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456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李隆基能成为第二任天可汗,意义重大。

  而李隆基称天可汗的大部分功勋,也会算在李瑄头上。

  “天水王言之有理。”

  陈玄礼点头。

  由于车子速度不快,二人边走边聊,黄昏之时才到达长安城宁德门。

  这里的不远处,已经搭建好营寨。现已禁止百姓、商人通行。

  等明天卯时的时候,就能带着尺带珠丹走在朱雀大街上。

  类似的场景李瑄经历过。

  他的功勋一次大过一次,走这种过程是必然的。

  实际上,李隆基炫耀金银珠宝的方式,李瑄觉得不妥。

  又不是分给百姓。

  把金银珠宝拉出来溜一圈,然后充入自己的国库中,这不是让人眼红吗?

  但李瑄不会去劝说李隆基,给自己找不自在。

  晚上的时候,李瑄获得崭新的特制山文铠甲,金袍玉带都是少不了的。

  宫人又送来御膳珍馐。

  供李瑄和安思顺、南霁云等将领食用。

  夜色降临长安城,鼓散人绝,九衢唯月。

  李隆基按捺住激动。

  杨玉环按捺住心动。

  李瑄的家人按捺住思念。

  长安的百姓、文人士子,等待着天亮,瞻仰天水王的英姿勃发,也想看看吐蕃的尺带珠丹是何人物,竟能与大唐争斗四十余年。

  “咯咯……”

  随着城内的公鸡鸣叫,黑暗被驱逐,天微亮,李瑄就起床洗漱。

  他在宫人的侍奉下,换上崭新的盔甲。

  南霁云、哥舒翰、王难得、安思顺、李光弼、程圭、李朱师等人,穿戴的整整齐齐。

  他们的心境各不一样。

  李瑄的汗血宝马,也被重新装上金垫玉鞍。

  “咯吱……”

  庄严的明德门缓缓打开。

  “宣天水王李瑄献俘于兴庆宫外墙花萼相辉楼下……”城墙上,陈思礼大声一喝。

  仪仗队率先进入朱雀门中,各种乐器的音符,飘荡在长安的上空。

  然后是金银珠宝,一车接着一车,排列整齐地入明德门,进入朱雀大街。

  隔着城墙,能听到如雷鸣般的喝声。

  城内的百姓被一车车的金银珠宝惊到。

  车辙辘辘作响,一直穿过二百车的金银珠宝。

  这些是吐谷浑、党项、通颊等国家百年的积累,全部展现在长安百姓的眼中。

  一小部分人会想这些金银珠宝会用在哪里?

  用在修道路、修水利上,能使百姓富足。

  只有极少数人感慨这些金银珠宝要落在杨氏手里。

  延祚和安义两坊之间的朱雀大道上,李瑄隆重登场。

  前后都是羽林军拱卫。

  而宽阔的朱雀大道上,还有金吾卫拱卫,让百姓无法太靠近。

  也防止有人对李瑄做出危险的举动。

  第一次在万众瞩目中踏上朱雀街的时候,李瑄十七岁。

  现李瑄二十岁,刚刚及冠!

  一如既往的英武,曾经见过李瑄的人觉得李瑄更为成熟。

  第一次见李瑄的人,都产生先入为主的念想,认为李瑄充满王者之气,举手投足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哪个是天水王?”

  “领头骑白马的便是。据说这是圣人赐予的汗血宝马,出自西域。”

  “他就是万军之中斩将如探囊取物的天水王。不流露表情,就绝世无双。”

  “生子当如天水王!”

  “大丈夫当如此,马上封王,死而无憾。”

  “超过卫霍的功绩,当封王!”

  “天水王生擒吐蕃赞普,不是说要在今日向圣人献俘吗?”

  “别急!吐蕃赞普一定还在后方……”

  而李瑄一人的光芒,将获得英雄勋章的将领掩盖。

  李瑄的事迹,让麾下将领沦为陪衬,不论走到哪,都是聚焦的中心。

  依然是无数的少女爱慕,少年仰慕,不可自拔。

  特别是在常科、制科先后开始科举,使长安汇聚天下的文人士子。

  有的文人士子感叹,他们还未开始入边塞,李瑄就将军功立完。

  李瑄把吐蕃和回纥打得老老实实,现在想跟随李瑄,也已经晚了。

  边境无事可图,只会白白耗费青春。

  在光行坊的巷口,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目光好奇地看着李瑄慢步行走在大街上。

  古往今来,多少名将终其一生未达到这样的荣誉?被李瑄在及冠之年拿下。

  饮马黄河源头的意义,远大于封狼居胥。

  “此次制科,我必拔得头筹。”

  男子握紧拳头说道。

  “杜二,你要有本事,就去参加常科。即便制科得官,也会被进士看不起。”

  旁边有一人调侃这名男子。

  而这名男子,名杜甫。

  他从小在洛阳长大,接受良好的教育,继承祖父的思想。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在小小年纪就有非同一般的才华。

  但杜甫从小就领悟不能固步原地,要走出家乡,观看山河。

  十九岁出游郇瑕,二十岁漫游吴越。

  然后回洛阳参加乡贡,可惜落第。

  杜甫没有沮丧,在齐赵之地继续长达五年的漫游,诞生许多名作。

  回洛阳与司农少卿的女儿结婚后,杜甫与李白在洛阳相遇,携手漫游梁宋,再游齐地。

  与李白长时间相处,杜甫知道李白仕途不如意,知道长安贵族的浮夸奢靡,排除异己,但杜甫不为所动。

  当李隆基下诏通一艺者至长安后,杜甫向妻子道别,马不停蹄地来到长安。

  “我的赋堪比汉代杨雄,我也有曹子建那样的才华。制科通一艺者申报,我赋诗文,谁又能敌呢?”

  杜甫对制科十分自信。

  上一次进士落第,也只是落在策文上。哪怕落第,他也坚持自己的策文思想。

  所以他不想常科,准备制科一举拿下。

  长期对大好河山的游览,使杜甫才三十多岁,就已经到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境界。

  “杜二,你好生轻狂!”

  周围的人都觉得杜甫异想天开。

  这家伙怎么跟传说中的李白一样狂?

  不过杜甫确实有狂的资本,二十来岁,写下“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还有不久前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又如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般。

  意气风发的杜甫认为自己一定能位极人臣,挥斥方遒。

  这些诗歌无一不显露着杜甫的自信与豪放。

第251章 尺带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请求

  万众期待下,吐蕃赞普的车马在羽林郎的押护下,过明德门,进入朱雀大街上。

  长安百姓终于看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4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6/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