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795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范阳、渔阳等固守都难,已经没有办法再反攻河北。

  史思明又听从周贽的计策,派人去向契丹、奚、室韦、靺鞨、同罗求援,并表示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诸胡部有不少兵马在中原。

  如果是以往,胡人叛而降、降而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唐不一定会征伐,甚至还会和亲,稳住东北。

  但现在是天策上将李瑄当政。

  这是什么角色?海内外皆知!

  曾经回纥只是多看大唐一眼,损失五万兵马。

  大唐的铁骑在李瑄的率领下,远至里海,封狼居胥亦不能比。

  这个强硬派一定不会饶恕东北诸胡。

  史思明希望以这一点,说服靺鞨、同罗、室韦等部再遣兵支援。

  然就在李光弼即将到达范阳之时,卢龙郡发生大事。

  安禄山范阳起兵的时候,安东副大都护为夫蒙灵詧担任,实际上统治安东都护府,管理胡人之事。

  夫蒙灵詧还任保定军使,一向防备安禄山,在平卢一带有影响力。

  安禄山为稳大后方,以绝后患,在起兵前夕,收买平卢节度使留后吕知诲,使其将夫蒙灵詧杀死。

  吕知诲以商议安禄山为由,约夫蒙灵詧宴谈。

  夫蒙灵詧认为吕知诲是朝廷忠臣,没怀疑吕知诲。

  谁知吕知诲在屏风后面埋伏到刀斧手,酒酣耳热的时候,吕知诲摔杯为号,刀斧手涌出,将一代名将夫蒙灵詧毙命。

  安禄山正式任命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让他统领大后方,与靺鞨、室韦等胡部交涉。

  随着安禄山不好的消息传出,平卢一带也非常不安。

  平卢军有一名将领叫刘客奴,他本就对安禄山造反不满,现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刘客奴是河南道人,平民百姓出身,为求功业,从军北部边塞。

  开元中期的时候,室韦首领段普恪,恃仗骁勇,数次犯边平卢,民多有残害。

  而且段普恪也有胡人恃勇自炫的毛病,他总是在两军交战的时候,一骑越众而出,挑战唐军将领,且总能将唐军派遣的勇士斩于马下。

  当时的平卢节度使为薛仁贵的儿子薛楚玉,他认为刘客奴有胆气,又一次交战之际,让刘客奴应战段普恪。

  刘客奴单骑挑战段普恪,在众目睽睽下,取走段普恪的首级献于薛楚玉,名扬全军。

  于是刘客奴从平民的身份被授与左骁卫将军,充游奕使,从此立下数次战功。性格忠谨,被众人所信服。

  趁着此次时机,刘客奴与王玄志、侯希逸等将联合,假召伪平卢节度使吕知诲,将其杀死,占据卢龙城。

  刘客奴被平卢守军推举为首领,宣称平卢军归顺朝廷。

  擒拿归从安禄山的叛军将领家属。

  并快马加鞭向朝廷传递这个信息。

  最让史思明惊惧的是,竟然没有一支军队,能打败刘客奴。

  平卢西面紧挨着渔阳郡,几无兵马的渔阳郡也岌岌可危。

  此时此刻,刘客奴率兵反安禄山,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平卢军也遏制住想要再次支援史思明的靺鞨、室韦等部。

  史思明得到消息,气得指着东北大骂刘客奴“狗奴”、“猪狗”。

  但他的大骂,不能让平卢军改变心意。

  而且史思明现在更要担心的是自己。

  因为李光弼率领大军距离范阳仅剩下二十里。

  范阳东拼西凑,得一万之众。

  但这一万士卒非精锐之师,见唐军来攻,心里打鼓。

  自唐军将河北截断后,范阳城将士再也未收到安禄山的消息。

  安禄山是死是活,都出现猜测。

  好在史思明颇为机智,在李光弼即将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夜间派遣一名面孔生的骑士悄悄出城。

  翌日清晨,这名骑士大喊加急奔向范阳城,声称奉大燕皇帝陛下的圣旨而来。

  史思明叫来留守范阳的徐归道、史朝义等将,当着他们的面,将“安禄山诏书”拆开。

  诏书上写着已在潼关第二次大破唐军,伪朝已是强弩之末,不日就能重新打通河北到范阳的通道。

  史思明将诏书向众将士传阅,他们恢复士气,深信不疑。

  此计传至范阳后,士卒们又恢复士气。

  先前看不到希望,现在能看到。

  这也使李光弼注定要吃苦头。

  范阳作为安禄山的大本营,安禄山储存有大量粮食、守城器械,并早在天宝中期,加高城池。

  范阳城可比雎阳城更加高大。

  李光弼则认为一鼓作气,可尝试进攻范阳城,抓获范阳将领的家属,押送洛阳前线,瓦解叛军士气。

  唐军到达范阳城下的第一天,就开始组装攻城器械。

  范阳城护城河宽阔,用梯子、木板过河不可取,要尽可能多地准备土包、沙袋,将护城河填平。

  李光弼率领的太原弩手也要做好准备,掩护士卒填护城河。

  准备充足,李光弼派使者向范阳城上的史思明传话,让他开城投降,争取饶恕他一命。

  史思明自知麾下在河北奸淫掳掠,罪无可恕,直接用箭矢将唐军的使者逼退。

  他煽动士卒要全力抵抗,否则唐军攻破城池,他们定会被夷灭三族。

  只有坚持下来,才能等待大燕皇帝的援军到来。

  既叛军负隅顽抗,李光弼令大军试探性攻城。

  在强弩的掩护下,虽然死伤不少士卒,但终是将数段护城河填住。

  紧接着,大军在强弩的掩护下,开始攻城。

  攻城为下策,但李光弼的战略目的为瓦解洛阳叛军的士气。

  且心里认为范阳城中士卒低迷,可以轻易拿下。

  但从日到暮,士气高昂的唐军几度登上范阳城,又被燕军赶下去。

  来回厮杀,血流成河,尸体在填护城河,却始终难以拿下。

  李光弼也看出叛军之兵虽不精,但斗志昂扬,拼死守城,又拥有众多强弩。

  这样下去,哪怕死伤两三万士卒,也不一定攻下范阳城。

  “叛军大势已去,不必以数万性命争胜这一城,四面围之,等待秦王胜利。”

  于是李光弼放弃攻城,负责四面围堵范阳。

  他虽然想俘虏叛将家属,但此时明显难为,即便俘虏,也不一定跟上陕郡的大战。

  在所得不如所失的情况下,李光弼果断放弃强攻范阳。

  现在的李光弼,几乎和历史上的王忠嗣战略思想一致。

  “李光弼胆小鬼,仅一日就放弃攻城!”

  李光弼主动放弃功范阳,并没有让史思明开心。

  他想凭借坚城,尽可能地消磨唐军士卒。

  连着四次大败给李光弼,史思明心里有一种挫败感,他除了争胜以外,还想寻求其他生机。

  他对安禄山的胜利,并没有报多大希望。

  因为安禄山要面对比李光弼更多、更强的敌人。

  他与安禄山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偷羊,一起从军,一起造反,深知安禄山的底细。

  在如今大逆风的局势下,他心里的忧虑难以放下。

  李光弼四面围攻范阳,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士气迟早崩溃。

  但史思明现在毫无办法,他刚假传安禄山诏书,忽悠士卒提升士气。

  让士卒突围,肯定没有人跟随。

  而且他也没地方可去。

  李光弼令王思礼和仆固怀恩分南北进攻范阳其他县。

  由于史思明将兵力全部抽调至范阳城,范阳诸县,几乎没有过多抵抗,先后被唐军攻克。

  李瑄在得知刘客奴归顺大唐后,封他为卢龙都督,去“客奴”的贱名,赐名刘正臣。

  令刘正臣率平卢军,进攻渔阳。

  而李光弼又腾出一部分兵力,与刘正臣一起夹击渔阳郡。

  十日不到,便攻克全郡,破渔阳城,伪渔阳太守欲逃往室韦,寻求庇护,但在路上被王思礼截杀。

  数日后,王思礼北上进攻密云郡,克密云城,擒伪密云太守。

  至此,安禄山在黄河以北,仅剩下老巢范阳城,而且还被围得水泄不通,史思明插翅难逃。

  ……

  陕郡。

  “不愧是李瑄,不愧是天将军!”

  崔乾佑望着营寨中落下的大燕军旗,握紧拳头。

  军旗还在随风飘扬,但将士们士气低到极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7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5/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