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724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拿下凉州城,再也没有人能挡住他前往长安的脚步。

  至于流经金城(今兰州)的黄河,没有人认为那是天险。

  “末将李朱师拜见李帅……”

  “末将李广琛拜见李帅……”

  李瑄还未入城,河西兵马使李朱师、赤水军大使李广琛、赤水军副大使郭英乂等将领,以及一众河西属吏奔来向李瑄拜见道。

  “诸位免礼!凉州城弃暗投明,使兵不血刃,你们功不可没。本王会重赏将士们!”

  李瑄让李朱师、李广琛等将免礼。

  “闻李帅铲除杨国忠、平定安禄山而来,这是我们份内之事。今杨国忠蛊惑圣人,致使阴阳失衡。末将必全力拥护李帅。”

  李朱师最先向李瑄表达忠诚。

  人生能有几回搏?

  武将敢打敢拼,你可以说他们一腔血勇。

  但安禄山那种人都能一呼百应,更何况是李瑄。

  太多人指望李瑄功名富贵。

  “上天生下李帅,是国家和百姓的福气。末将相信天下只有您能扫平叛乱,重振大唐辉煌,万代不朽!”

  李广琛也向李瑄拜道。

  人总是要先说服自己,然后就能说服一切,无惧一切。

  “天灾、人祸、兵灾……国家多难,诸位有目共睹。我在宰相位置上,不能成就。现唯有用这种下策,去拯救苍生。好在有一群英雄豪杰伴随着,让我信心倍增。我们志同道合,一起在青史上留名。”

  李瑄动情地向众人说道。

  “我等愿为李帅效死命!”

  众将、僚属一齐再道。

  随后,李广琛向李瑄阐述他们如何轻易打开凉州城。

  郭英乂至关重要,是他释放被秘密囚禁的李朱师和李广琛。

  二人在军队中威望巨大,只要他们出现,就能绕过威望不高的乌怀恩主导战局。

  郭英乂,字元武。河西常乐县人。

  他的父亲是盛唐名将郭知运,曾担任陇右节度使。

  郭知运本就门荫入仕,得到郎将的职位。

  经过大非川之战,逐步提拔到军使,然后又被哥舒翰调遣至赤水军副使。

  果断杀死乌怀愿的安太玄李瑄也十分欣赏,以后会重用他。

  李瑄入城的时候,凉州城百姓松一口气,免去兵灾之祸,万人空巷前来迎接。

  占据凉州城,李瑄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物资,以及城中数以千计的工匠。

  凉州城本就比历史上更繁华,现在将成李瑄的大后方。

  粮食会源源不断地从龟兹运输而来。

  李瑄也可以在安西地区和籴,于凉州城储存粮食。

  河西地区的牧场也十分关键。

  “将贺仁带上来……”

  节度使府衙中,文武皆在,李瑄下令将冥顽不灵的贺仁带上来。

  武威郡要稳固发展,还需要一名有手腕的文臣。

  李瑄还没想好谁来担任,打算先处理一下贺仁,以儆效尤。

  “李瑄,你辜负圣人,不觉得愧疚吗?”

  贺仁一到大堂上,当着众文武官吏的面,向李瑄骂道。

  “放肆,天水王的名字岂是你能叫的!”

  白孝德反呵斥一声。

  李瑄伸手,让麾下不必管贺仁,他义正言辞地说道:“我未辜负社稷和百姓,不觉愧疚!”

  实际上,李瑄心中确实觉得愧疚李隆基。

  但他别无选择。

  他只是愧疚李隆基一人,而李隆基愧对天下苍生。

  从始至终,李瑄怀着欺骗李隆基之心接近。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今日之铺垫。

  “哼!强词夺理。你和安禄山这样的人有什么区别。将来人人都会唾弃你,你难道不看王莽的故事?成功了又能怎么样?”

  贺仁骂李瑄骂得更凶。

  “你眼光短浅,我不与你争论。”

  李瑄本想审问一番贺仁,让他屈服,见他这么嚣张,索性不再与他多说。

  “老夫知道你在想太宗皇帝的事情,以为治理好国家,人们就能称赞你,玄武门之变虽成功,但后果人尽皆知,就是让你的祖先李承乾又走入玄武门。哈哈……小宗冒犯大宗,遗祸无穷……”

  贺仁不依不饶,他怀着必死之心,竟然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事,说到李承乾。

  李瑄只是眼睛一动,并没有太大生气。

  李世民即便创造贞观盛世,人人称颂他,也不可能改变玄武门之变以后的祸患。

  他的儿子们,儿子的儿子们,世世代代,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想着进入“玄武门”搏一搏。

  一旦李瑄毫无根据的小宗代替大宗,那以后李瑄的后代,只要有一个觉得自己手握重兵,就会向大宗发难。

  李瑄怎么会没想到呢?

  “能言善辩的李瑄竟也有无从反驳的时候,老夫死也值了。”

  见李瑄一直不说话,贺仁骄傲地抬起头。

  李瑄在朝堂上的时候,可谓神挡杀神,各种各样的话语学术层出不穷。

  现在贺仁以为李瑄理屈穷词。

  麾下的将领都很愤怒,要不是李瑄有言在先,早就提刀将贺仁大卸八块。

  “太宗皇帝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是宗室,我也认为大唐无道的时候,老百姓可以推翻它。但你沉浸在其中,自以为死能成就你的忠义。实际上世人会感觉到你的迂腐,不可救药。”

  “你们这种人,一直在一个圈中,来来回回,始终在原点……”

  李瑄只是浅浅一说。

  他来到大唐,战争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变革。

  哪怕将历史推动一点点。

  像贺仁一般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他以后一定会遇到更多。

  许多皇帝都知道王朝更迭,是历史使然。做梦将自己的基业流传百世,是自欺欺人。

  李瑄没有再浪费口舌。

  他一挥手,让士卒将贺仁带下去。

  杀死贺仁,在这个时候反而会成全他的名声。

  被拖出大堂的时候,贺仁反应过来,又一阵叫骂。

  只是越来越远,众人逐渐听不清楚了。

  此时,大唐中一片寂静。

  “我们创造历史,不要听这种不相干的话。”

  李瑄又笑着向众人说到,没有丝毫影响。

  众人这才恢复如初。

  他们感觉李瑄深不可测,将来不知道要走哪一步。

  李瑄向他们诠释了什么叫不怒自威,哪怕是李瑄最信任的人,也不知道李瑄的真实想法。

  但李瑄又有魅力,让将士为他效力。

  “回李帅,陇右军中,您的老部下甚多。当立即挺军出河西走廊,与陇右军会师。”

  车神塞见气氛缓解,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鼓作气收服陇右军,调陇右诸胡,合汉胡大军三十万,以河陇为根基,进可攻,退可守。

  “大军先在凉州城周围休整。我会秘密派遣使者,向陇右诸军使、守捉使传信,共谋大事。”

  李瑄没有采纳车神塞的意见,决定稍稍缓一缓。

  李适之和李奕被接入莫门军后,会被保护起来,必要的时候,还有白兰羌王相助,李瑄不必担心。

  陇右王难得被调往长安,群龙无首。

  李璬即便到来,也无力指使河陇诸军去攻击莫门军。

  李瑄之所以选择暂缓东进,是因为他觉得一旦他东进,李隆基就会离开长安,跑到更安全的剑南,依托蜀道,遥控平叛。

  离开长安,弃百姓而逃的皇帝,还是天子吗?

  那时李隆基的威望将降低到冰点。

  但李隆基绝对不能因为李瑄弃长安离开。

  只能因为安禄山而逃离。

  那才是李瑄登场的最佳时机。

  李瑄不想留李隆基到剑南,更不想使李亨至灵武。

  这会超出李瑄的掌控,所以李瑄最好要截住他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7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4/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