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696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由于这些汉将包括军使、副使,职位不低,狗头军师高尚告诉安禄山,等过段时间,让何千年入长安,请求圣人以这三十二名汉将“怯弱”为由,换成蕃将,这样就能把军队牢牢把控。

  安禄山觉得可行,只要他不去长安即可。

  他已经做好称病的准备!

  ……

  安禄山离开长安不久,关中地区突降暴雨。

  暴雨停下后,又是连续的大雨如注,数十日不停。

  正好在麦子熟之前开始下大雨,以至于良田全毁,颗粒无收。

  又有无数农田被淹没,关中地区遍地成河,已成泽国,根本无法再种新的庄稼。

  已经不再是开元年间,皇族贵族吸血关中百姓,虽有余粮,但并不是很多。

  要知道,经过时代发展,人口激增,长安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

  都城最重要的粮食问题,长安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开元年间,李隆基前前后后近十年在洛阳处理政务,美名曰“移都就食”。

  韦坚开辟广运潭,一定程度缓解长安的粮食紧张,但治标不治本。

  所以这几年,朝廷一直在收购关中的粮食。

  即便是一些富农,都把粮食卖给朝廷,换取钱财。

  而这种交易,对百姓来说是灾祸的开始。

  粮价暴涨,已经可以预料到了。

  伟大的圣人李隆基在兴庆宫中,终于良心发现,把杨国忠叫到南熏殿:“大雨下了这么多天,长安附近有没有灾害洪水发生?”

  李隆基好歹曾经英明过,连日大雨,自然联想到灾害。

  “回圣人,雨水虽多,但并未伤害到庄稼。请圣人放心。”

  杨国忠拍着胸脯保证道。

  李隆基到底是没有心情去深究,相信杨国忠的鬼话。

  大雨又下十来天,李隆基又想到雨天麦子无法收取。

  杨国忠不知道从哪弄一束麦子,穗子又长又粗,个个颗粒饱满。

  李隆基这才完全放下心。

  同时,杨国忠耍了一个阴招,让咸阳令弹劾京兆尹李岘,说李岘面对大雨灾害时无能。

  李隆基一声令下,李岘被贬为长沙太守。

  新的京兆尹是杨国忠推举的亲信。

  李岘身为京兆尹,全力赈灾。但大雨滂沱,他缺少人手,难以施展。

  只能通过京兆仓库和常平粮仓的调度,尽量维持长安的粮价,等雨停下时,再进行赈灾。

  在李岘被贬的第二天,长安粮价,瞬间崩盘。

  雨灾前长安粮价斗米二十文,短短几天涨到斗米四百文。

  普通百姓倾尽所有,只能买两三斗米。

  而这些米,又能够一家老小生活几天?

  长安的百姓有歌唱:想要米粟贱,莫过追李岘。

  可见李岘执政京兆尹这几年的深入人心。

  杨国忠自然不会承认这是他赶走李岘的过错,他隐瞒不报,甚至开始严管灾害,地方郡守、县令自行处理。

  形成一种郡县不受暴雨影响的假象,反正圣人也不会出长安。

  扶风太守房琯向李隆基上奏当地水灾严重。

  但房琯的奏折根本到不了李隆基手中。

  杨国忠见房琯跳出来,叫御史去审问房琯,弄的房琯很狼狈,并丢去官职。

  地方上因此害怕杨国忠的权势,皆不敢再声张透露。

  这苦了关中百姓!

  南熏殿中,金玉装饰,丝绸铺垫,香薰不断,灯火葳蕤。

  伟大的圣人李隆基,他还不是很傻。

  在大雨连续六十多后,午睡时被一道雷声惊醒。

  “这是怎么了?还在下雨啊!”

  他穿着便鞋一步一步出南熏殿,看着屋檐下水流不断,若有所思。

  从大殿的门口,能看出远处的天空晦暗,雨点随着狂风咆哮,白昼如夜。

  整个天象给人一种恐怖感觉!

  不知何时,高力士拿着拂尘,悄悄地出现在李隆基身后。

  此时高力士不再高大,他的背微微有些弯曲,脸上也布满皱纹。

  忙于布局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高力士比历史上更加苍老。

  纵然李隆基宠信袁思艺,然最终还是高力士陪伴他。

  昨日,今日,明日,高力士都会默默在李隆基身后,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连续六十多日,这是天灾啊!淫雨不停,力士可尽言语。”

  李隆基知道他身后站着的是高力士,他未转身,缓缓说道,言语深沉。

  他终于后知后觉,知道自己可能被杨国忠那小子骗了。

  这么大的雨连续下,怎会没有灾害发生呢?

  他这两个月来在干嘛啊?

  “自圣人高居无为,将权势假借给李林甫、杨国忠以来,赏罚无度,阴阳失衡,臣何敢言?”

  高力士看宫廷之中,水流成河。已经想象关中地区尽成泽国。

  偶尔回兴宁坊的时候,他也听到一些消息。

  他更知道长安的米价已经涨了二十倍。

  而且多数还被王公贵族买走,百姓买不起粮食。

  但哭泣的泪水与大雨交融在一起,谁又能分得清呢?

  常平粮仓更是被借空,甚至还被地方官吏耍手段。

  昔日广运潭连接的漕运水路已不可能行船。

  陆地泥泞,更不能通车。

  杨国忠即便想从洛阳运输米粟麦,也不可能来得及。

  洛阳有天下一绝的粮仓。

  长安的粮仓虽不小,但一群脱产者连吃带浪费,从来没把粮仓填满过。

  哪怕还有不少粮食,杨国忠也不打算开仓放粮,因为还要供给给皇帝、公卿大臣、禁军、宫人等等。

  而不是平民!

  李隆基听到高力士的话后,沉默不语。

  一句“臣何敢言”,几乎把该说的已经说了。

  如果李隆基幡然醒悟,梦回开元初期,一定会反躬自省,先罢杨国忠、陈希烈为相,然后开始亲力亲为,调度宫廷仓库救灾。

  因为按照天象,秋天以后,大雨必然会停。

  难道冬天还会下雨吗?

  到时候就可以从东都洛阳运输粮食,救济长安。

  但此刻的李隆基,内心充满脆弱,他已经被自尊心蒙蔽双眼,面对高力士的好言相告,装作不知道。

  皇帝烦心的事情够多了,他不想徒增烦恼。

  挺累的,顺其自然吧!他相信灾难会过去,就苦一苦百姓吧!

  颐养天年,就应该有颐养天年的样子,他选择相信杨国忠最终能处理好。

  或许再听到西面开拓到地中海的捷报时,李隆基才会开怀一笑。

  高力士看着李隆基拖着便鞋,又回到殿中后,长叹一口气。

  幸亏是如老兄弟一般的高力士劝谏,如果是其他大臣,一定是“忠言逆耳”,李隆基免不了再次暴跳如雷。

  高力士此刻怀念李七郎,那个在李林甫之后,杨国忠之前的宰相。

  或许他在的时候,这次灾害绝不会是这样。

  高力士已经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但他的主人如此,自己也只能抱有侥幸心理。

  再次穿戴好的李隆基,吩咐在花萼相辉楼进行酒宴歌舞,并传五杨过来陪宴。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李隆基听着雨水,看着歌舞,饮着美酒。

  却不想到到达花萼相辉楼的三楼窗前。

  作为长安的最高建筑,共十二丈高。

  他一掀开窗帘,就能看到长安巷坊如河,看到长安城外泽国一片。

  也能看到五杨和杨国忠富丽堂皇的豪宅,流光溢彩,如鹤立鸡群一样。

  昔日,汉灵帝突发奇想,想要站在皇宫的最高楼,看一看周围的景色,但宦官张让却出来制止:“天子不可登高,否则必生叛乱。”

  汉灵帝信以为真,立刻放弃登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6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6/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