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819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出营帐后,李瑄深吸一口气,向随从的典军吩咐。

  这则消息传到长安,李瑄的权势将彻底稳固。

  自有大儒为他辩经,并且会压倒反抗他的声音。

  席卷近一年的战乱被平定,再造大唐的功绩会算在李瑄身上。

  至此,李瑄的军功可谓是前无古人。

  多年以来积累的仁德,使李瑄笼络寒素和平民百姓。

  只有乡里不出乱子,等李瑄谋划好,就可以进行去贱为良。

  数以千万计的农奴必须被释放,谁不尊就宰谁。

  翌日,清晨。

  步兵开始沿路打扫战场,收拢尸体,统计战利品。

  李瑄传令,河南、河北等郡太守,必须到洛阳拜见他,听从指示。

  七日后,李瑄划分出五万轻骑、铁骑和五万步兵,用牛羊犒劳他们后,组成游弋军。

  以“清剿叛军漏网之鱼”的名义,前往淮南、江南、山南、岭南等郡。

  十万步骑分十队,由来瑱、阿史那扶汶、卫伯玉、郝廷玉、辛云京、荔非守瑜、白孝德、刘之儒、安重璋、张守瑜十人率领。

  临行前,李瑄召他们密谈,告诉他们若时机成熟,会封他们为都督。

  这让诸将很振奋。

  都知道接下来不会再有节度使,是都督统领兵权。

  都督虽不如节度使权势大,但不论是官职地位,还是统领的兵马,比以前的大军还好上不少。

  更何况“从龙之臣”,少不了封侯、封勋。

  这十万兵马,骑兵皆为边军,步兵则是收编的乡勇、郡兵,以及招募的新兵。

  李瑄提拔边军为将、押官,统领他们。

  而且调遣的方向,多符合他们的家乡。

  比如岭南节度使带来的岭南兵,被李瑄换将,犒赏以后重新调往岭南。

  只是跟随了精锐的骑兵。

  留在身边的郡兵、乡勇,如果不想回家乡种地,李瑄会继续收编。

  现在洛阳附近还有二十万大军。

  目送白孝德、卫伯玉等人离开后,李瑄率师回洛阳。

  诸多俘虏被押送同返回。

  如孙孝哲、蔡希德等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叛将,李瑄不会饶恕他们。

  到洛阳就是他们的死期。

  安禄山祸害中原,未殃及到关中,将叛将们杀死在洛阳,可以平息民愤。

  自开战以来,总共俘虏燕军士卒近十万人。

  得到金银珠宝、钱财绢帛比李瑄西征大食时还多。

  主要是安禄山太狠了,跑路前把洛阳的权贵、富强抢夺一空。

  当然,李瑄不可能还回去。

  他只会购买粮食、绢布,补给受兵灾的百姓。

  荥阳的乡里百姓得知秦王剿灭安禄山,得胜归来后,纷纷到官道上拜见秦王。

  和以往的夹道欢迎、欢呼雀跃不同。

  叛军摧残之地,伤痕累累,饿殍遍地。

  百姓们嚎啕大哭,像拜皇帝一样,跪在地上。

  感激挽大厦将倾的李瑄拯救他们。

  李瑄路过的时候,亲自下车慰问父老,他得知叛军动不动就来洛阳周围的乡里抢劫,以至于百姓衣不蔽体。

  他承诺会处死叛军的将领,重惩叛军。

  一路上,李瑄又将军粮分给沿途的百姓。

  洛阳含嘉仓通过运河储存的粮食无计。

  含嘉仓是天下第一粮仓,有大小粮窖四百多个。

  其中大的粮窖能储存粮食万石以上,小粮窖也能储存数千石。

  在安禄山叛乱的时候,粮窖有粮食五百万石。

  因设计巧妙,含嘉仓还能一定程度上防火。

  安禄山逃跑的时候燕军有在含嘉仓纵火,但没有烧起。

  经过安禄山的糟蹋,粮食也还有三百多万石。

  由于江南、淮南未被战火波及,粮食还可以通过船只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含嘉仓。

  唐军到洛阳又有粮食,没必要再携带军粮,反正也必须赈灾。

  百姓们感激涕零,不顾身份,大呼万岁。

  连一些士卒都一起山呼“万岁”。

  李瑄对此不制止,不呵斥……

  随行的官吏知道,小宗代替大宗,势不可挡。

  如果李瑄不登上皇位,将领都不会愿意。

  ……

  范阳。

  此时范阳为孤城,无任何援军。

  史思明用“假传圣旨”的计谋下,范阳有过短暂的高昂士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光弼不断攻心,范阳城的守军变得人心惶惶。

  他们已经知道平卢归唐,也看到渔阳太守、吕知诲等人的首级,他们不会有援军。

  李光弼一直派人在范阳城下喊安禄山败亡,让他们速速投降。

  虽然史思明信誓旦旦地说安禄山已经打败李瑄,但一直没有援军,使范阳守军疑虑。

  这一日,天策卫携带安禄山的首级到达李光弼的营帐。

  李光弼看到安禄山首级后大喜:“有此头颅,一日便可破城!”

  遂派人将安禄山的首级放在范阳城南门下。

  安禄山的大脑袋太有标志性了,城上范阳守军能认出那是“大燕皇帝安禄山”。

  “史思明骗我们!”

  “呜呜……”

  “这狗杂碎屡战屡败,他就是个无能之人。”

  “我们要和安禄山一起陪葬了。”

  一时间,城上燕军大乱,纷纷怒骂史思明不为人子。

  连日的煎熬,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安禄山兵败身死,他们还有必要打吗?

  “那不是陛下的头颅,是唐军的诡计。”

  史思明得知消息后,立刻跑到城头,指着安禄山的脑袋狡辩道。

  但此时已经没人相信史思明。

  连着四次大败,已让这个骁将失去威望。

  “唐军攻破范阳,会把我们杀光。”

  史思明试图用这一点鼓舞士气。

  还是没人听他,反而用如狼似虎的眼睛盯着他。

  史思明的亲卫在嘉山之战为掩护他全部战死,离心离德后,身边连几个保护的人都没有。

  “献出史思明,减少我们的罪过。”

  范阳留守向润客大喊一声,麾下一拥而上。

  史思明准备抽刀反击的时候,又被旁边的士卒按住。

  一群人将他扑倒,五花大绑。

  “狗贼、竖子,不得好死!”

  史思明大骂向润客。

  “放下吊桥,开城门!”

  向润客也是为了自己,大势已去下,献城或许能让自己家保全。

  范阳城的人得知安禄山死后,几无反抗。

  他们认命等待大唐的审判。

  “将军识时务,我会如实禀告秦王。”

  李光弼得到范阳城,十分开心,安抚向润客。

  “冒犯秦王,不敢邀功,只望赎罪!”

  向润客诚惶诚恐地一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8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9/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