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776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但燕军的战线广大,已经有一部分燕军士卒回援河北,趁着李光弼、郭子仪退出井陉,安禄山要肃清后方。

  武令珣、田承嗣、尹子奇等将领麾下将近十万大军,正在南阳、颍川一带,甚至还向雎阳进发。

  “就依大夫之言,令李归仁率领八千曳落河,令孙孝哲率领一万燕云铁骑,令张忠志、安忠臣率领室奚、契丹、韦、靺鞨等一万骑兵,前往陕郡支援。”

  安禄山虽然暴躁,但他很听劝,特别是严庄的劝说。

  洛阳留兵三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新兵,然守卫洛阳的渡口足矣。

  “臣立刻去布置!”

  严庄见安禄山同意,心中送一口气。

  李瑄不给他们机会找破局点,使他们形势不容乐观。

  “这该死的李瑄,一定要打败他,将我干娘救出来!”

  一想到杨玉环被李瑄占有,安禄山就食不下咽。

  “陛下不用着急,只要能拉拢郭子仪、李光弼,让他们投靠大燕,我们就有十足的胜算。”

  严庄讪讪一笑,他清楚安禄山在想什么龌龊事。

  他见过杨玉环惊为天人的面容,每一个男人,都想要一亲芳泽。

  杨玉环的美已在民间神话,据说她像仙女一样不会老去,是人间尤物。

  正是因为倾国倾城的容颜,才使圣人不顾道德伦理,将她强行霸占。

  前几日,严庄向安禄山请求,许诺郭子仪、李光弼为郡王,希望能借助李瑄政变之事,将郭子仪、李光弼拉拢。

  在四月份的九门城之战,李光弼和郭子仪大破史思明、蔡希德等三万联军,让严庄意识到这“无名之辈”不是省油的灯。

  如果不是郭子仪、李光弼突然撤军,赵郡也会被二人拿下。

  大唐的权力被李瑄攫取,正是拉拢他们二人的好机会。

  “朕的援军已经到达河北,希望他们识时务!”

  安禄山也是冷冷地说道。

  他不相信自己的精锐之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败在郭子仪、李光弼手中。

  最气的是李光弼麾下的河东军,以及最初入常山大破郡县的太原弩手,都是他曾经的部下。

  可惜他没有把握住这支军队。

  安禄山的军令下达以后,李归仁率领雄健的曳落河铁骑,最先出发。

  禽兽将军孙孝哲率领一万燕云铁骑,好干儿张忠志、安忠臣率领一万胡骑和胡人将领紧随其后。

  使者先一步向崔乾佑传递命令。

  当天夜晚,崔乾佑收拢潼关士卒,携带潼关的粮草辎重、牲畜等物资,离开潼关,前往陕郡,与援军汇合。

  崔乾佑撤走的时候,故意“示敌以弱”,在沿途留下伏兵,希望唐军能渡河追击。

  这种故技重施,没有使封常清上当,放任燕军离去。

  翌日清晨,唐军的军旗在潼关升起。

  李嗣业率领三万重甲步兵、陌刀兵、神臂弩手、步弓手进入潼关后,李瑄从长安传达军令,大军从风陵渡、大禹渡渡河。

  李嗣业、张兴的兵马,出潼关布置在灵宝平原上,没有命令,不得擅自东进。

  这是在向燕军亮剑!

  即便知道燕军不会主动攻击。

  李瑄不打算强攻陕郡山道,他在等即将到达的河陇主力。

  两国用兵,攻心为上!

  他清楚安禄山的软肋。

  唐军和籴而来的粮食,也会源源不断地运输到潼关。

  ….

  吐蕃,逻些城。

  五月中旬,安禄山派遣的使者,终于到达。

  安禄山的使者,伪装成购买蜀锦的商人,趁蜀地动乱,轻而易举地接触到吐蕃在西川的戍堡。

  亮出身份后,被吐蕃人带到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面前。

  “两位大相,大唐气数已尽,大燕当立。我家陛下知大唐欺凌吐蕃已久,特意派遣在下与吐蕃珠联璧合,共襄盛举。”

  燕国使者向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一拜,开门见山说出来此的目的。

  恩兰·达札路恭和玛祥·仲巴杰都熟悉汉语,言语交流没有障碍。

  “我吐蕃自败于天将军之手后,恪尽职守,忠于大唐。请回去吧!”

  玛祥·仲巴杰佯装发怒,直接下达逐客令。

  “我带着诚意而来,吐蕃年年受唐军剥削,自家百姓无法温饱,唐军在河陇的步兵都有马骑。这谁能忍受呢?”

  燕国使者微微一笑,他知道玛祥·仲巴杰是虚张声势。

  两个大论一起接见他,一句话就将他赶走,这不符合常理。

  “大唐有天将军,如铜墙铁壁一样,无人可以撼动。”

  玛祥·仲巴杰的话也软下来。

  外人怎能懂吐蕃人的心?

  短短三年间,前前后后五十万吐蕃健儿,被俘被杀。

  赞普尺带珠丹被天将军亲俘。

  大论没庐·穷桑倭儿芒在刀兵下病死,大论悉诺藏在九曲身首异处,大论末·结桑东则布投降大唐。

  二十多名万人敌的猛将被天将军手刃。

  七名元帅,十几位名将被俘、被杀。

  死去金字告身以上的贵族数以百计。

  还有一些被俘虏的诸王、贵族。

  吐蕃失去通颊、吐谷浑、白兰羌、党项、苏毗、奴刺等等附属,失去万里疆域。

  最寒冷的时候,吐蕃青壮年直接断层。

  九年时间,才勉强恢复一些元气,但和巅峰的时候还无法比较。

  这哪能使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不慎重呢?

  他们不是没听说李瑄叛唐。

  得知李瑄引西域兵马至河西走廊,玛祥·仲巴杰欣喜若狂。

  但也预料过河西、陇右的兵马不会抵抗李瑄,毕竟李瑄在此的威势深入信心。

  李瑄长驱直入至长安,老皇帝必然被推翻。

  更令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惊喜的是,大唐东北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也叛乱,并一路打下洛阳。

  无比辉煌,威加海内的大唐,竟被边军吞噬地渣都不剩。

  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中原王朝乱世,正是他们吐蕃的时机。

  错过这次机会,一旦让李瑄统一天下,他们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正如燕国使者所说,吐蕃早就受够连续九年的进贡。

  每年要向大唐进贡一万匹马,一万头牛,十万头羊,一百车皮毛。

  这使大唐陇右九曲、青海、柏海、积石等郡一举成为赋税重地。

  大唐在这里搬迁数十万汉人,这些汉人百姓牛羊成群。

  种植棉花也蔚然成风。

  很难再出现冬天被冻死的情况。

  加上九曲之地产量极高的小麦,让百姓们衣食无忧。

  哪怕李瑄离开九年,百姓依然皆知李瑄的恩德。

  除了李瑄的诗词外,关于李瑄的各族歌谣,不下数十种。

  在这种情况下,吐蕃想北上收复九曲、青海,更为困难。

  这也是玛祥·仲巴杰和恩兰·达札路恭一直顾虑的地方。

  他也害怕李瑄枪打出头鸟,再征伐吐蕃。

  九年前的大非川之战,让吐蕃失去底蕴。

  如果再败,吐蕃就不会再有机会了。

  “大唐不是铜墙铁壁,它现在摇摇欲坠,我们只要合力一推,必然倒塌。”

  燕国使者缓缓说道。

  他是严庄的门客,按照严庄的战略,默认李瑄占据关中,取代大唐,不论称帝也好,掌权也罢。

  不影响他们的战略布置!

  因为时间差关系,燕国使者和玛祥·仲巴杰不知道大唐已发生马嵬驿之变。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是天将军取代大唐。你们燕国有多少兵马可以牵制天将军的兵力!”

  玛祥·仲巴杰与恩兰·达札路恭对视一眼后,沉吟片刻,向燕国使者问道。

  “我们燕军有五十万大军,现正在进攻潼关,不日即可将其攻破。”

  燕国使者吹牛皮不打草稿。

  他这么多说,不过是给吐蕃北上的勇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7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6/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