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366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以后他不会再过问关于太子的事情,他相信七郎。

  不一会儿,宦官林招隐入宋国公府,为李瑄送上诸葛亮剑。

  除此之外,还送给李瑄骊山下一座豪宅,两片果园。

  李瑄谢恩!

  河东、朔方的帅印,需要过段时间,才能交给李瑄。

  王忠嗣出狱后,就拿到诏书,李隆基催促王忠嗣速速到永嘉郡上任。

  以后由长史入京述职,若无诏,王忠嗣不得回京。

  李瑄以向王忠嗣请教朔方、河东军务要是为由,请王忠嗣到兴庆宫,与其交接。

  李隆基应允,让李瑄在交泰殿与王忠嗣交接军务。

  交泰殿在兴庆殿后面,是兴庆宫中的便殿之一。

  第二日下朝后,李瑄与王忠嗣一起坐在交泰殿的偏殿之中,为防止李隆基起疑心,李瑄特意拉高力士作陪。

  一连三个时辰,李瑄都在与王忠嗣聊朔方、河东的军事,包括哪一军将领的性格,哪一军副将是谁,幕府成员。李瑄都用小本子记录下来。

  许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

  由于朔方三年来无战事,李瑄的老部下王思礼还是丰安军使,阿史那扶汶为丰安军副使,另一名副使是一名叫郭合苍的人,以前也是李瑄的衙将。

  连与李瑄有间隙的浑释之都离开皋兰州,在朔方为将。

  还有朔方、河东的防务,王忠嗣没有丝毫保留。

  和王忠嗣曾经料想的一样,李瑄得到了他的兵马,只是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

  王忠嗣想着李瑄最少十年后才会有上将之势,短短三年多,李瑄就已盖过他的功绩。

  他也挺佩服李瑄的。

  对吐蕃的引诱,对回纥的突袭,又收复九曲。

  每一战迅速又漂亮,战损比他自愧不如。

  交兵马交给李瑄,他很放心,他相信李瑄会善待士卒。

  从李瑄突袭青海,拯救老弱妇孺来看,李瑄有将之仁心。

  王忠嗣并不觉得李瑄是好战之人,一百多年来吐蕃对大唐威胁太大,必须惩戒。

  “王太守如何看待河陇即将到来的大战?”

  在河朔军务交接完毕后,李瑄当着高力士的面,问王忠嗣河陇战事。

  李瑄会善待王忠嗣麾下的僚属,不解其幕府。

  王忠嗣属于被贬,不可能提携手下。

  李瑄也没有那么多人手,接替王忠嗣的幕府。

  河朔那些幕府成员一定惶恐,李瑄全部接手,河朔佐吏一定会感激李瑄。

  “李将军对石堡城的策略,属于上上之策。韦孝宽当年在平定关东的时候,面对坚固小城,主动放弃攻坚,寻求主力决战。决战胜后,坚固小城不攻自破。待李将军此次旗开得胜,石堡城将唾手可得。”

  “其他我不好评价,相信李将军已经有计划。我会在永嘉郡等待军功传至。”

  王忠嗣认同李瑄对河湟的布置,如果是他也会那么做。

  至于即将发生的一战,王忠嗣不知具体,不解李瑄如何布置,故未多言。

  “朔方经略军五千精骑、一万轻骑,河东天兵军五千精骑、一万轻骑,皆为精锐。轻骑游弈,精骑可摧锋之用。”

  王忠嗣提醒李瑄这一点。关键时刻,可尽用这些骑兵参战。

  这些年,他挑选从突厥大战中缴获的良马,投入河东、朔方的资源训练这两支军队。

  里面有参加桑干河之战、灭突厥之战的精锐猛士。

  他们日夜思战,遇战必爆发出强大战斗力,王忠嗣不想李瑄埋没他们。

  “合适时机,我会重用!”

  李瑄要慎重考虑。

  因为北方的骑兵一直在草原上。

  而李瑄麾下的骑兵,开始尝试在高原上训练,目前能适应大非川以北的环境。

  至于更往内的雪域高原,还要在海拔更高的地方训练,挑选合适的士兵。

  以青海的海拔来看,出现高原反应的概率是很低的,李瑄相信大部分河朔士兵能适应。

  “我的两石弓,已经用不到了。不久后会赠送到李将军手中,希望李将军能用此强弓,为国家建功。”

  王忠嗣没有再说藏弓于袋的话,说完他向高力士一礼,从座位上起身。

  他与李瑄聊的时间够长,让高力士一直等着也不合适。

  他没有什么想说的,只是遗憾要退出军队。

  还是以这种方式离开。

  自从监牢出来,王忠嗣在心中一直有一股闷气,一种惆怅感。

  半生戎马,他已经适应那样的军旅生涯。

  没有黄沙相伴,看不到军士训练的喝声,他彻夜难眠。

  江南的蝶舞莺啼,绚丽花草,不是他的追求啊!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王忠嗣起身离殿的时候,念出这首李瑄很早做出的诗。

  等王忠嗣出交泰殿偏殿,此诗刚好读完。

  这一世,不欲疲中国之力,已缴功名,是李瑄告诉王忠嗣的。

  王忠嗣希望李瑄能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下去。

  他可能永远也看不到北方的边塞风光。

  从小在太原、长安长大,却要流落到南方。

  李瑄没有阻拦王忠嗣离开。

  从感性上,他希望王忠嗣能重新振作起来,好好活下去……

  ……

  “七郎,忠嗣离开,大唐的西北二边靠你了。”

  高力士拍了拍李瑄的肩膀,有的事情他心知肚明,但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李隆基,即便是他也不敢劝李隆基。

  “高翁放心,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不论是回纥,还是吐蕃,都不能踏入大唐疆土半步。”

  李瑄向高力士说道。

  随即,两人出交泰殿,边走边聊……

  就在这时,一名小宦官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向高力士禀告道:“高翁,不好了,圣人与娘子争吵,圣人大怒,令您将娘子送归光禄卿的府邸。”

  “啊……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呢?圣人一向对娘子如珍宝一般。”

  高力士听后大惊失色。

  玉环娘子一向善解人意,不可能无缘无故与圣人争吵呢。

  而且已经到了送回杨铦府邸的程度。

  李瑄在一旁听得真切,历史上好像就是天宝五载七月份,杨玉环被第一次送归杨铦宅。

  “七郎,要不你去劝说一下圣人?”

  高力士想让李瑄过去看一下,是否有什么误会。

  杨玉环与李隆基是他一手促成的,他可不愿杨玉环失宠。

  “高翁就先遵从圣人的旨意,将娘子送到光禄卿宅院。我敢担保,以圣人对娘子的宠爱,不须多久,就会再接娘子入宫中,恩爱如初!”

  李瑄不愿现在去掺和李隆基的家事。

  说不定李隆基正在气头上。

  “就听七郎的!”

  高力士没办法,只能先遵从李隆基的命令,将杨玉环送入杨铦宅中……

第212章 安抚杨玉环,欲长镇河陇

  在高力士处理杨玉环事件的时候,李瑄暂且回到家中。

  当杨玉环被送归杨铦府上时,杨家上下慌了神。

  杨家因杨玉环而富贵,兄弟姐妹,皆被厚赏。

  杨玉环封贵妃的两年间,杨家是整个长安最光耀的家族。

  如果杨玉环失宠,杨家将失去一切权势与地位。

  在杨玉环回到家中后,杨家立刻鸡飞狗跳,不论是“五杨”,还是其他在长安的堂兄弟,甚至连杨钊这样的远亲都齐聚杨铦的府邸。

  “玉环,到底怎么了?”

  大姐韩国夫人向梨花带雨地杨玉环问道。

  这段期间,杨家因杨玉环而跋扈,没少得罪人,他们不敢相信没有杨玉环的杨家会是什么样子。

  “圣人在南熏殿宠幸其他宫人…,如此,他还召我过去……”

  杨玉环抹着泪珠说道。

  本来李隆基让她去南熏殿陪伴的时候,她因身体不舒服休息一会儿。

  等过一个时辰再去的时候,李隆基已经和宫人玩起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3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6/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