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557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蝶恋花!来人,上笔墨……”

  李隆基更来兴趣,急于让李瑄展示。

  杨玉环也眼波明亮,充满期待。

  高力士立刻从紫云楼内,拿出笔墨纸砚。

  不一会儿,宫女将墨磨好。

  李瑄长舒一口气,纸笔写下《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李隆基和杨玉环就近一字一句地读。

  词立意清新,堪称绝佳,果然只有李瑄才能作出这样的词。

  特别是“墙里”、“墙外”这一段,诗词最忌讳重叠,但这三句读起来错落有致,难人寻味。

  但这一句话,却让他联想到杨玉环还是寿王妃时,他爱而不得,最终千方百计的场景。

  不论是“天涯何处无芳草”,还是“多情却被无情恼”,看似是写暮春场景。

  但李隆基总感觉其中有一种情绪。

  但李瑄如日中天,不该有这种情绪。

  难道是他多想,李瑄仅仅是在惋惜暮春吗?

  旁边的杨玉环则想法不同,她一度心跳加速,是她太敏感了。

  实际上,需要等几年后,朝野学者才自认为“完美”解读这首词,传授后世。

  “七郎的才华,盖王维、李白啊!有没有填曲?”

  李隆基只以为李瑄的寓意是对那些反对新法的人。

  这段时间,许多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想通以后,李隆基再看这首词后,就爱不释手。

  “臣才拙,还未填曲。”

  李瑄回答道。

  诗词就是通过作者所处的环境去赏析。

  在大唐,只有李瑄能作出这种别具一格的词,人们的联想自然会不同。

  而“多情却被无情恼”,本就包含太多。

  “我亲自为此词填曲,流入教坊,可否?”

  李隆基艺术细胞在发烫。

  “这是臣的荣幸。”

  李瑄不敢向李隆基要版权费,恭维一声。

  “玉环,你觉得这《蝶恋花》如何?”李隆基看杨玉环不说话,问她一句。

  “七郎的词,总令人惊讶。”

  杨玉环掩盖情绪,向李隆基回道。因为慌张,她不敢再多看李瑄一眼。

  可惜李瑄不知,否则心中一定会无语。

  一场游玩,至中午以后,偃旗息鼓。

  李隆基和惆怅的杨玉环一起,摆驾从夹道回兴庆宫。

  儿孙们也各回各家。

  “杨中丞。”

  杨钊和虢国夫人腻歪在一起,他准备离开上马车的时候,被李瑄叫住。

  而且李瑄还是当着杨氏姐妹的面叫住他。

  “相公有何吩咐?”

  杨国忠看了一眼生气的虢国夫人后,只能硬着头皮来问候李瑄。

  “待日昳时分,来我府中,有事商议。”

  李瑄淡淡地说道。

  “下官身体……有些不适!”

  杨国忠吞吞吐吐地说道。

  他此时按理说势已成,但看到李瑄依旧心虚。

  刚才李瑄能和李隆基一起在紫云楼凭栏尽欢,他只能下方火热的看着。

  貌似李瑄的权势越来越稳固,李林甫之流,已经不足为惧。

  但他的身份是“杨”,杨国忠清楚李瑄在防止杨氏敛财,但五杨都不是省油的灯。

  他们的私第建筑一半,不得不停下。奈何李瑄能讨好杨玉环,五杨无法扳倒李瑄,只能在心中暗恨。

  杨国忠是投机者,他权衡利弊,觉得杨氏的身份,对他更重要。

  现在他不想与李瑄走的太近,但更不能得罪李瑄。

  “也没什么,明天我会在朝会上颁布两条新法,圣人已经同意,明日希望杨中丞能支持!”

  李瑄向杨国忠透剧一些消息。

  “相公放心,我一定是第一个为相公击笏的大臣。”

  杨国忠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他抓住关键词,圣人同意!

  明天就算李瑄说的新法再离谱,他也会为李瑄摇旗呐喊,以博得圣人的好感。

  “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杨中丞可要注意身体啊!”

  李瑄拍了拍杨国忠的肩膀,关心一句。

  “多谢相公!”

  杨国忠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两人在比谁的演技更好。

  李瑄乘车回天水王府后,立刻派遣亲卫和奴仆,去邀请变革派的官吏到府中一聚。

  日昳时分。

  与李瑄最亲近的上百名在京大臣,再次来到后花园的梨树下相聚。

  包括赵奉章、杨慎矜、杨璹、韩朝宗、颜真卿、李岘、裴遵庆、颜杲卿、韦见素、杜琎、路嗣恭、上官青、杜甫、吕諲、张镐、崔颢、李霅、李季卿、李琦等等。

  地方上、御史,也有许多李瑄任命的大臣。还有刘晏、杨绾那样的宰相之才。

  不知不觉,李瑄“兵强马壮”。

  其中,杜甫已经被李瑄升任为侍御史。

  这种位卑而权重的官职,是无数官吏想要担任的。

  李瑄要让天下人知道,杜甫是他的亲信。

  在不断随风飘落的梨花下,李瑄向赵奉章、李岘等讲述考成法和一条鞭法。

  新法实施,必先说服他的支持者。

  如赵奉章这种悍吏,对李瑄的考成法和一条鞭法拍手叫好。

  他主持吏部之事,明白许多地方官吏狡兔三窟,且处事消极。

  他是秉持强法政策的人。

  还有一些支持李瑄的官吏,盲目跟从,他们把李瑄的话奉为圭臬,认为李瑄说什么都是对的。

  一条鞭法和考成法,都是整饬吏治,惩治贪腐,为国增加财政。

  好的法令为什么不能实行呢?

  而李瑄的支持者中,不乏精明且富有智慧的能人。

  他们非常清醒,觉得李瑄太草率,这个时候下药太猛烈并非好事。

  常平新法看似有成就,但实际上还要再等几年,验证成果。

  已经得罪了天下的豪强、大族。

  现还要得罪天下的官吏,这不是明智的举动。

  “启禀相公!考成法和一条鞭法,现就实行,有些操之过急。下官觉得此法一出,地方官吏将人心惶惶,可能会葬送相公苦心经营的大好局势。”

  现任户部侍郎的李岘起身向李瑄说道。

  他是站在李瑄为“良相”的角度考虑。

  平时信奉佛道的李岘,语气却非常激烈。

  因为料定此二法一出,于李瑄不利。

  “李侍郎言之有理,地方上错综复杂。哪怕监察入郡县,所见所闻,不过冰山一角,请相公三思。”

  现任工部侍郎的路嗣恭也向李瑄说道。

  他从地方上回来,虽有惩处,但深知地方上势力庞大,特别是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监察御史和采访处置使能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相公,两法几乎锁住地方官吏,不仅仅是贪官污吏,那些清明的官吏也会因为考成法的严苛而激烈。如果要实行,也只试着先实行一条鞭法。”

  吏部郎中裴遵庆也出来劝说李瑄。

  同时,张镐、颜真卿、杜甫等,也认为有不妥之处。

  李瑄很欣慰有这么多人指出错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5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7/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