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857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但李瑄又不要三千佳丽,不可能有这种风险。

  更没有什么活让宦官去做。

  禁止男子成为宦官,可以增加国家人丁。

  当前,大唐有太极宫、兴庆宫、大明宫、紫微宫、上阳宫,五座皇宫。

  还有次一点的华清宫,两都散落的宫殿群、行宫更是不计其数。

  一共数万宫女宦官,太过离谱。

  他会陆陆续续关闭一些宫殿,向天下宣布他提倡节俭的决心。

  作为一个开先河的君主,他自己是不可能用到宦官制度的。

  他有足够的掌控力。就像开国皇帝一样,没有哪个开国皇帝,会依靠宦官为自己办事。

  同时,他也不希望后世还会有宦官这个群体出现。

  “妾身等无知,只听夫君的安排。”

  她们听到李瑄的话也很吃惊。

  皇帝没有宦官在旁,怎么能衬托出威严呢?

  这已经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再不喜欢宦官,也觉得别扭。

  但裴灵溪、姜月瑶等女对李瑄言听计从。他相信夫君的安排有良苦用心。

  “我也不会选秀女,会好好待你们。”

  李瑄向裴灵溪她们说道,让她们不要有压力,就像在王府时一样。

  四女性格互补,情同姐妹。

  一旦有大量的嫔妃充斥后宫,但凡出现点意外,就会后院起火。

  而且李瑄也不喜无缘无故去纳妾。

  他几个娘子都爱不过来。

  他要将其他精力放在改革上。

  “陛下不可,皇帝采选,是为皇帝开枝散叶,是宗庙社稷的大事,不可例外。”

  裴灵溪连忙向李瑄劝道。

  没有女人愿意分享自己的男人,特别是可能数月不见,独守空房。

  但她身为正妻,必须大度,有气量。

  现夫君只有三个子女,一妻三妾。

  与李瑄尊贵的身份完全不符合。

  如果李瑄没有三宫六院,是她们的失职。

  在开元年间,李隆基为充实后宫,特意设立花鸟使,不断地为他寻找天下美女,以至于皇宫内宫女嫔妃,达到历史之最。

  宫怨诗能在盛唐兴盛,不是没道理。

  大多数宫女,采选的妃嫔,终生未见李隆基一眼,他们犹如进入冷宫之中。

  宫女思春能思到将信件放在边军将士的棉衣里。

  但没有大臣拿李隆基到处找美女说事。

  可见大臣认为这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不用劝说我。这件事情你们做不了主,我更清楚我在做什么!到太极宫,我们一起居住在紫薇殿中,此殿足矣,没必要分开各居冰凉的殿宇。”

  李瑄制止裴灵溪等女的劝说。

  “今后娘子们要像长孙皇后一样,劝说我失德、失公允之事。你们应该了解我,关于礼法和束缚,无法对我进行约束。我与娘子们齐心,一年所节约的钱财,够二十个大郡吃穿用度。”

  李瑄又向裴灵溪说道。

  他是用开元年间比喻的,并且还十分保守。

  更别说畸形的天宝年间。

  荣华富贵即可,奢靡没有必要。

  省下的钱财用以建设道路、桥梁,间接性创造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

  他将偌大的后宫,保持的和他的秦王府一样。

  “妾身清楚,会鼎力辅助夫君。”

  四女眼中泪水涟涟。夫君如此做,使她们觉得家和地位,两全其美。

  “启奏陛下,宋王来了。”

  就在这时,沈籍向他禀告。

  “我明白了。”

  与妻子们说得差不多了,李瑄要去迎接李适之。

  他带着裴灵溪四女下阁楼,女儿李蓁蓁看见立刻从湖边跑过来。

  李瑄捏了捏她的脸蛋,带她去见李适之。

  “蓁蓁,你知不知道你现在是什么封号?”

  李瑄向李蓁蓁问。

  “阿爷,蓁蓁是金城郡主。阿娘说这是父亲在战场上为蓁蓁搏来的,让蓁蓁珍惜。”

  李蓁蓁话语流利。

  自两年多以前开始,周围的奴婢们都称呼他为小郡主。

  她还不知道此的具体含义。

  金城郡主,意义重大。

  因为只有皇太子的女儿,可以封为郡主。

  但李瑄打败大食,硬生生将大唐的版图推至里海,使李隆基高兴,破格加封。

  “哈哈……阿爷明天再给你升一级,封你为公主如何?”

  李瑄笑了一声。

  “公主不是皇帝的女儿吗?”

  从小接触礼仪,这些知识她是知晓的。

  贪玩的她还不知道短短几个月时间,阿爷就要当皇帝了。

  “是啊!我的永乐公主。”

  李瑄又揉了揉李蓁蓁的脑袋。

  李蓁蓁还未放在心上。

  再过几年,她就会明白她的父亲是多么伟大。

  “拜见陛下……”

  李适之未在前厅,而是在前厅门前,等待李瑄到来。

  尘埃落地,他终于可以放下心。

  毕竟他的儿子干的是小宗代替大宗的事情。

  但李瑄的掌控,让李适之觉得自己瞎操心。

  文武大臣,一个个精明强干。

  就比如中书侍郎刘晏,频频整治保守派老臣,使中书省稳如泰山。

  他和门下侍郎杨绾一起,辅助尚书省,执行策令。

  不单单是武将,李瑄识中的文臣强健有力,不仅保持相对的清廉,还使李瑄节省诸多力气。

  “是我要拜见父皇。”

  李瑄放下李蓁蓁,赶紧向李适之回拜。

  “这从何说起,陛下登基以后,当立刻封圣人为太上皇,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正统性。”

  李适之诧异,向李瑄说道。

  七郎是李隆基的义子,虽是名义上的,但以此成为太子。

  按理说七郎一定知道其中的因果关系,不能落人口实。

  对李适之来说,看到儿子登临皇位,他已经心满意足。

  他有没有“太上皇”的尊称都一样,谁还敢因此不尊敬他?

  “我欲同封父亲和圣人为太上皇,自然可称父皇。”

  李瑄向李适之回答道。

  可以有两个太后,就可以有两个太上皇。

  太上皇,即皇帝的父亲。只是一个称谓,没有实权。

  李瑄只要在太上皇前加尊号,就是两个太上皇。

  他立禅位的李隆基为必然的,他是太子,不是异姓王。不能贬李隆基为王侯。

  大唐以孝治天下,作为孝子,将生父立为太上皇也无可厚非。

  封太上皇后,也可以接李适之到皇宫居住。

  “陛下要多加考虑,朝野少一些争论也好。”

  李适之劝说李瑄三思。

  “父皇相信我,百姓只会称赞此事。”

  李瑄握着李适之的手说道,让李适之不要多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8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7/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