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861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设辎重院,管理后勤。

  辎重院设八房,分别负责诸都督府调军建设,统计和审议各都督府的钱粮、衣赐、兵甲等军费消耗,负责在战事组织农夫、团练,与地方、户部对接钱将事宜,将新兵带入都督府等,另外就是统计各都督府军屯和营田。

  设兵器院,管理兵甲。

  兵器院分八房,负责建筑攻城器械、弓弩兵器、战车盔甲等,并通过诸都督府审计,分配诸军。

  任何一具铠甲、兵器,将更严格事实,实名建造制度。

  使用的士卒,也必须登记自己的名字,无故丢失者重惩。

  押蕃院,分四房,负责唐军与诸胡部落的紧密联系,统计诸胡兵马,在战事可调动的具体数量。

  以确保以大唐为主的蕃汉体系。

  监察院,分四房,区别于御史台。监察院作为纯粹的军事机构,负责监察军队纪律,确保都督府不会违抗天策府命令。

  天策府的改制,分担了兵部的压力。

  也使天策上将完全拥有兵权。

  趁着李瑄有无上权威的时候,大幅度削弱都督府的权力。

  同时,天策府也成为各地都督的升迁机构。

  都督升迁,不仅仅可以成为兵部尚书、侍郎,也可以成为五院长吏,或军校祭酒。

  一旦军衔设立,他们的军衔也一定会高于都督。

  当前,李瑄只是让张兴主持,一点点将天策府的框架搭起来。

  三年后,开始升迁都督,到达诸院之中。

  天策府和秘书监的改革,大臣们只意识到皇帝在加强权力。

  还有就是军政分家。

  以后御史台都没有资格去插手军队事情。

  李瑄没有大的调动变动,只是在制度上打下根基,然后在两三年后填入。

  如果没有足够的威望,肯定不能这么改的。

  这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

  但文臣武将又无法去反驳李瑄设立的天策府。

  安禄山叛乱刚发生。必须加大都督府约束力。

  这种约束,使边将没有召兵权,没有财政权。

  但如果忠心耿耿,他们掌征伐之事,比以往会更加流畅。

  登基以后,李瑄于三月十五日,颁布新常平新法。

  还年初的时候,商议的事宜,不单单有常平粮仓、常平盐仓,还要用十年时间,做到常平百货。

  慈幼堂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出。

  现大部分郡都有慈幼堂,只是看郡守如何看待。

  现更加严格对待慈幼堂,并将其视为官吏考核的政绩。

  五年以内,每个县必须有慈幼堂。

  且义仓与慈幼堂联系在一起,可以从义仓中直接取粮食,周济慈幼堂。

  安禄山叛乱发生,但有一点值得庆幸。

  当初李瑄拜相的时候,捐献两千斤黄金,建立的济生堂已经近十年。

  按照计划,由大医陈藏器和王冰主持。并从皇宫调遣诸多御医。

  每年都招收数百名学生,并首次招收女医者。

  这个时代的学生学医非常认真,不少成材。

  这些医生中,有军医,还有妇科。

  军医学成后,颁发济生堂身份牌,会以极优的待遇,调遣至诸都督府。

  其余医生,则开始到达郡府,在郡设立济生堂,培养郡内的医生。

  李瑄要求太守府必须倾斜钱粮给郡的济生堂。

  如果不足,则朝廷会补贴。

  接下来,长安的济生堂,每一年都有数百名医生毕业。

  郡府中的济生堂,最少得十几名医生作为老师,因为他们刚出师,还要互相学习。

  他们培养的学子,如果有优秀者,会送往长安再造。

  而郡济生堂培养的医生,多会在各县,各乡里开设医馆。

  现在大唐医学界面临的严峻问题,依旧是过高的婴儿夭折率。

  李瑄需要济生堂中培养的医生,亲身去乡里言传身教。

  新的常平新法公布后,文武百官本以为李瑄会颁布考成法、一条鞭法,宰相们私下在商议此事,如何完善。

  但李瑄却只字不提。

  他现在更在意整饬吏治、河北河南的恢复、慈幼堂、济生堂,以及道路修建的事宜。

  王公大臣,一度以为李瑄要选择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豪强大族松一口气,他们也不希望李瑄打破之前的秩序。

  之前李瑄当天策上将、秦王时候,江南豪强甚至还建筑坞堡准备自守。

  毕竟李瑄的狠辣是出了名的。

  没有豪强大族想将百年基业拱手相让。

  好在李瑄安分,似乎还像李隆基在位时一样,江南岭南赋税收不上来,也不太在乎。

  不过也有一些豪强嗅到危机。

  因为李瑄取消了郡兵。

  众所周知,豪强大族最容易滋生于郡兵之中。

  天下郡县,有一个算一个,郡兵的将领无一不是豪强大族子弟。

  而解散郡兵,对豪强大族打击巨大。

  但李瑄以剿贼的名义,令十万大军南下。

  太守哪敢不听命令?

  现豪强大族只能掌控一些县卒。

  相比于郡兵,县卒一个县也就一二百人,缉拿盗贼还行。

  嗅到危机的豪强,也不免会联系党羽,齐心协力,对抗可能到来的暴政。

  李瑄迟迟不动,是在做充足准备。

  四月十日,李瑄召锦衣卫指挥使廖峥嵘到甘露殿。

  “臣拜见至尊!”

  廖峥嵘入殿向李瑄一拜。

  从曾经的游侠,以刺杀吐蕃金字告身将领为起始,到现在的虞国公,不可谓不传奇。

  当上锦衣卫指挥使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与文武百官断开联系。

  他只听一个皇帝一个人的命令。

  自天宝六载起,李瑄就将锦衣卫手册写给廖峥嵘。

  他现在是最会搞锦衣卫,最会监察文武百官的人。

  李瑄已经抓到数十个地方太守、二百多县令的黑料。

  其他官吏更是不计其数。

  甚至还有李瑄亲信官吏的贪污受贿证据。

  只是被李瑄压住。

  他刚掌权,亲信还是不能动的。以后再收拾他们。

  李瑄眼中不揉沙子。假如李岘在相位上变得利欲熏心,李瑄将来定会清算他。

  只要有能力,李瑄不吝啬宰相的位置,甚至封郡王都有可能。

  但是那些士族,与李瑄没有关系的太守县令,长史县丞等,动不动阳奉阴违,把朝廷的策令,告诉豪强大族。

  帮助豪强大族隐瞒户口,鱼肉乡里。

  李瑄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他明白现在的他是“军政”时代,他牢牢掌握的中央军、都督府军,超过七十万。

  除了波斯王国外,他能直接号令的胡人部落兵马,也超过三十万。

  必要的时候,李瑄能将胡部调到中原。

  这些兵马,待遇优渥,自然不能去加剧财政。

  那就只能是向豪强大族开刀。

  “不必多礼,峥嵘,现在各郡县锦衣卫人数有多少?”

  李瑄请廖峥嵘坐下,挥手让宫女上茶,并向他询问道。

  “回至尊,臣改编原来的常平新兵,新募退伍士卒、人员,现锦衣卫总计有十八万人,按照至尊的吩咐,锦衣卫只招募退伍士卒、游侠、佃农、平民、奴隶,无一豪强大族。”

  廖峥嵘向李瑄回答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8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