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因为它的瓤几乎都是黄白色,而且它的皮非常厚。

  但下一秒,李瑄觉得奇怪,他闻到一股浓郁的西瓜香气,看籽又像是熟了。

  随后,李瑄又找到一个似乎熟了的西瓜,将它切开,还是黄白色的瓤。

  又切开几个“熟西瓜”,依然和第一个西瓜一样。

  “莫非这种西瓜种子,只能结出这样的西瓜?”

  李瑄心中了然,停下手中动作。

第54章 暗度陈仓

  想到这种可能后,李瑄干脆利落地将一半西瓜,分成数份,打算尝一尝。

  “将军,此物不明,不可尝试,如果非要尝试,就让我来吧!”

  阿史那扶汶连忙阻拦李瑄。

  “是啊将军慎重……”

  “让我们代劳吧……”

  其余将领也纷纷劝阻李瑄。

  “咦!还挺甜?”

  李瑄刚想说他们多心的时候,旁边传来一道声音。

  原来罗兴已经抱着一半西瓜啃了起来。

  他也害怕这“西瓜”是毒物,不能让主人以身犯险。

  “诸位不要怕,西域人已经验证,这种瓜无毒。”

  李瑄说着,对罗兴说:“罗兴,你告诉他们味道如此?”

  “一口甜水,好香,吃起来好美。”

  罗兴擦了一下嘴,回答道。

  李瑄听后,也咬一口西瓜。

  他眉头一皱,好粗的果肉,而且筋太明显,虽然水份不小,但甜度却平平。

  后世最黑的商家,也卖不出这样甜度的瓜。按照后世的说法,李瑄估计这种甜度只有五到七。

  “这瓜好甜……”

  李瑄切开的瓜,将领们各拿一份,赞不绝口。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这种甜度的瓜,已经让他们满足。

  “唉……西瓜皮不可食用……”

  李瑄见阿史那扶汶狼吞虎咽,把西瓜皮也啃一个角,立刻出声制止。

  “我说咋变得跟草一样味道。”

  阿史那扶汶脸一变,将西瓜皮丢掉。

  众将都大笑一声,阿史那扶汶为他们提了个醒,使他们不用丢脸。

  李瑄对成熟的西瓜不是很满意,但是能理解。

  将来要选籽培育出更甜的西瓜,甚至还有红瓤西瓜。

  这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去做,李瑄不一定能看到。

  随后,李瑄教士卒们辨别成熟的西瓜。

  将西瓜摘掉,往军城中运送,与将士们分享。

  没分到的不要急,等其他西瓜成熟。

  有十几亩西瓜,最起码人人都可以尝个新鲜。

  李瑄吩咐吃西瓜的士卒,将西瓜籽保留。

  待选取优等后,来年三月种更多西瓜。

  到时候,就可以在天气最热的时候,一饱口福。

  这让士卒们颇为向往。

  八月十日,秋天已至。

  不论是突厥,还是唐军,现在是用兵的最佳时机。

  按照约定,在八月十六日前,丰安军到达鸣沙渡。

  李瑄正在准备。

  他有两条到达鸣沙渡的路线。

  一条是先过黄河,然后到鸣沙渡,届时从鸣沙渡再过河。

  另一条是顺着黄河而下,这样省时省力,但有一定风险。

  “报……”

  一探马飞入军城,向李瑄禀告军情。

  “启禀将军,在贺兰山南麓一带,发现大部突厥轻骑,数以万计。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峡石通道。”

  探马向李瑄禀告。

  “看来突厥左厢诸部已经知道我大唐的动向。他们威逼过来,是想趁我军渡过黄河立足未稳时出击。”

  李瑄沉思后,知道突厥左厢诸部的目的。

  灵武一带,本就是胡汉杂居之地,朔方军动员十余郡,将各地的粮草、辎重,运送到鸣沙渡,瞒不过突厥人的探子。

  而且朔方军中,胡人没有七千,也有五千。其中还有超过半数都是突厥人。

  他们不可能都与大唐齐心。

  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的进攻时间,但从鸣沙渡兵马聚集的数量,可猜测一二。

  如果唐军汇聚在一起,列阵前行,突厥诸部机会就不大了。

  反之,在唐军渡河的时候进攻,是突厥最好的机会。

  当然,唐军可以绕道境内过河,但那会影响战机,出现变故。

  突厥明显是想与唐军一战,让唐军知难而退。

  峡石(今青铜峡)通道,是鸣沙渡出塞的唯一出路。

  由于具有黄河天险,唐军没必要把守。

  而且峡石空地太大,很难守住。

  “我军本可从黄河外过,现不得不从黄河内行进。”

  王思礼听到这个汇报后,向李瑄说道。

  “突厥守着鸣沙渡到丰安的渡口,似乎是逼迫我军主力南下渡河,消耗我军士气。”

  李瑄向众将说道。

  这一段黄河的渡口,包括丰安军的渡口,都会被突厥监视。

  一旦唐军渡河,他们很快就会派轻骑而来。

  数万兵马,以及相应铠甲、兵器想全部过河,需数日时间。

  唐军本是灭突厥而来,主动出击,士气高昂。

  若被逼得需要多花十天时间,士气必受打击。

  李瑄注视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对众人说道:“丰安军在黄河外。可禀告王帅派遣我军,向峡口逼近。”

  定远军在灵武东北二百里,虽然也是在黄河外,因山路隔绝。定远军只能先到黄河以内,再南下鸣沙渡。

  定远军是守卫北方的门户,面向草原,可方便出塞。

  “如果突厥诸部主力,全力突袭我丰安军呢?”王思礼问。

  “我们出军的时候,鸣沙渡的经略军佯装要渡河,牵制住突厥骑兵主力。派遣另一部分经略军暗度陈仓,夜晚至丰安军渡过河。”

  “丰安军和一部分经略军汇聚在一起,就不必担心突厥骑兵。”

  李瑄回复王思礼。

  他希望能在峡石一带,与突厥骑兵一较长短。

  只要将这些突厥骑兵消灭,贺兰山以西、以北的突厥诸部,必望风而降。

  “将军妙计,不过我们需要征求王帅的意见。”

  王思礼称赞道。

  “王帅若知突厥骑兵逼近峡口,一定也会如此,或许还有更好的计策。”

  这不算什么妙计,只是身为将领的基本。

  敲定计划,李瑄立刻拟订军文,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传递给王忠嗣。

  王忠嗣应允。

  不久后,一万名经略军,南下向丰安军渡转移。

  八月十四,黄昏,张齐丘将剩下的一万五千名定远军、经略军兵马,和一万皋兰州等胡骑,列在鸣沙渡,组织上百艘小船,呈渡河之状。

  同时,李瑄率领一千轻骑,出丰安军城,分成二十队,驱逐突厥探马。

  在周边监视的突厥骑兵,见到这阵势,迅速前往峡口禀告。

  半个时辰后,丰安军渡,出现一队又一队的唐军。

  其中,身披明光甲者,竟有三千之数,还有两千唐军披鱼鳞重甲,手持近两丈长的大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