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392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李瑄点了点头。他知道大食改朝换代需要持续很久。

  大食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

  “元帅请看,每个骆驼上都有三袋棉花种子。一共五十匹骆驼,一百五十袋,这些都是我们冒着生命危险,一路打点,才到达您这里。”

  曹吐罗向李瑄介绍的时候,不忘商人本色。

  哪怕李瑄是手握三十万兵马的元帅,他也想多赚一点。

  之前李瑄可是放出豪言,运输一次棉花种子,能得到丝绸三倍的利润。

  正因为李瑄的名声,他们才会这样做。

  “把棉花种子取下让我看看。如果没有问题,少不了你们的利润。”

  李瑄自然不会黑这些粟特商人,他要可持续发展,不能做出杀鸡取卵的蠢事。

  不单单是棉花种子,以后会有其他事情,需要用到这些粟特商人。

  一袋袋棉花被取下后,将袋子口打开。

  这些棉花都用皮革包裹着,害怕淋水。

  对粟特商人来说,这些棉花是他们的命根子,一定不能潮湿。

  其中一个袋子打开后,李瑄抓了一把,每一粒种子上都带着棉丝,很干燥。

  “元帅,这里有一袋棉花,是送给您的。”

  曹吐罗从马上取下一个袋子,里面有一枚枚已经裂开的棉铃。

  李瑄拿起一个棉铃,将棉铃掰开。

  这棉铃比后世的棉花小多了,质量也特别差。

  这样的棉花,李瑄估计种一亩,最少需要十斤以上的种子。

  虽然这种棉花品种不好,但这只是对李瑄这种见过世面的人来说。

  从无到有,已是胜利。

  就像长安城外的桃和梨一样,即便是当贡品的桃梨对李瑄来说都很一般。

  可对李隆基来说,上贡的桃梨就是极品。

  只要能做成棉衣、棉被,百姓眼里这就是最佳的品质。

  “不错,我都收下了。你要丝绸还是要金银!”

  李瑄将所有袋子的棉花种子都看一遍后,向曹吐罗问道。

  “丝绸!”

  曹吐罗不假思索。

  如果是丝绸,他运送回去还能赚一笔。

  他本就计划回去的时候,运输一批丝绸。

  “好!我之前说让你们赚丝绸三倍的利润。你用五十匹骆驼运输丝绸,能赚多少?”

  李瑄向曹吐罗问价。

  “按照元帅所说,我要收元帅一千五百匹绢。”

  曹吐罗直言道。

  他没敢多要,这是李瑄承诺的。

  “可以!”

  李瑄点了点头。

  他没有讨价还价,棉花的出现对中原太重要了。

  李瑄相信只要他提供思路,很快就有能人能将棉花织成布。

  “多谢元帅!您有吩咐尽管说,我一定全力将您喜欢的东西运到河西。”

  曹吐罗见李瑄答应,喜不自胜。

  带着一千五百匹丝绸回去,他又能赚一波。

  李瑄将刘晏叫出府衙,吩咐他将此事记录,从营田的仓库支出绢一千五百匹。

  如果按照十斤一亩地计算,这些种子能种上千亩。

  只要有一波成熟,就能培育出更多的种子。

  棉花种植地就在河湟之间,今年发动百姓开辟荒废已久的田地,明年三月种植棉花种子。

  等将吐蕃打败后,河湟之地就不会再被吐蕃铁骑践踏。

  由河湟之间,发展到安人军、白水军、宁塞郡、安乡郡、九曲郡、洮阳郡。最后再往河西走廊发展。

  李瑄希望十年之内,棉花能开满河陇,像桑、麻一样常见。

  “李帅,这是何物?”

  刘晏不解李帅为何用一千五百匹绢换一百多袋这种东西。

  “这是来自大食国的农作物,被称为棉花,等此物开花,能避免许多百姓被冻死……”

  刘晏向李瑄解释道。

  “有此神奇!”

  刘晏惊讶。他只知道木棉,不清楚棉花。

  “努力吧!先利用节度使军屯,将棉花培育起来,然后将种子发放到百姓手中,这才是我们这些官吏该做的事情。”

  李瑄郑重地向刘晏说道。

  等棉花开花,他将棉花弓弄出来,填充一件棉衣,世人就会知道棉花的好处。

  当然,这种棉花产量低也是不可忽视的。

  将来李瑄要考虑中原的百姓,有无耕地去种植棉花。

  毕竟一切要以粮食为主。

  “元帅,后会有期!我回去后立刻将您的信件交给国王。”

  翌日,携带着李瑄写给哥罗仆禄的信件,曹吐罗满载而归,向李瑄告别。

  “希望我们将来还可以再见!”

  李瑄说了一句话,让罗兴送曹吐罗出府衙。

  “三年多了。”

  曹国国王哥罗仆禄的求救,让李瑄意识到自己与西域近了。

  高仙芝的性格,注定他会经营西域失败。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高仙芝身上拥有闪耀千古的亮点,也拥有令人不齿的恶习。

  估计现在高仙芝已经快到达小勃律。

  历史上吐蕃没来得及支援小勃律。

  现在更没有机会支援。

  不久前,高仙芝率一万安西军经过三个月的翻山越岭,突袭连云堡,又俘杀依靠连云堡安营扎寨的九千名吐蕃士兵。

  而后,高仙芝留下老弱,带人进攻小勃律,斩杀诸多投靠吐蕃的酋长,俘虏小勃律王和身为吐蕃公主的王后。

  小勃律王在得知唐军杀来前,派人经过藤桥向吐蕃求援。

  但吐蕃兵马尽在青海,西域方向大勃律国内的吐蕃士兵也被抽调。

  剩下的吐蕃士兵害怕,不敢如历史上一样去支援。

  以至于夷夏都认为高仙芝能大获全胜,全靠李瑄牵制吐蕃三十万兵马。

  否则以高仙芝的兵马,必然抵挡不住吐蕃的援军。

  甚至高仙芝也这么认为。

  他已经做好应对吐蕃援军的准备,但派兵到婆娑夷藤桥后,过藤桥数十里,都未发现吐蕃士兵的踪迹。

  ……

  “启禀李帅,末将亲自带人探查吐蕃在九曲的营垒。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派遣轻骑驱逐我们几次,但最终还是被我们接近。吐蕃九曲军营的营垒看起来很不牢固,末将都看出数道破绽。末将觉得九曲十万大军全力攻击,一天就能攻破营寨,杀入营垒。”

  赤水军副大使李朱师特意从九曲回来,禀告这件事情。

  之前他们的探马,只是远远观察吐蕃营寨。

  得到李瑄的命令后,他靠近营垒,已经做好大战一次的准备了。

  没想到吐蕃很轻易就被他们突破,得以窥探九曲吐蕃军营的全貌。

  “按照李将军的经验,九曲吐蕃军营可容纳多少兵马?”李瑄问李朱师。

  有李朱师的探查,李瑄觉得李泌的推测八九不离十。

  吐蕃在玩虚实战术。

  李瑄对吐蕃用过这招,现在吐蕃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回李帅,按照营寨估算,大概在五万到八万之间。另外,他们有一两万马匹,竟然和牛羊圈在一起。如果我军攻击吐蕃的大营,他们的骑兵短时间内无法骑上马。”

  李朱师向李瑄回答道。

  “吐蕃一定还有兵马隐藏在大非川一带。如果我军攻击九曲营寨,那些兵马突然杀出,将乱我阵脚。”

  李瑄在心中想道。

  李瑄甚至怀疑大非川的吐蕃兵力超过十万,还是以铁骑居多。

  在李瑄与李朱师讨论军事的时候,麾下禀告,河源军使荔非元礼求见。

  李瑄让荔非元礼一同入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3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2/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