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530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连盖在身上的锦衾都无比柔软,一股别样的情绪涌来……

  李瑄离开姜月瑶的阁楼后,很快就回到正房。

  “霜儿?”

  裴灵溪正在灯下看书,以为是霜儿进来。

  当李瑄进入卧室后,裴灵溪才发现是李瑄:“夫君怎么能现在就回来呢?”

  裴灵溪以为李瑄已经办完事回来后,按理说夫君不该这么短的。

  平时她能感觉到夫君的克制,可依旧折腾得她死去活来。

  不知为什么,她让夫君去长离霜儿那里,夫君不愿!

  “我只是安顿月瑶,问一些事情,没发生什么。”

  李瑄从身后一把抱住裴灵溪。

  “那更不行,夫君赶紧回去。”

  裴灵溪赶紧挣脱李瑄。

  她是女人,知道贵女成为侧室,最起码该有洞房花烛夜。

  “等灵溪身怀六甲,我再与她们有肌肤之亲。”

  李瑄轻声在裴灵溪耳边说道。

  裴灵溪听到这句话后,泪水如注。

  她以为李瑄要让她诞生长子,将来继承爵位。

  因为爵位只能有一人继承。

  按照制度,李瑄是郡王,他的继承人必为国公。

第285章 新科举的题目

  翌日下朝。

  “岳父大人且慢。”

  李林甫准备去中书门下堂的时候,李瑄叫住太常少卿姜度。

  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李林甫,都发现此情况。

  李瑄纳姜度的女儿为妾。

  然姜度与李林甫的关系,几乎是穿一条裤子。

  姜氏皆以李林甫马首是瞻。

  李林甫还在推动姜皎最小的儿子姜庆初娶公主的事情。

  当初姜皎得宠的时候,小儿子姜庆初生下来没多久,李隆基就说将来要让他娶公主。

  可是后来姜皎“泄密禁中”,被赶出长安,姜庆初沦落十几年,李隆基早把自己当年的承诺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李林甫多次在李隆基面前提起这事,但李隆基一直推脱说没有合适的公主。显然想要反悔。

  李林甫是何等聪明,他自然也意识到这一点。

  不过李林甫还在为姜度的弟弟努力前途。

  他在等哪个公主守寡,这样李隆基一定松口,将守寡的公主嫁给姜庆初。

  可见他对姜氏的仁至义尽。

  将姜月瑶嫁给李瑄,不论他输赢,姜氏保全是一定的。

  在李林甫的心里,对李瑄又爱又恨,但有的时候,又不得不佩服李瑄。

  因为李瑄重情义,从几年前灵翠楼救婢女就能看出,为李瑄之妾或许并不会很差。

  “李相……”

  身居朝堂末尾,好几年没在朝堂说话的姜度见到李瑄呼唤后,赶紧向李瑄一拜。

  李瑄纳她女儿为妾,其实他并不算李瑄的“岳父”。

  作为随便送人、抛弃,不受法律保护的妾室的父亲,哪有“岳父”的待遇啊!

  所以李瑄突然这么称呼他,让姜度心中奇怪。

  姜月瑶嫁给李瑄,并非姜度的本心。毕竟姜氏也是士族,女儿被纳妾,哪怕是天水郡王、宰相的李瑄,也觉得脸面无光。

  姜度自然无法领悟李林甫的意思。李林甫这么要求,姜度不敢去拒绝。

  他已经决定沉心静气,面对李瑄时一如往常,不把李瑄当成自己女儿的男人。

  姜度感激李林甫能在姜皎出事的时候,帮助姜家东山再起。

  无论如何,也不会背叛李林甫。

  “岳父大人,下朝以后,就不要称呼职务了。叫我七郎即可,我们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

  李瑄拉住姜度的手,似乎姜度真是李瑄的岳父一样。

  “李相,下官怎敢呢?您要有什么吩咐,只管说,下官一定全心全力去完成!”

  姜度佯装不知这层关系,依旧将李瑄当宰相。

  由于表兄李林甫被李瑄整得失去权势,他心里一直敌视李瑄。

  只是可怜她的宝贝女儿,沦为妾室。昨晚过得如何呢?

  他又没法去问。

  “岳父大人见外了。过几日将岳母一起叫到天水王府,我一家人举行小宴。”

  李瑄拉着姜度,向兴庆宫外而去。

  姜度想挣脱,又无法挣脱。只能和李瑄一样的步伐。

  不过他特意回头看一眼老表李林甫,露出无辜的眼神。

  仿佛在告诉李林甫:迫不的已,心在表兄!

  “怎么敢去相公府上叨扰呢?”

  口头上,姜度依旧在拒绝。

  “安兴坊距离道政坊又不远,过几天休假的时候,我派车去接岳父和岳母。”

  李瑄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

  话到这个份上,姜度想拒绝都难了。

  他在心里怀疑李瑄的意图。

  难道李瑄想要拉拢他?

  他不过是一个太常少卿,凭借父辈萌荫,靠着李林甫的关系,在朝堂上是“击笏”的透明人,就像杨铦和杨锜一样。

  在官职上,他还远远不如杨锜和杨铦。

  地位上更是天差地别,杨锜和杨铦能入兴庆宫,与圣人一起宴乐。

  他只有等到大宴的时候,才有幸望一眼龙池。

  “岳父大人,据说太常寺的太医众多,且不少精通古药典籍。现在济生堂正在建设,陈祭酒已经开始着手招收医童,并联系其他名医,但前期的人手还差许多。我希望太医们能在济生堂兼任老师,岳父觉得如何呢?”

  李瑄向姜度说道。

  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

  事实上,大唐不止太医署。

  还有尚药局,药藏局这样的医疗部门。

  太医署是类似于济生堂这种培养医者的学院。

  只是太医署输送人材的对象是尚药局,也就是真正为皇帝服务的“御医”。

  太医署明确设立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四科,每科都由博士来教学,而太医署内的主药、药童则负责药材方面事宜。

  太医署有太医署令两人,从七品下,太医丞两人,医监四人,同为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下。其他的医师有五十多人,各种学生数百人。

  长安附近还建立了药园,种植药草,培养奇珍,同时药园师可以在药园中,给药园生传授药草知识。

  李瑄会向李隆基申请几名尚药局的御医去济生堂执教。

  至于药藏局,是专门服务太子的。李瑄会直接从药藏局调一些侍医。

  相比于民间医生,李瑄更倾向于宫廷。

  经过了解,李瑄知道宫廷医者水平极高,规整且系统。

  诸司对制药有明确的规定,合药时要按照一君三臣九佐的不同分量入药,制成汤、丸、膏、散之用。

  太常寺会经常检查药材,如果有变质腐烂的,就不能再用。

  朝廷对御医的管理制度也很苛刻,《唐律》中明确规定,制作御药如果跟处方不相符,包括药量不符、合成方法不对、服药说明书写错误等,依律可处以绞刑。如果分拣药物时出错,也要受到一年徒刑的惩罚。

  在这种制度下出现的学生,才更容易守规矩。

  济生堂是走向民间,以医德为先,为医要宅心仁厚。

  患者以性命相托,自当要竭尽全力,不能有丝毫马虎。

  李瑄也制定关于济生堂的制度,防止医师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念想,以教导徒弟的水平,来决定对御医的晋升。

  医生可以穿紫袍,李瑄相信会让许多御医心动。

  “回相公,只要中书门下堂同意,太常寺定当遵从。”

  姜度向李瑄回答道。他表示自己全凭宰相们定夺。

  也暗示要由首席宰相李林甫签订。

  “那就没问题了,右相一定会用执政事笔签上自己的名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5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0/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