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538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李銙拒不承认自己受贿之事,因为李銙被押送回来的时候,金吾卫并没有搜索到大量金银珠宝。

  捉贼捉赃。

  萧隐之弹劾李銙收受豪强巨量金银珠宝,阻挠新法。

  几天审讯,没有证据。

  杨慎矜不能大刑伺候,他心里想着李銙是不是被冤枉的?

  但他觉得不对劲,萧隐之等老狐狸信誓旦旦地弹劾,不太会自讨苦吃。

  闹出这么大动静,最终以李銙无罪收场,萧隐之就是诬告。

  圣人震怒,萧隐之必然官位不保。

  “李郎中,新安令自说冤枉,其家资不像是受贿的迹象,你认为如何呢?”

  次日下朝后,杨慎矜叫住李岘。

  他知道李瑄颇为器重李岘,为李岘加了五个使职。

  “大夫不要想着急于结束此案,派人去新安县仔细查,一定会有线索。如果大夫拿不出证据证明新安令有罪,那些人一定会拿出关于新安令犯罪的证据。”

  李岘向杨慎矜回答道。

  他认为李銙八成犯罪,且笃定李林甫手中有李銙犯罪的证据。

  李林甫没拿出来,是等待杨慎矜结案。

  如果杨慎矜宣告李銙无罪,李林甫展露证据,不仅杨慎矜会有免职的灾难,李相也会颜面扫地。

  接下来的新法举步维艰!

  从始至终,这就是一个阴谋。

  李岘大概推算出后,将之提醒杨慎矜,让杨慎矜不要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李相迟迟未开口,是因为还要面对亲族的压力。

  杨慎矜明白李岘的意思,不再急于求成。

  他派遣侍御史王昌龄到新安县,从百姓那里,打听李銙的为人,寻找关于李銙案的证据。

  正如李岘所说。

  自李銙被逮捕后,李瑄一直躲避亲族。

  李粹从上郡请假回长安,请求李适之能看在父亲的份上,让李銙安然无恙。

  李粹不敢找李瑄。

  他们这些地方官吏,最清楚李瑄的为人。

  李瑄自任命赵奉章为吏部侍郎后,似乎眼中不揉沙子,一旦郡县官吏考核不及格,会立刻被调往长安。

  然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对吏部的整饬,严于姚宋。

  李粹见不到李銙,他住在宋国公府,多次请求李适之。

  心软之下的李适之,答应去问问李瑄。

  李适之和李粹的关系是复杂的,不是普通的叔父与从子的关系。

  李适之是李象的妾室所生,是李象老来得子。

  但李适之的母亲在生下他不久后就去世。

  李适之九岁的时候,李象去世。

  李适之也就由兄长李玼抚养成人,得以有门荫入仕的机会。

  而李玼就是李粹和李銙的父亲。

  别看李适之和李粹是亲叔侄,实际上两人的年纪只相差十岁。

  李銙被押送到长安的第七日,李适之到天水王府。

  李瑄黄昏回来的时候,裴灵溪告诉李瑄,父亲正在后花园呢。

  “父亲!”

  李瑄立刻到后花园见过李适之。

  落日的余晖下,父子二人坐在亭子中。

  本来无话不谈,但今日相谈,却有些拘谨。

  李瑄立刻知道李适之是为李銙而来,遂主动开口:“父亲可是为堂兄之事?”

  “唉!本不该找七郎。为父明白七郎执宰的难处。然七郎也知道为父与你伯父的关系,不想让兄长的后代蒙受冤屈!”

  李适之叹了一口气,向李瑄坦言道。

  他早已不问政事,享天伦之乐,但李銙突然出事,让他寝食难安。

  自李銙到御史台后,便没有罪名传出。

  李适之心里有一丝希望,是李林甫等为对付七郎,无故的冤枉。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堂兄若如松树一样笔直,如坚冰一样晶莹,就不怕他人说三道四。看结果吧,如果他被冤枉,我拿起律法的绳尺;如果他罪名属实,我送他一具棺材,仁至义尽了……”

  李瑄早已有自己的想法,他也知道李适之的难处。

  年纪大了,也仅剩这些了。

  所以李瑄的话,没有那么绝对。

  当然,也表明他对犯法,阻挠新法的态度。

第291章 科举发榜,吐蕃大使再入长安

  “父亲,我主持新法,如众矢之的,无数大臣想看我的笑话;天下豪强大族恨我恨得咬牙切齿。他们最希望的事情,就是一觉醒来,我罢相,甚至死亡……在这关键时刻,如果我的亲人无法遏制自己的欲望,等同于害我。这还是我的亲人吗?”

  “不要说是堂兄李銙,哪怕是亲兄李霅,也适用于刚才我说的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是宰相,父亲曾也是宰相……”

  李瑄看李适之沉默,隐隐又猜到李适之在想什么!

  他可以失败,但绝不能以这样的方式退场。

  当天地清明,有的事情,并非一定是现在的错误。

  他会被私心和欲望所影响,但绝不会丢掉大的方向。

  等王昌龄回来吧!

  李瑄感觉王昌龄一定会将具体调查清楚。

  是非曲直,届时自有定论。

  李适之听到李瑄的话,才恍然过来。

  确实!

  李銙明知道七郎在做天下人的表率,在变革新政。

  他却在这个时候乱七郎方阵,这期间又有没有借助七郎的权势,狐假虎威呢?

  “七郎,是为父感情用事,你按照自己的判断吧!李銙要是蠢人,我会善待他妻儿的。”

  李适之站起身来,叹气说道。

  当今的政局,比以往复杂得多。

  七郎位极人臣,主持朝政,麾下那么多追随者。

  不都是因为信奉七郎吗?

  他们一家的富贵,是七郎带来的。谁要是不思回报,还贪恋其他,就是活该!

  在李銙未确定犯罪前,李适之作为叔父,相信李銙。

  如果李銙犯罪,只有用律法去测量了。

  “父亲只需要享人间乐趣,不论多么黑暗,请父亲相信孩儿能带来光明!”

  李瑄郑重地向李适之说道。

  “为父无力,只能默默支持七郎。”

  李适之言罢,就要离开天水王府。

  “父亲何不留下?”

  李瑄请李适之一起留下用餐。

  “坊门将欲关闭,我要与李粹说明。”

  李适之没有留下,准备回去向李粹坦明。

  他要令李粹回去赴任,不要再管这件事情。

  李銙的命,要看他自己。

  李瑄只能将李适之送上马车。

  轻出一口气后,重回府中。

  转眼间,十月中旬。

  在万众瞩目下,科举进士科发榜。

  并未按照制度一样,次年春天发榜。

  更改完毕,审理完毕后,就开始发榜。

  李瑄认为不应该拖到次年春天。

  不然阅卷以后,就有许多操作空间。

  其中一名考生,不仅写《文赋》,寓意深远。而且新法策论,别出心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5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