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463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也有人觉得李瑄所言不错。

  李隆基当然偏向李瑄,但架不住这么多人反对。

  “天水王,你如何看待李侍郎之言语。”

  李隆基将话抛给李瑄,想看李瑄如何去应对。

  “启奏圣人,李侍郎纯属无稽之谈。”

  李瑄向李隆基一拱手后,直接开怼。

  并扭头面对李岩道:“李侍郎,你去过九曲和青海吗?知道柏海是什么样子吗?”

  “不曾去过!”

  李岩虽然畏惧李瑄的权势,但关系到他的利益,绝不能任由李瑄胡来。

  李林甫都不敢得罪天下豪强大族,李瑄凭什么敢?

  “九曲之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能开垦的良田以万顷而计。青海周围也尽是沃野,吐蕃败走的时候留下无数田地。即便九曲和青海,不如中原之沃土,但五郡面积之广大,足以靠粮食养活百万百姓,且那里本就是吐谷浑的故土,到处都是优良的牧场,驱逐吐蕃后,五郡大小牲畜数百万,分给百姓一批,将来牲畜会越来越多。难道百姓会生活的比当佃户时还差吗?”

  李瑄向诸大臣讲述九曲和青海,有理有据,他是以民为主。

  “如果佃农离开河南河北,那里的良田谁来种?总不能让中原肥沃土地长满荒草吧?”

  李岩见李瑄气势汹汹,心中一虚。但最终又咬牙直着脖子反驳道。

  “那就得问问天下苍生,是想给豪强大族种田,还是想迁移新郡?”

  “天下之治乱,不在于一姓之兴也,而在万民之忧乐。你觉得百姓当佃户时,国家更兴盛?还是百姓家有余粮时,国家更繁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你读圣贤书,没读明白吗?”

  “还有,你是国家大臣还是豪强?豪强的土地荒废,你操什么心?”

  李瑄连连质问李岩,说完他又拱手向李隆基说道:“回陛下,一寸山河一寸血,五郡领土,是将士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大雪纷飞,呼气成霜,青海结的冰有数尺之厚,英勇的将士冒风雪千里,五郡到处都是将士们的血迹,至今有尸骨未寻到。取得这样的疆土,就是为更多百姓迁移富庶,臣觉得任何阻碍迁移的人,都包藏祸心。请陛下明鉴!”

  他声音宏大,响彻宫殿。

  每说一句话,都能在空旷的大殿上,产生回音。

  “我……我……”

  李岩被说得心神颤动,欲言又止。

  他是今年丁亥科的主考官,李瑄的话,没留丝毫的面子。

  李瑄引用后世名言,让大臣们内心不平静。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李瑄口中的“一姓”,很明显指的是豪强大族。

  在大臣心中,豪强是李瑄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不管干什么,都要锤几下豪强。

  这次更狠,直接釜底抽薪。

  李瑄淡然自若,这才哪跟哪啊!

  等青苗法出现后,让豪强大族难以兼并土地。

  “右相是什么意见?”

  气氛僵住的时候,李隆基问李林甫。

  他心底是同意李瑄迁移百姓的,无他,可以彻底将五郡归为华夏,他就有超过汉武帝的功绩。

  如果五郡汉人太少,将来必定会出现变故。

  而且李瑄那句名言也打动李隆基,能做到万民的忧乐,才是当之无愧的圣君。

  如果豪强闹起来,就由李瑄去对付。

  “呼!”

  李林甫轻呼一口气出班,在走向案前的时候,李林甫下意识地看向李瑄。

  而此时此刻,李瑄恰好瞪着他。

  四目相对,李林甫心中格登一跳。

  小贼不会又出什么鬼主意吧?

  是以,李林甫心中很虚。他到案前向李隆基拱手一拜:“启奏陛下,臣认为李大夫新辟五郡,须迁移百姓,使新土繁荣。”

  揣摩圣心的李林甫猜出李隆基也想迁移。

  他索性同意,以免节外生枝。

  “臣也赞成!”

  裴宽心怀宽广,利国利民的政策,他不会反对。

  “启奏陛下……”

  “退下去吧!”

  李岩等人还想辩解,但话刚说出来,就被李隆基赶回座位上。

  皇帝、宰相都同意,哪怕一些臣子不满,也不敢吐露。

  “天水王,朕令你兼天下迁民大使。卿可向朕推荐迁民判官两名,推官四名,主簿四名,设僚属,遥控迁民事宜,地方郡县必须配合,违抗诏令者,革职查办。”

  李隆基微微点头,又让李瑄兼任一大使。

  文武百官心中一动,这样的安排,好像是让李瑄留在长安。圣人又特意提示“遥控”,代表让李瑄提拔能吏。

  这使朝廷的大臣心中更紧。

  他们总感觉这次李瑄和之前不太一样,在朝廷上强硬无比。

  和李林甫的阴柔算计不同,李瑄直接正面硬刚。

  关键是有一部分大臣支持李瑄,而且传到民间,平民百姓皆会支持李瑄。

  “臣领旨!”

  李瑄领命。

  这是一个新的使职,他要去完善这个使职的责任,然后将具体事宜汇报给李隆基。

  天下迁民大使的两个判官,权力都比较大,可以兼任五六品的职事官。

  “昨日宴会,天水王向朕提出一项关于减少婴儿夭折的法令,朕觉得此为天下头等大事,今欲与诸卿一起商讨……”

  “天水王,将你昨日之言再说一遍,让诸卿听一听。”

  提到荒地,李隆基干脆将这件事情提上议程。

  昨夜他仔细想过,关于婴儿夭折的问题。

  在用膳的时候,还特意说给高力士和杨玉环听。

  高力士因为小时候的苦难,心生恻隐,又因李瑄对他的尊重和帮助,自然认为李瑄说得有道理。

  杨玉环更是梨花带雨的哭泣,觉得李瑄的推测一定是真的。

  李隆基以为杨玉环因无子女而哭泣,心疼的不得了。

  所以再提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有计划在这方面改革。

  就看李瑄能否说服群臣。

  最起码宰相和大部分三品大臣得同意。

  李瑄向大臣们陈述昨日关于婴儿夭折率高的五点。

  只是第一条就一石激起千层浪。

  特别令李林甫面色大变。

  在开元二十二年以前,大唐女子十五岁结婚,男子二十岁结婚。

  当时李林甫还是黄门侍郎,离拜相只差一步之遥。

  他知道李隆基想国家多增人口,于是提议李隆基,将男子结婚改为十五岁,女子结婚改为十三岁。

  他以为李瑄说出这点是专门针对他,否认他的政绩。

  天宝元年大唐的户口超过隋朝巅峰时期。

  这哪能忍得了?

  不过李林甫还是忍着听李瑄将话说完。

  “女子十八岁以下生子,对身体的摧残有目共睹。诸位扪心自问,是否十八岁以上的女子生子更容易存活下来?”

  李瑄知道大臣们是什么德行,最后还特意加一句。

  许多大臣们心中不断咒骂李瑄。

  他们家中大多数都有十几岁的小妾。

  不能在十八岁以下生育,岂不是十八岁以下行房事都不允许?

  李瑄虽然地位高,但也不能欺人太甚,骑在脸上输出。

  这小子要拜相,朝堂永无宁日。

  但第一条,还真没有办法让人反驳,因为一直有传“再嫁妇生儿女好养活”。

  不过强词夺理的人一直不缺乏,一名大臣出列反驳李瑄:“国家的强大与繁盛,在于人口数量。当今制度下,大唐人口正迅速上升,以往的帝王也是如此,这有什么问题呢?”

  “你竟然敢拿古代的皇帝和当今圣人比?天地虽广,不如圣人胸怀宽阔;大海之深,不如圣人言行德厚。圣人要一蔽前缺,立百世法,流方万古。”

  “女子十八岁以下,体骨未发育完全。母子同难的概率增大,你想让你的女儿也如此吗?你还有仁慈可言吗?”

  “你就这么笃定女子十八岁以上结婚,国家的人口会增长缓慢吗?”

  怼人李瑄从来不怕。

  但李瑄怼人的时候,不忘拍李隆基马屁。

  李隆基听得很舒服,反正他也不会再临幸十八岁以下的嫔妃。

  如果能将此事宜改革,确实是流方万古的德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4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3/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