后,李瑄吩咐百姓们散去……

  人群逐渐散开的时候,一袭朴素衣着,衣带系得十分随意的李白完全映入李瑄眼帘。

  实际上,李瑄早就见到气质如鹤立鸡群的李白,但他能抑制住自己的心情,将自己的话一字一句说完。

  与李白相遇固然高兴,然李瑄谨记他的主要目的。

  “太白,好久不见!”

  李瑄一步一步来到李白面前,感慨万千地说道。

  他还以为自天宝二年曲江一别,就永远也无法再见。

  “拜见至尊……”

  李白回过神来,向李瑄拱手拜道。

  他虽然傲权贵,但他的思想贯彻的是“为人臣”和“位极人臣”,他对皇帝还是很尊敬的。

  已至乾元七载,世人皆承认李瑄这个皇帝。

  李白也认同。

  “太白请起!我来金陵,一是巡视百姓的生计;二是来看望故人。二十年未见,一直怀念太白你啊!”

  李瑄赶紧将李白扶起来,动情地说道。

  山河美景,千言万语,浓缩成四句诗歌,横绝时代。

  李白的雄奇飘逸和浪漫,就如他的诗歌一样,为世人所倾慕。

  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是千年难遇的天才,他的诗篇,可以让盛世变得更繁盛。

  千百年后,依旧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他是人,是人不免有缺点,总令人诟病。

  但他追求道家无为,从不标榜自己为圣人。

  他是谪仙人,诗歌如梦,无数人因为他的诗歌而年轻,因为他的诗歌而欢乐,因为他的诗歌而坚强乐观……

  “白能在老病之龄,看到天下的至尊,今生再无憾!”

  李瑄与李白之间,终究隔着一堵无形的墙,使李白无法再如以前一样开玩笑。

  随性如李白,也无法翻过这大山。

  李瑄的圣明,李白看在眼里。来回辗转多地,这几年变化太多太多。

  这是李瑄的功劳,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扶大厦将倾。

  “我也有遗憾啊!羡慕曾经太白与高适、杜甫一起,长途游览,冬猎青丘,我心驰神往,却不能至。太白未能应邀前往智慧宫,也是我的遗憾之一。”

  世事无法两全,李瑄再见老去的李白,感触颇多。

  “草民非做夫子的人选。”

  李白不是嫌弃智慧宫祭酒的职位,而是知道自己不能胜任。

  他以酒为伴,来去随心,恐误人子弟。

  治理天下的理想已经渐行渐远,李白只想在这太平盛世中,做最后的演绎。

  “一起回城,带我游览,再饮一杯。”

  李瑄不再纠结李白不应智慧宫祭酒之事,伸手拉着李白,请李白向他介绍最熟悉的金陵城……

第476章 过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

  嗜酒成性的李白,在花甲之年,依旧放纵。

  他的身体大不如前,来金陵以后,甚至无法再涉远路。

  这次出城随百姓迎接李瑄,他花费很大力气。

  他不是在迎接皇帝,而是迎接一个许久不见的朋友……

  在诸官吏的拥簇下,李瑄与李白一起入金陵城。

  没有去金陵县衙,而是在李白的小院落。

  几间间小屋,一棵梨树,墙角几株未开的木槿花。

  “转眼之间,太白已至花甲之年,我也快要不惑。太白近来身体如何?”

  在朴素的庭院之中,李瑄与李白在生着春芽的梨树下对坐。

  他已经注意到李白缓慢的步伐,不如以前一样意气风发。

  “日可斗酒,只是酒量下降,不得沉醉。”

  李白乐观地回答道。

  绝世天才和皇帝,在这个时代,并不匹配在一起。

  那惊艳时光的少年郎,成长为一名大诗人。

  假如有一天,他离开人间,只希望他的诗歌能流传下来。

  “酒是好东西,但过多伤身,还是要克制啊!”

  李瑄知道自己的劝说李白没用,但还是劝说一声。

  他自己能克制饮酒,但李白没有酒,还是李白吗?

  历史上,关于李白的死,有三种传说。

  每一种都与酒有关。

  最离奇的民间传说,是李白在乘舟喝酒的时候,看月亮照入水中,美轮美奂。他在醉酒之后,一时兴起,跳入河中捉月溺亡。

  “朋友都这么劝我,贺监八十岁时尚且金龟换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用贺知章的典故,并化用自己的诗回应李瑄。

  但他离不开酒了,对爱酒之人来说,喝酒喝死,亦是长醉。

  李瑄笑了笑,令韦应物将好酒取上来。

  宫庭玉液,闻之飘香。

  这是李瑄与李白第一次饮酒。

  浅尝辄止即可!

  李瑄与李白起初一起交谈故事,诗文篇章。

  李白那些走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多奇闻轶事。

  又向李瑄说起和孟浩然、王昌龄、杜甫等大诗人的性格。

  以前李白调侃王昌龄的相貌,调侃杜甫“借问别来太生瘦,总为从前作诗苦”。

  现在孟浩然走了,他们都逐渐老了,相隔太远,不能相见。

  李白没有像以前一样,现在只剩下缅怀。

  “太白,你觉得我这个皇帝如何?”

  一番忆古今后,李瑄笑问李白。

  “过古代君王矣……”

  李白只是简单地向李瑄回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9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6/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