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947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朕刚得到从长安传来的消息,灵武都督、太原都督将兵驰骋,可以确定回纥东部无援军支援回纥中部和西部。我们的敌人是以单于城为中心的回纥骑兵,在此情况下,数量不会太多……”

  李瑄将奏书交给将领们传看。

  顺利会师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如何去打战场战斗。

  是乘胜直捣黄龙?

  还是采用计谋?

  亦或者继续调遣兵马,用绝对的力量碾压回纥?

  “臣估计单于城已经大乱,兵无战心。我大军士气正盛,应北上单于城,一举定乾坤。”

  老当益壮的李朱师起身向李瑄拱手请命。

  眼看着陇右的青海军、柏海军立下灭吐蕃的丰功伟绩,相距不远的武威军、敦煌军非常羡慕。

  他们日思夜盼,终等到这一刻。

  以往陇右河西通常是并列,一起行动。

  所以武威军和敦煌军不想落后于人,誓要将回纥变成都护府。

  “禀至尊,已有回纥部落向西州投降。在关键时刻,回纥内部不团结,臣也认为是出击的时候。”

  郭虚己赞成李朱师的意见。

  他只是上将,而李朱师是大将,他比李朱师更渴望功绩。

  李瑄能体会将士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情。

  但他们的兵马是明的,一直在回纥探马的监视之内。

  在郁督军山下与回纥骑兵决一死战,大唐会胜,但损失必然不小。

  以更小的代价获取胜利,才是一贯策略。

  现在跟以前不同。

  都督府制度下的士卒生命都很值钱。

  每战死一个,抚恤会通过兵部发放到其家属的手中。

  “回至尊,移地健新掌权力,不会轻易妥协。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应当等我们的探子探明情况,现金龙司已派遣锦衣卫说服薛延陀人和葛逻禄人,他们是回纥的西部和西南屏障,他们本就摇摆不定,一旦他们投靠大唐,北庭军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回纥西面,翻越金山,直捣单于城、富贵城。”

  “白亭海的粮草、牛羊,足够七万大军食用一年,我们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向白亭海运输,因此不必太急。太原都督、灵武都督在东方已经对回纥形成威慑,即便他们短时间内无法行军至此,也可以凭借威势使回纥惶恐。”

  “除非回纥狗急跳墙,主动进攻。否则我军的优势会随着时间建立……”

  李瑄看了兵部尚书李泌一眼后,李泌会意,立刻起身建言,阻止与回纥硬碰硬。

  李泌信道,他擅长借力。

  回纥如今漏洞百出,大唐有多种方法胜利,没必要用最粗暴的一种。

  李泌唯一担心的是回纥不甘心坐以待毙,选择主动出击。

  这样大唐会有些麻烦。

  李泌不太了解移地健,不知道他有没有这种魄力。

  “臣赞同李尚书的建议。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若策反葛逻禄人和薛延陀人,我大唐将行上兵之计,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枢密使封常清选择赞同李泌的话。

  现在李朱师和郭虚己相当于封常清的麾下,他还不忘向李朱师和郭虚己安慰:“此战回纥必灭,立功不必急于一时。天子亲征,当行王道之师。”

  “臣等冲动,愿听从至尊决断。”

  李朱师和郭虚己意识到自己急功近利,立刻向李瑄拱手一拜。

  新军制已经规定,士卒只要出征,就有共同的奖赏。

  李瑄在《大唐月报》的《军魂》上,以“一战功成万骨枯”,来批评古往今来,只为自己升官发财,不为士卒性命考虑的将领,包括那些古代人尽皆知的名将。

  “集思广益,两位将军提出的策略,不失为一种选择。只是先试行最好的方法。”

  李瑄摆了摆手,让李朱师和郭虚己不必较真。

  每一次军事会议,都会有比较激进的将领。

  “回至尊,我军若在白亭海等待锦衣卫和探子的行动。还要以静制动,防备回纥主动出击,将所有危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李瑄在与众将商讨的时候,李泌看着地图,向李瑄提醒……

第451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

  “李尚书认为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亦或者回纥会有何行动?”

  李瑄向李泌询问道。

  回纥主动出击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李瑄也不太了解这个历史上的牟羽可汗。

  只知道此人野心勃勃。

  于局势不利的时候,选择主动出击,需要一定魄力。

  “回至尊,回纥西可入西域。然大唐有北庭都护府重兵把守,还有葛逻禄汗国这个附属,回纥骑兵翻越金山,长途跋涉攻击的可能性不大。”

  “回纥亦不可能避重就轻,进攻东面的灵武都督、太原都督。”

  “他们考虑到灵武重兵云集,可能会进攻居延海,以居延海至张掖的通道,进入张掖,攻击凉州城……”

  李泌将自己的推测告诉李瑄。

  这引来一部分将领的议论。

  在他们看来,大唐天军是征伐者,回纥主动出击可能性太小。

  军中上下都很看不起移地健这个回纥新可汗。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古往今来,双方差距过大的时候,将领们会选择出奇制胜。回纥受华夏文化的薰陶,不可能束手就缚。出奇制胜,或许成为其反败为胜的梦想。朕觉得李尚书的话需要重视。”

  “我们是王师,用百姓的赋税出征,继承百姓的希望与期盼。若让回纥骑兵杀入凉州。即便灭了回纥,也是朕,和在座诸位的耻辱。”

  李瑄很重视李岘的话,在将领们不以为然的时候,用威严的语气沉声道。

  骄兵必败,不能有任何轻视。

  这也是他御驾亲征的原因,不论什么时候,他都正视敌人的实力。

  将领们这才肃然。

  回纥如果有魄力,出奇制胜,符合逻辑。

  “启奏至尊,李尚书分析有理有据。居延海距离白亭海一千五百里,如果居延海遭受回纥骑兵突袭,居延海驻扎的五千兵马不一定能挡住。”

  枢密使封常清属于儒将。

  李泌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李瑄没有授予李泌大将军的军衔。

  很明显,李瑄将李泌当谋臣、文官看待,今后还会有重用。

  封常清的枢密使职位,是当前大唐武将体系的极限。与李泌没有什么冲突。

  他打心底认为李泌富有谋略,处事面面俱到。

  “枢密使认为该如何未雨绸缪?”

  在战术的布置上,李瑄征求封常清的意见。

  “快马传令居延海的兵马,不要出城与回纥兵马战斗。勾引回纥肆无忌惮南下……”

  “召凉州城、金城、敦煌、张掖、酒泉的步兵,于合黎山埋伏。”

  封常清想了一下张掖的地图,向李瑄回答道。

  须知,大唐此征草原,调集的是武威军和敦煌军的骑兵。

  还有大量的步兵,留守于河西走廊各地。

  一般情况下,步兵要被骑兵牵着鼻子走。

  但步兵一旦占据山河险要,就能凭借强弩对骑兵进行重创。

  合黎山南临张掖水,又名人祖山,涂山。是河西走廊张掖段的北山。

  而张掖水旁本有守捉城。但建康军建立以后,此守捉城就已经废弃。

  不过依旧有天城锁钥、要道咽喉之称。

  从张掖城顺着张掖水而上,到居延海的道路,被称为“居延古道”,自古有商人北上,与胡人进行互市交易。

  合黎山和张掖水的山河横亘,使道路狭小,适合设计埋伏。

  “朕同意枢密使的建议。如果是虚惊一场,不过是奖励士卒一些出兵的费用。和征伐草原的功绩相比微不足道。下令敦煌军、武威军中的步兵,提前在合黎山居延古道上驻扎。郭都督,你立刻返回合黎山,主持那里的兵马。”

  李瑄下达军令。

  河西走廊是李瑄的基本盘,郡县官吏经得起考验,胡部不敢放肆。

  即便兵马尽数抽掉,也不用担心后院起火。

  除非唐军大败,天可汗死亡,才会出现蠢蠢欲动之心。

  “至尊英明,我等遵旨。”

  郭虚己和李朱师很高兴。

  这样他们的步兵也有用武之地。他们倒是希望回纥会突袭居延海。

  “诸军厉兵秣马,等待锦衣卫和探马的消息,随时准备战斗。”

  李瑄解散会议的时候,郑重地吩咐一句。

  在同一时间,移地健正在祭天。

  回纥西南部,金山(今阿尔泰山)东南方向。

  三名男子戴着皮帽,骑着战马,到达此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9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7/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