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272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虽然有许多胡人勇士早已从军河西、陇右,但这么多部落,凑个一万骑兵,还是不在话下的。

  “将军,请让我们赤水军一起去吧!我们可以挑一万人,一人双马,不会拖延您的步伐。”

  赤水军副使李朱师向李瑄请命道。

  “可,选五千铁甲轻骑,五千轻骑。”

  李瑄想了想,同意李朱师的请求。

  反正已经准备两万骑,五万匹战马。

  再多一万骑,两万匹战马,也不会影响什么。

  在战斗的时候,能进一步减少死伤。

  到时候,唐军光主力就有三万,还包括精锐的陌刀、弩兵、重步兵、重骑兵。

  再加上白亭海的一万胡骑。回纥征调的联军必难以抵抗。

  如果回纥附属部落死伤惨重,回纥好不容易建立的汗国,就会面临内部散乱的风险。

  届时,他们再难短时间内南望唐境。

  “遵命!”

  李朱师大喜,拱手领命。

  其他将领和僚属没有再劝。

  眼看就要举旷世之功绩,回纥突然到来,谁又能忍受呢?

  他们相信李帅必能完成对回纥的突袭,让回纥长长记性。

  “回纥误我,我们可能要在大雪中同吐蕃进行战斗。将士们的纩衣务必准备齐整。从十月起,河西陇右的牛羊,隔几日杀一批,炖汤为士兵们驱寒。”

  李瑄向刘晏等僚属吩咐道。

  “遵命!”

  诸僚属领命。

  此行,李瑄不单单带着临洮军的将领,他还带上已经派出入的辛云京、安重璋,以及荔非元礼、荔非守瑜兄弟。

  他们都善骑善射,勇猛绝伦,让他们参与军中,领队袭击。

  以高秀岩留守河湟。

  派人向河西诸胡族传达军令后,以安思顺去率领一万胡骑。

  他河西、陇右领兵三十多年,父亲安波注又素有威望,只有他这样的资历,才能震慑诸胡族。

  而且河西回纥的首领伏帝难,可是回纥可汗骨力裴罗的亲哥哥。

  虽然历史上伏帝难对大唐是忠心耿耿,但李瑄是进攻回纥,也就是进攻伏帝难的亲弟弟,不能不防。

  回纥骑兵只被李瑄召一千。

  这些河西胡人部落并不知道大唐将要对回纥进行突袭。

  如果有人吃里扒外,到白亭海后去向通风报信更好。

  让回纥更坚定李瑄是在吓唬他们。

  李瑄向安思顺吩咐后,使安思顺率亲卫提前离开到河西。

  传令兵也奔赴各县。

  李瑄则让临洮军、赤水军一万骑做好准备,带领二十天的干粮,两天后就开始出发。

  出发前一天,杀牛宰羊,誓师出征。

  当玉门关、阳关关闭,县与县、郡与郡之间,设立禁止通行的路卡后。

  河陇大震!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瑄要造反呢!

  那些胡商和从长安来的汉商,不得不停留在原地,等待放行。

  原本的吐蕃探子,也被锁在河西走廊、河湟等地。

  有几个想要翻山离开,汇报消息,却被郡兵县卒抓住,押送到河湟。

  两天时间过去,大军已过湟水,浩浩荡荡地出行。

  现临洮军拥有轻骑七千人,明光甲精骑五千人,强弩兵两千人,重甲步兵两千人,陌刀军一千人,斥候营一千人,重骑兵一千人,跳荡精骑一千人。另外随行的工匠、医者、僚属等辅助人员五百人。

  再加上赤水军的五千精骑、五千轻骑,有足够的铁甲,也能利用地形。

  其中重步兵、重骑兵和陌刀军都是一人四马,完全可以跟上行军速度。

  李瑄带的幕僚有刘单、高适、岑参、段秀实。

  数以万计的铁骑从郡县而过,震撼沿途百姓。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的骑兵,还披着铁甲。

  而且军队阵形整齐,不踏田地,不宿村庄,秋毫无犯。

  百姓们都知道这是河陇主帅李瑄在亲自率军行进,就是不知道去那里。

  而沿途的胡商看到一队队铁甲,也舌挢不下。

  他们明显能看到许多铁甲士兵并未穿戴,而是放在马匹上。

  那样的士兵,竟然一人四匹马。

  还有那闪烁着寒光的陌刀,不知道是什么兵器。

  即便是轻装的弩兵,也有一人双马。

  光披着大唐明光甲的铁骑,就在官道上奔跑许久。

  还有更多轻骑,他们穿着黑色的制式皮甲,每个人的马侧都挂着马弓,他们的马上没有长枪,唯有横刀。

  亦是双马而行,以五百人为一队,间隔不至一里,飞奔而过。

  那铁甲的碰撞声,让人毛骨悚然。

  那马匹的嘶鸣声,让人闻之胆颤。

  “据说大唐元帅要和吐蕃打仗,但吐蕃明明在南面,他们为什么往东北。”一名米国粟特人向周围的同伴问道。

  “他不会是想造反吧!”

  有胆大的粟特人说道。

  “嘘!这话不能乱说。”

  同伴嘘了一声,说话的声音更轻。

  ……

  也有龟兹商人小声说:“河陇的唐军,比安西四镇的唐军还强大。”

  “是啊!大唐是不可战胜的,据说他们在西域的兵马,只是极少的一部分。真正的精锐,就是这这里、北部和东北部。”

  周围一名疏勒游客说道。他来大唐,就是为了见识大唐的繁盛。

  “要是大唐的精兵陈列西域,大食一定不敢再向东扩张。”

  也有粟特人这么认为。

  因为大食东扩,已经吞并了昭武九姓故地。

  原本被大唐高宗皇帝册封的地方,本来只是名义上向大唐服从,现在却臣服于大食的铁蹄下。

  “谁说不是呢!”

  又一名何国粟特人惋惜道。

  大食强行让臣服者信奉他们的教义,但粟特人不想信奉啊!

  可惜,他们认为大唐距离昭武九姓太遥远,不可能出兵大食。

  而大食跨过乌浒水,就能与大唐角逐西域。

  由于葱岭的阻隔,使大唐从未真正统治过葱岭以西的昭武九姓。

  大唐铁骑所过,议论不断。

  但李瑄向西北的消息,注定是无法传出去的。

  ……

  九月上旬,长安,兴庆宫。

  “骨力裴罗这贼子,念他是承宗的儿子,封他为怀仁可汗,竟敢阻挠我大唐收复九曲。”

  勤政务本楼,李隆基将李林甫和裴宽两位宰相召来后,拍着玉案。

  他希望在这个冬天,能收到收复九曲的好消息,让他高兴一番,向天下百姓宣扬这种功绩。

  这个节骨眼,回纥竟然南下白亭海阅兵,这是给大唐上眼药啊!

  “七郎果决,领骑而出,远绕大漠突袭回纥。一定要对回纥施以颜色。”

  李瑄能果断率骑突袭回纥,很符李隆基心意。

  李瑄的奏折上,将回纥描述成背信弃义能小人,阻挠圣人开疆扩土,让李隆基看了咬牙切齿。能出兵先攻击回纥,符合他心意。

  如果不这样描述,再过一段时间,回纥拿着贡品讨好李隆基,就不好说了。

  反正李瑄已经出兵,木已成舟。

  “两位宰相,你们觉得要如何惩罚回纥?”

  李隆基见李林甫和裴宽看奏折看得差不多了,于是向二人问道。

  “启禀圣人,李将军就不该擅自出兵,我们和回纥是盟友,李将军还没圣人的诏书,就擅自攻击盟友,容易落人口实。臣认为圣人您天纵神武,威震寰宇,只需要一道敕令发至回纥,骨力裴罗就得仰慕您的恩威,乖乖退兵。李将军只需要好好收复九曲即可。这样耽误时刻,怕是今年收复九曲无望了。”

  李林甫阴阳怪气地向李隆基说道。

  本来前半句听得李隆基皱眉,后半句又让李隆基舒心。

  最后还不忘责怪李瑄擅自行动,错失收复九曲的良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2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2/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