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918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朕敬诸位一杯。”

  裴灵溪为李瑄满上杯中酒,李瑄举杯起身。

  所有人都知道李瑄的意思,将自己的酒杯满上,并从座位上直起身。

  包括李隆基。

  他虽然希望吸引众人的目光,但他不想失去风度。

  只是随李瑄起身,让他觉得非常别扭。

  “干杯!”

  李瑄将杯中酒仰头饮酒。

  “谢至尊!”

  “谢天可汗。”

  众人一饮而尽后,再谢李瑄。

  “朕与诸位一起欣赏歌舞……”

  李瑄示意众人落座。

  李隆基留下的教坊舞女,梨园子弟也派上用场。

  他们先后来到花萼相辉楼的中央,奏响属于大唐的华章。

  那美妙如天籁般的乐器声,那精彩绝伦的表演。使番邦国王、使节如痴如醉,浑然忘我……

第437章 智慧宫,至尊亲送崔汉衡

  一场盛会,从辰及晚。

  番邦国王、使节,期间互相拜访,又与大唐公卿交谈。

  他们无不以说汉语为荣。

  如果能说出中原雅音这种官方话,就更可以自傲了。

  以至于那些不懂汉语的国王在交流时产生忧虑,发誓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

  以期下一次朝拜的时候,能流利地与天可汗、大唐公卿交流。

  在他们看来,汉语本就是伟大的,字正腔圆,一字一意,这是天选的文字,如同大道一般。

  大部分西域、河中的国度,都在推行汉字。

  现在连大唐数字,大唐拼音,华夏历,都会引进,连带着儒家文化。

  大唐准备好书籍,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文化输出。

  胡人豪放,不断地有胡人酋长毛遂自荐,向天可汗献舞、献乐。

  李瑄准许他们这种行为,并在结束的时候抚掌。

  在宴会上,最郁闷的当属李隆基了。

  他本以为自己会引起注意,没想到这些番邦国王、酋长的目光,基本不放在他的身上。

  有些使节以前可是见过他的。

  更气的是,文武百官对他视而不见。

  真的是人走茶凉。

  也就李适之陪同他喝了几杯酒,李瑄礼仪性地敬一杯。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时代过去了。

  现如今是李七郎的时代。

  大唐在李七郎的掌舵下,革除弊病,欣欣向荣。

  他看镜中自己满头银发。

  又看李瑄年轻令他向往的脸庞。

  他刚登基的时候,年龄比现在的李瑄,大不了几岁。

  李瑄会不会如他一般,出现失误的决策呢?

  李隆基看着花萼相辉楼中载歌载舞的番邦国王,看这满堂华彩,已经可以去遥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盛况。

  一如李瑄曾释放的豪言壮语“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唐土”。

  不论如何,在军事外交上,李瑄真正地将大唐王朝带到巅峰。

  也是李瑄一直所宣传的华夏帝国的巅峰。

  “适之,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李隆基又举着酒杯,到李适之面前。

  偌大的花萼相辉楼,只有李适之一人可以与他饮酒。

  “舜帝英明,禅让给治水的大禹,是最为功德无量的事情。”

  李适之也意外李隆基会主动找他,说出这番话。

  他很乐观,只是赞叹李隆基禅让给李瑄,是最英明的抉择。

  只要李隆基老老实实地安度晚年,皆大欢喜。

  如七郎这般天纵奇才,千年难遇。

  他的出现,是国家和百姓的福气。

  “是我不如李七郎。”

  李隆基自饮一杯酒。

  像是自嘲,又像是真心话。

  从大唐月报上,可以看出李瑄的政策。

  以铁腕的决心,对大唐进行深入的改革。

  将所谓的豪强,清洗了一次。

  他也是开了眼,还不知道在他的盛世下,隐藏有如此多户口。

  李瑄用锦衣卫的手段,也令他惊奇。几乎是李瑄在地方上的耳目。

  秘书省,权威竟然比曾经的内侍省还大。

  不用担心宦官干政,还能一手培养出忠于皇帝的嫡系。

  那十八学士,号称“天子门生”。

  以至于原本加上皇权的“九寺五监”,在秘书省和锦衣卫面前微不足道。

  而且九寺五监,有被天策府、尚书省架空的趋势。

  李瑄明显要将天策府、秘书省、锦衣卫引为新的皇权。

  同时,再次加强尚书省的权力,裁去重合的部门。

  “三郎不必如此。你继位之前,朝廷出现各种不好的事情,数十年动荡。当时人们无不认为王朝已经后期。但你改元开元,励精图治,从诗歌的飞扬,到太平鼎盛,开古今之先河。”

  李适之向李隆基安慰道。

  在内心深处,他有对李隆基的愧疚。

  因为李隆基待他们父子不薄,还让李承乾和李象的坟墓归藏于昭陵。

  尽管有安禄山叛乱,但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万国来朝,让李适之肯定李隆基的功绩。

  要没有李隆基,大唐一定会一直走下坡路,直至坠入深渊。

  毕竟从武则天到韦氏当政那段时间,天下太乱了。

  朝廷的动荡,换来豪强土地兼并,肆无忌惮。

  “现在也只有适之你会如此评价我。你是太宗皇帝的曾孙,我也是。我们是同一辈人。”

  李隆基现在的怨气逐渐减少。

  李瑄除了不给他自由,也没有什么为难他的。

  削除宗室的福利待遇,也不只是削他的儿女。

  李瑄的儿女,李瑄的兄弟姐妹,李瑄的堂兄弟姐妹一样被削减。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宗室恩泽,五世而终。

  这才是一个客观的规律,不能指望宗室养一个分支一辈子。

  再过百年,大唐的宗室成员或许以十万计。

  “是啊!我们是一家人。国家还是李姓当政,也才一百多年。我希望三郎保重身体,看大唐更加繁荣昌盛。”

  李适之向李隆基说完,便举起酒杯。

  李隆基迟疑一下,碰杯与李适之一饮而尽。

  下方文武百官见两位太上皇如此亲密,也不禁好奇。

  他们比番邦更关心两位太上皇的情况。

  文武百官都知道,李隆基刺杀过李瑄。

  现李瑄还能容忍李隆基参加大宴,抛头露面。

  确实表明李瑄与众不同的胸襟。

  连太宗皇帝也有因喜怒而杀人的时候,但百官觉得,李瑄很难会失德。

  是以,可以在朝堂上各抒己见,不用担心言词激烈,而触怒至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9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8/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