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683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今日宴会,圣人息怒……”

  李瑄向李隆基劝说道。

  “饮酒!”

  李隆基又饮一杯酒,冲冲扫兴之气。

  在他心中,边令诚已经是一个死人。

  “七郎,外国很大,也有文明,你说他们也有皇帝吗?”

  杨玉环插话询问李瑄。

  “回娘子,大食帝国的哈里发,类似于宗教、军政的继承者,领袖,可以称之为一国之君。但罗马帝国的君主,可以翻译为皇帝。在西方世界,如法兰克王国、罗马帝国,特别优秀的皇帝,被称为大帝。”

  李瑄向杨玉环解释道。

  “那三郎这样,一定大帝了。”

  杨玉环看着李隆基说道。

  “西方的大帝,怎能和圣人相比,圣人一词,远迈大帝。更何况天可汗,是天下的共主。西方最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都不及圣人。”

  李瑄纠正杨玉环的话。

  “也是!圣人文治武功,千古一人。”

  杨玉环和李瑄这一唱一和,让李隆基又来了心情,他感觉自己又飘起来了。

  “七郎,罗马帝国是在地中海上的国度吧!听说哪里很富庶。”

  李隆基饶有兴致地向李瑄问道。

  “回圣人,现在的罗马帝国是曾经最辉煌罗马帝国分解出的东罗马帝国,但他们视自己为正统,自称罗马帝国。他们一定比大食帝国更富有。”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罗马帝国曾遣使来唐,龙池中的水仙花就是他们带来的。我只记得他们和粟特人有些相像。当时他们说两年多时间,才辗转来到大唐。”

  曾经大唐将罗马帝国称为拂菻,经过李瑄科普后,正式译为“罗马”两个汉字。

  “罗马帝国距离长安万里之外,我们的兵马如果没有地方辅军、地方粮草相助,不可能直接进入罗马帝国。”

  李瑄这样向李隆基回答道。

  “七郎还有征服罗马的心思吗?”

  李隆基问李瑄,他不能忍受有人能和他一样称为皇帝。

  他是唯一的天下共主。

  “回圣人,大食刚经历改朝换代,又发生兄弟相残的事情。萨法赫的弟弟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将他杀死,成为新的哈里发。”

  “臣得到消息,此人雄心勃勃,似乎比他兄长更强势,已经击退罗马帝国的军队,平定内部不臣服的总督。”

  “臣建议,趁大食帝国动荡,百姓迷茫的时候,大唐继续出兵西征,一举攻克哈希姆城,拿下圣城耶路撒冷、麦加,将大唐的战旗插在地中海,成就圣人不朽的军功。”

  “只有将大食帝国覆灭,我大唐才能借助波斯之资源、粮草,向罗马攻击!”

  李瑄看似头头是道地向李隆基分析道。

  实际上是在借助李隆基膨胀的野心,忽悠李隆基!

  自他收取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价值二百万匹丝绸的金银珠宝和十万第纳尔、一千万第尔汗以后,就打算暂时偃旗息鼓。

  他接下来,只会为安史之乱做准备。

  到时候他控制西域入口,假装调兵入波斯到达里海。

  其一,自然是给安禄山范阳起兵的机会。

  想改变大唐,必须由安禄山挑起战斗,并且势如破竹地将李隆基赶出长安。

  这样李隆基才会能在天下百姓、官吏那里,彻底失去威望。

  其间的苍生伤亡,不可避免。

  不破不立,这些是必须承受的代价。历史上打了八年的安史之乱太惨烈。

  李瑄一定要快速结束,定鼎天下。

  其二。

  安禄山一旦起兵,李隆基就会颜面尽失,因为安禄山是他一手提拔的,处处维护。

  他像是找遮羞布一样,不顾一切。

  届时,他会让有能力的将领快马加鞭从边境回来。

  历史上哥舒翰、封常清等将领回去的时候,都没有带自己的兵马,而是让荒废已久的南衙禁军,穿上盔甲,再招募一些没有训练过的百姓抵抗虎狼之师。

  除了调兵遣将需要数月时间以外,更多的是李隆基失去理智。

  结局是显然易见的。

  李瑄那时候如果谎称自己在“里海”,并称病无法归,李隆基也拿他没办法。

  李瑄一旦到京兆地区,一定会携带千军万马。

  “七郎需要多久时间出发?”

  李隆基在宴会上迫不及待地向李瑄询问。

  李瑄所说,正是他看到地中海地图以后的愿望。

  如果做不到就罢了。但麾下有李瑄这种绝代名将,一定可以做到。

  穷兵黩武的李隆基怎么会不心动呢?

  “为确保万无一失,新兵招募完毕,训练一番后,准备粮草辎重,大概十四载春天出发。”

  李瑄给出一个合理的时间。

  “嗯!万里远征,需万全之策。待七郎回西域后,就可以准备。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朝廷会全力支持安西。”

  李隆基点了点头,安西北庭军战斗了两年,休息一年多时间非常合理。

  毕竟大食帝国还存在强大力量。

  “远征之时,战马因水土不服,消耗最大,还需要一些战马。粮食可以用绢去和籴,另外,工匠和军医也是安西欠缺的。因为缺少工匠,在出征波斯的时候,士兵拿着损坏的武器作战,受伤的士卒无人医治而死。”

  李瑄睁着眼睛说瞎话。

  他最重视工匠和军医,知道后勤的重要性。

  但要发展西域、河中,工匠和军医自然是越多越好。

  “这怎么能行!朕会立刻下令召两千名工匠和军医,前往西域。七郎是陇右群牧使,尽管调度陇右牧监的战马。”

  李隆基想也不想,就同意李瑄的请求。

  不久后,工匠和军医会带着他们的家属,到达安西报到。

  虽然安西不是好地方,但李瑄不会亏待这些工匠。

  有随意调遣牧监战马的命令,李瑄更放心。

  随后,李瑄又向李隆基提及在北庭都护府以北建立葛逻禄汗国,制衡回纥的事情。

  李隆基同意李瑄的求情,回纥最近几年一直在开疆拓土,需要敲打一下。

  宴会结束后,李隆基会赐予施利叶护封号可汗。

  在天将军驰骋的土地上,天可汗的册封,即为正统!

  宴会的靡靡之音,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刻。

  李瑄微醉!但意识清醒。

  而李隆基因为高兴,醉得不省人事,女官们将李隆基搀扶向幕后而去。

  杨玉环最后看李瑄一眼后,只能陪同离开。

  圣人罢,宴会终止。在监礼官的主持下,文武百官先后退场。

  李瑄没有与百官交谈,而是和李霅一起登上马车,向平康坊而去。

  按照礼制,李瑄应该先去看望父亲李适之,再回府中与妻子会。

第352章 李适之的顾虑,小儿小女

  宋国公府,门前依旧。

  十年时间反如掌而过,他有幸成为李适之的儿子,使他有较高的起点,能在安史之乱前,到达如今的地位。

  李适之急流勇退,未必不是好事。

  他得以颐养天年,不必操劳政事。

  无数臣子,都是在政治上的失意和贬谪,然后郁郁而终。

  李适之虽还有太子太师的头衔,但不需要教导太子。

  李隆基为防止皇子太子与大臣们结党营私,把皇子和太子都养在十六王宅,严加看管。

  平时太子的老师,一般都是没有地位的文人官吏,甚至还没有品级。

  李玉莹这几年一直在济生堂学医,她可能受李瑄影响,一改之前,想要有作为。

  因为济生堂是李瑄一手建立,而且李瑄还出重金发展。里面的大医陈藏器、王冰,都是李瑄一手提拔。

  立志要在十年之内,培养出第一批优秀的医者,悬壶济世。

  李玉莹也想成为其中之一。

  李适之现在惟一头疼的,就是自己这个女儿,老大不小了,还不嫁人。

  贵族哪能学医?让别家笑话。

  不过李玉莹用李腾空的例子反驳李适之。

  李腾空是李林甫之女,有高超的医术,还能为贫苦百姓治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6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3/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