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416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李瑄亲手斩杀吐蕃的猛将尚多热尔,为宁寇军使独孤诞报仇雪恨。

  在河陇士兵们心中,李帅是信仰和标杆,是无所不能的英雄。只有李帅在,没有什么战斗不能获胜。

  他们只需要效死命,去争夺军功和勋章。

  那些跟随李瑄战斗的士兵,目睹李瑄斩将拔旗,更是不能自己。

  特别是裴璎,经过铁与血的洗礼,他也认清自己。

  对他来说十分难对付的吐蕃猛将,李帅只需一击斩杀,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在战场上,神策卫只需护卫在李瑄的两翼,正面与李瑄相抗衡的敌人,都不过李瑄一合之敌。

  河西诸胡、洮阳吐谷浑士兵、白兰羌部,将李瑄奉若神明。

  李瑄不仅是战神,而且大公无私,赏罚分明。

  敬畏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这一代传到下一代,哪怕有一天李瑄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也不敢领兵相对。

  “李帅,吐蕃竟然未趁机逃跑。如此他们必败无疑。”

  本以为吐蕃会趁此时机撤军,但吐蕃还是以防御姿态,驻守大营。

  唐军在旁边的山峰上有岗哨,吐蕃的营寨一览无遗。

  只要吐蕃营寨有变化,立刻会发出讯号。

  由于吐蕃人马的数量太多,哪怕是夜间,也难以隐瞒唐军。

  “吐蕃本只需要断两条手臂,但他们却幻想着只断一臂。恰恰是此原因,他们将丢掉整个头颅。所以,人在得与失之间,一定要果断!”

  李瑄缓缓说道。

  不论如何,吐蕃兵力越来越少是事实。

  “属下猜测吐蕃想在大风大雪来临之前,以风雪阻隔我军。但他们未料到再过一些时日,王将军和南将军会克服困难,到达大非川。”

  岑参向李瑄拱手,说出自己的猜测。

  其他僚属皆点头,认为岑参说得对。

  吐蕃出生在雪域高原,到现在他们都不撤退,也只有这个原因了。

  “估计十天内王将军和南将军就能到达乌海城。吐蕃的时间不多。如果这期间有大风雪,算是苍天眷顾他们。”

  李瑄抬头看向夜空。

  又是一个没有星星月亮的夜晚,但成千上万的篝火为士兵们带来温暖。

  李瑄不得不承认,吐蕃更擅长高原风雪。

  吐蕃人生长在高海拔的地域,天生就是坚韧的武士。

  这个时代的雪域高原比以往温暖湿润,更适合农业和畜牧业。

  但雪域高原就是雪域高原,绝不会因为天气变暖,而停止风雪降临。

  吐蕃熟悉山川道路,唐军追击时很不容易。

  翌日,上午。

  “启禀李帅,昨日大战,我军共斩敌步、骑三万三千余人,俘敌一万七千三百余人。吐蕃的甲骑具装,几乎全军覆没。”

  “获得吐蕃完好的战马三万余匹。铁甲、兵器、弓箭数以万计……”

  高适统计完斩获后,向李瑄禀告道。

  然后又伤心地向李瑄汇报:“我四镇边军阵亡三千七百人,伤病三千一百人。白兰羌、洮阳吐谷浑、河西诸胡骑阵亡三千二百人,伤病两千余人,其中大部分是白兰羌的伤亡。”

  正面冲锋,哪怕李瑄连斩十八猛将,以摧拉枯朽之势获得胜利,也产生较大伤亡,吐蕃骑兵最后突围的时候,也是不要命的。

  但作为奠定胜利的一战,李瑄忍痛接受。

  连他的亲卫,身披内外甲,都阵亡三十多人,伤二十多人。

  “将将士们的尸体收拢,登记其姓名、家乡。让后勤队伍运回河湟安葬,刘判官主持葬礼。那些白兰羌、河西胡骑、洮阳吐谷浑的兵马,也一并带到河湟安葬。”

  “战功要仔细统计,核准!不得遗漏,不得谎报,违者军法从事。”

  “俘虏为全军共分的军功,人人有份!”

  李瑄用低沉的语气,向高适吩咐。

  在乱战之中,战功统计是比较困难的。

  除了被射死的吐蕃士兵。

  一个士兵斩杀几人,心里是有数的。

  大部分参战的骑兵负责围追堵截,都没有斩获,有的错马后,没有将敌人击下马。

  当然了,如哥舒翰、张兴、荔非元礼这样的猛将,杀死几人,不一定记得。

  李瑄就知道他砍死了吐蕃的十八猛将,至于捶死的其他百夫长、大五百、小喽啰,他也记不清了。

  但只要士兵将自己的杀敌数上报以后,没有超过总杀敌数,就算正确的。

  如果超过,必要细查。

  因为战死的士兵,也有杀敌。

  之所以让全军共分俘虏之功,是因为李瑄觉得能将吐蕃截住,离不开任何一个士兵,包括没怎么参战的诸军步兵。

  “遵命!属下等人一定严加核查!”

  高适领命道。

  “派遣步兵,将俘虏押送到赤水城营寨看管!”

  李瑄不想这些吐蕃俘虏碍事,准备将他们挪远一点。

  加上伏俟城的俘虏,共两万余,将来为青海九曲的建设添砖加瓦。

  九曲已经有不少吐蕃百姓,从事耕种、畜牧、冶铁、工匠。

  李瑄不认为“武士”有很强的国家概念,没有读过书,又是许多部落组成的民族。家国大义,比不上一口饱饭。

  “把吐蕃号称最勇猛的十八大猛将的脑袋砍下来,送到大非岭的吐蕃驻地,他们人心不齐,可以利用!”

  李瑄让荔非元礼去做这件事情。

  “遵命!”

  荔非元礼领命。

  唐军在接下来的时间,天天都有马肉吃。

  虽然马肉不如羊肉鲜嫩,牛肉美味,但几乎无限量的供应,唐军吃得很开心。

  这一战双方死去的战马有上万匹,寒冬腊月,唐军几乎不用再担心粮食问题。

  李瑄令人优先处理那些马的内脏。

  这虽然不好吃,但李瑄知道士兵多吃动物内脏有好处。

  ……

  唐军的营垒挪到吐蕃营寨五里的时候,吐蕃内部已经炸锅。

  因为李瑄连斩尚多热尔、琛·巴勒、囊措等十八猛将的消息,经过一夜发酵,传遍每一个士兵的耳中。

  如果全部死在乱阵之中就算了,可都被李瑄独斩。

  李瑄本就是吐蕃人心中的梦魇,经此一役,吐蕃从奴隶到武士,皆认为李瑄是天神下凡,难以战胜。

  以至于整个军中人心惶惶。

  尺带珠丹和贵族们看在眼里,沉默不语。

  他们令麾下严加防范的时候,不时仰望苍穹……

  大非岭,驻扎着吐蕃的吐谷浑、通颊、党项、象雄等部的步兵,还有五千吐蕃武士,一万吐蕃奴隶。

  他们知道昨日的大战,也知道惨败的消息,只是不知被造神的十八猛将如何。

  现在他们知道了,整整齐齐的十八颗脑袋,被摆在他们的面前。

  这可是吐蕃最勇猛的十八个人。

  那个尚多热尔,是号称能与大唐名将王忠嗣一战的猛将。

  携带这些猛将头颅上山的吐蕃俘虏,还告诉他们唐军俘虏了快两万武士,这些猛将都是大唐元帅李瑄亲自手刃。

  吐蕃附属诸部,内心被不断冲击,士气低落到极致,悲观弥漫山岗。

  吐谷浑部的普通士兵,已经打起歪心思,他们没有忘记贵族和吐蕃联合起来对他们的剥削。

  九曲吐谷浑投靠大唐,据说过得很滋润。

  他们也想效仿……

  ……

  长安。

  “将军不及冠,披甲入长安……”

  “瑄玉成大器,登黄天为祭……”

  青海、大非川的战斗如火如荼,长安城的坊市内,不断有歌谣传出。

  很平常的俗语短句,却能让长安的平民百姓,都联想到一个人。

  大唐英雄李将军!

  而且其中的寓意,可谓用心险恶。

  有的以李瑄年少统兵三十万为切入点。

  暗指将来李瑄将率兵进入长安,发动叛乱。

  有的以李瑄的名字为切入点。

  因为“瑄”是祭祀天地的玉壁,而天子祭祀天地。

  好似有一双大手在推动一般,短短时间,关于李瑄的歌谣,传遍长安,家喻户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4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6/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