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924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什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更多是一种比喻赞美。

  当经济繁荣后,有人铤而走险,这才是人性。

  “至尊英明!”

  李岘松一口气。

  他和宰相们的计划是,先在长安取消宵禁一年,看看成效,然后再在洛阳、扬州、益州、凉州等大城市实施。

  待郡县捕快系统完善后,再普及天下。

  如果长安因实施宵禁一团糟,他们会劝谏至尊收回成命。

  “右仆射,乾元之前,朕与你说过将尚书省扩大至九部,合并一些重叠部门。改行省制,以减轻中央负担,并加强中央权力,更确立中心城市设计,使国家更快速发展。你规划的如何?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实施?”

  李瑄没有让李岘退下,时隔三年,再次提起行省制度。

  他执政以来,明显感觉到中央直接管理三百多个郡,太吃力了。

  吏部考核,是不可能三百多个郡尽详尽细。

  把三百多个郡,合并成二十多个行省,任命能力、手腕强大的长吏,掌控诸郡,也能更细致地规划诸郡。

  看似朝廷权力被分,实际上是加强中央集权。

  因为朝廷只需要行省长官下命令,确定战术战略,把控大局。

  没有军权的行省长官,不可能造反。

  只要任期满,就会考核。决定是否免职、平调、升迁。

  至于九部的划分,与合并诸寺,李瑄也已经准备好。

  天策府、秘书省、锦衣卫,皇权比以前握得更紧。

  有些部门虽是加强皇室,制衡六部,但太臃肿了。

  李瑄只要管理财产的太府寺,确定可以绕过尚书省行财政大权。

  还有不可缺少大理寺。

  以及象征宗室的宗正寺。

  其他的虽然有的并入尚书省,但如卫尉这种,并入天策府。确保天策府对天下兵权、都城守卫的绝对掌控。

  如太仆寺并入秘书省。

  太常寺与宗正寺合并。

  国子监并入智慧宫。

  其余寺和监的并入诸部就很好理解了。

  “臣大概有些方案,待整理后,可以呈给至尊。”

  李岘向李瑄回道。

  以前大唐没有根基,随着大唐的改变。他也预料到大唐的政治体系要变动一下。

  但这种大变太过复杂。

  “有什么意见,可以先告诉朕。”

  李瑄向李岘道。

  “臣建议从乾元五载元月再开始实行行省制。提前昭告天下,明确行第一任高官吏、副长吏将从天下政绩卓越的太守中选择。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各凭本事。以免落选后抱怨。”

  “九部也于五载实行,提拔优秀的侍郎,为新的尚书。”

  李岘向李瑄建议道。

  贸然实行行省制度,那些升迁为长吏或者副长吏的太守,一定高兴。

  毕竟一跃成为“封疆大吏”。

  但对没有升迁的太守来说,本来是中央管理他们,现在头上凭空出现一个上司,心里一定难受。

  开诚布公。

  能让人心服口服。

  “行!宰相划分行省,要根据地理和历史因素。比如河东。其在太行山以西,改行省山西。黄河以东,洛阳以北,太行山以西,皆为山西省,其省治所在太原。”

  “行省,代朝廷行尚书省事,其的长官肩负巡视省内各地民政、狱法、民生,安抚百姓。是以名为巡抚,从二品官职。”

  “另,九部尚书,御史大夫、秘书监、锦衣卫指挥使、宗正卿、大理寺卿、太府卿等皆为从一品。尚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中书令、侍中、参知政事,为正一品。”

  “九部侍郎、智慧宫祭酒、大都护等为正二品。”

  “三寺少卿、副都护、秘书少监、御史中丞等为正三品……郎中等为从三品……”

  李瑄沉思一番,赞同李岘的说法。

  再准备一年多,不是很晚。

  他又重列官员等级。

  宰相正三品。

  大唐的官制非常复杂。

  公卿大臣与地方大郡太守一个等级,李瑄觉得有损公卿大臣的威严。

  而且他准备颁布军衔,将文武彻底分开。

  武将不再论品级,而是以军衔确立地位。

  最高的元帅衔,可享正一品待遇。

  “至尊,三公、三司、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等该如何?”

  李岘见李瑄给他们“升官”,毫无准备。

  一时间难以明是好是坏。

  “宰相养老后,不再担任实权,可加三公、三司。”

  李瑄直言不讳。

  宰相为三品,是变相加强皇权。

  但现在这种时代下,这个套路太虚了。

  他要将宰相、尚书,变成后世那种真正一品大员。

  实行九品十八阶,而非现在的九品三十阶。

  简化官制,使有志之士目标明确,就是为一品大员而去。

  “右仆射回政事堂给宰相们通个气,明日早朝时一并列出。官职不变,品级将变。与宰相们商议方案。”

  李瑄这些决定不是心血来潮。

  早在登基的时候,他就在想新的“九品十八阶”官吏品级。

  以及军衔制度。

  勋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由军衔,以及各种象征荣誉,各类奖赏的玉金银铜勋章代替。

  爵照旧赐予,但不局限于文武。

  使职差遣这种畸形的制度,只是临时设立,完事后就会罢免。

  散官是虚职,用以标榜身份,现在还无法取代。

  但军衔设立后,李瑄想办法让其逐渐退出。

  目的是官吏系统更为精简。

  宗室之泽,五世而终。李瑄也不是很赞同。

  宋代三世就将恩泽用尽,李瑄会朝那个方向改革。

  “臣遵旨!”

  李岘拱手,待他回去后,会好好思虑。

  看九品十八阶该如何确立。

第440章 萨彦岭上的不甘,回纥大可汗死

  翌日朝会,以李岘牵头,将昨日与李瑄交谈的事宜,一一提出。

  得到文武百官的疑惑与响应。

  相比于宵禁制度取销的试行,改为行省制,合并部门。

  增加文部尚书、商部尚书、农部尚书,才是重磅话题。

  更改中央官吏的品秩,使中央的官吏的权威,大于地方。

  太守晋升为巡抚。

  巡抚晋升为侍郎。

  这才是常态。

  否则侍郎只是正四品,而上郡太守从三品。比侍郎品秩高。

  以前郡太守升迁,可直接为宰相。

  这是变相加强地方官吏的威势。

  今后,只有巡抚升为侍郎,然后侍郎升尚书,成为一品大员。

  盛世要有严格的升迁制度,而非皇帝以喜好将一个资历不足的官吏升迁。

  如李隆基一样,几年就使杨国忠这个白身,一跃成为首席宰相。

  天下怎会不出乱子?

  下方的大臣,谁会心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9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4/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