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837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其中南海郡最多,有三千骑兵,两千步兵,五千水师。

  岭南想要发展,只能等变革以后,从南海郡开始。

  翌日。

  冬日暖阳,清明澄澈,天空像是初生婴儿脸蛋一样,纯洁无瑕。

  整个长安,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天策卫、金吾卫,在城中两市,戒备森严。

  城外的凤翔军、安西军、北庭军也严阵以待。

  两市胡商听说天将军要被立为储君后,肃然起敬。

  那个威名赫赫的男子,果然获得最高权力。

  大唐虽刚经过叛乱,但似乎变得更加强大,一切皆因有李瑄这个定海神针。

  太极宫中,鼓乐齐鸣。

  太极宫前的广场上,左面是羽林仪仗,右面是龙武军士。

  飞龙禁军的仪仗马匹,清一色为白色,它们无比乖巧,不鸣不叫。

  宦官、宫女,乐师,更在其后。

  在长安九品以上官吏、散官、勋爵,包括致仕老臣都来到太极宫,参加大典。

  甚至李适之也以陇西郡王的身份参加。

  百官无不向李适之行礼。

  人们知道,一旦李瑄继承皇位,即便李隆基暂为太上皇,也是虚假的太上皇。

  能让人尊敬的,只有李适之。

  当然,为防止刺头闹事,使大典不能圆满进行,如苗晋卿、裴冕之流,提前请他们到甘露殿喝茶。

  广场的最前方,诸王身着礼服,终于出了兴庆宫。

  父皇要立太子,但不立自己的儿子。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有的亲王还好,知道自己本就是咸鱼,不可能有机会。

  但忠王李亨的脸相当精彩,憋屈大半辈子,面对李林甫、杨国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头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废黜。

  古往今来,有他这么窝囊的太子吗?

  最悲哀的是,他连血溅五步的能力都没有。

  也没有大喊“冤枉”的勇气。

  唯有寿王李琩心中痛快,娇妻被父亲抢走,是个男人都无法忍受。

  夜半宴归更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更难以忍受的是他还得被迫参加一次次大宴,与昔日的妻子相见。

  李琩的母亲武惠妃曾为李琩扫平障碍,使他距离太子仅一步之遥。

  接下来,李琩经历人生的过山车。

  母亲病死,与太子位置失之交臂,妻子被抢。

  但他敢怒不敢言,只能装成绿头乌龟,生怕被李隆基处死。

  反正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能看到李隆基遭受报应,是他最近几年最快乐的时光。

  在另一侧的大臣们,素质就比较高了。

  李岘作为宰相,引领全场。

  凡李瑄的心腹,必然遵从李瑄的意志。

  一部分跟随李瑄的官吏,不支持,不反对。他们只是想跟随李瑄一起中兴大唐。

  也有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者。

  他们要眼睁睁地看着长安上方更换太阳。

  “陛下至……”

  “秦王至……”

  在无数官吏、权贵交织复杂心思的时候,赞礼官高声呼唱。

  李瑄扶着李隆基从太极殿走出,逐渐来到文武百官、王公贵族的视野之中。

  许久未见李隆基,他更加苍老,满头银发如雪一样。

  李瑄则已更换好太子华服,头戴冕旒,步伐沉稳,气度不凡。

  这不似一个储君,倒像是睥睨天下的君王。

  “拜见陛下,拜见秦王……”

  众人向李瑄和李隆基行大礼。

  李隆基看到无数臣子、儿孙向他拜见,神色激动。

  这是他想要的,那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又回来了。

  “诸卿平身!”

  李隆基抬手让文武百官起身,又有两行热泪留下。

  恐怕要永远失去了。

  “宣圣人诏书!”

  司礼官大声喊道,开始宣读拜太子的正式诏书。

  高力士已经读不动了,诏书由一名年轻宦官宣读,他面对百官王公,一字一句,声如洪钟:

  朕承天序,君临万邦,思弘至道,以昌景祚。储贰之重,关乎社稷,必择贤明,以继大统。

  秦王李瑄虽非朕子,然如至亲,文治武功,亘古未有……

  今特颁诏,立秦王李瑄为皇太子……诸王公卿士,咸宜知悉,同心辅佐,共保皇家之盛业,永固大唐之根基!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诏书宣告完毕,台下寂静,无人出声阻拦。

  即便不服的忠王,以及一样大臣,也不得不低下头。

  “臣蒙圣恩,得位太子,为莫大殊荣。臣深知责任重大,今后必谨遵圣人教诲,敬天法祖,孝悌为先,仁德天下,爱戴万民……”

  李瑄接过诏书,向李隆基行跪拜大礼。

  李隆基刚准备晾李瑄一下,拂李瑄面子,但李瑄看透李隆基,还不等他开口,就大喊:“谢陛下!”

  百官相隔太远,以为李隆基小声让李瑄起身。

  李隆基见此,微微不悦。但他无法强说什么。

  接下来,李瑄搀扶着李隆基,登上铺满黄土的祭坛,开始祭天仪式。

  “朕几时禅位?”

  皇帝太子看似携手齐心,但在登祭坛的路上,李隆基轻声开口。

  他知道最后一步已经无法避免!

  “臣觉得天宝这个寓意不好,明年应该改元!”

  李瑄也低声在李隆基耳侧回应。

  李隆基心里有数,不再答复。

  貌合形离的皇帝太子,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完成祭天仪式。

  这一刻,李瑄正式加冕为皇太子。

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

  任谁都清楚,李瑄这个太子只是过渡。

  他随时会再进一步,成为大唐天子。

  大臣们也准备迎接这一天到来。

  对李岘、裴遵庆等大臣来说,只有李瑄成为皇帝,才算开启新的纪元。

  李瑄成为太子没几天,已经有大臣请李隆基禅位,归太上皇而养老。

  现李瑄为储君,失去秦王府爵,但尚书令、天策上将的职位还在。

  李瑄已经在想办法改制这两个部门。

  即便成皇帝,也会兼任,加上皇权。

  特别是天策府,李瑄准备将其作为后世的“总司令部”,其中包括参谋、后勤、兵甲、思想、军校。

  纯粹的军事机构。

  而兵部则负责任免、召兵、训练新兵、军饷、抚恤、退役、预备役等职责。

  一个强大的国家,最先进的不是人口、面积,而是制度。

  划时代的军事制度,足以碾压任何同样人数的军队。

  国家从上上下下,都要改变。

  在李瑄坐镇政事堂的时候,外界的争论,也逐渐归于平静。

  李瑄成为太子殿下,木已成舟。苗晋卿、裴冕、房琯等老臣即便想要闹事,也有心无力。

  长安被李瑄经营的如同铁桶,针插不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8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7/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