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262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李泌说完后,向李瑄和诸僚属一拱手。

  时至今日,李瑄的大纛确实能吓唬住人。

  由于李瑄经常万军斩将,每一战以一当十。吐蕃畏惧李瑄如虎。看到大纛必然产生许多顾虑。

  即便他们害怕石堡城被攻陷。

  但更害怕李瑄率两万骑突到赤岭吐蕃军队屁股后面。

  那样就不单单是石堡城失守,还有可能发生主力大溃败。

  “啪啪……”

  “妙计,妙计啊……”

  “先生大才,此计唯有李帅为主帅方可实施。”

  “三线作战,虚虚实实,吐蕃必会手忙脚乱。”

  颜真卿、刘晏、高适、刘单听到李泌的计策后,拍着手掌说道。

  他们光想象就觉得此计精妙。

  “好计!如果能具体规划一下,八月开始调遣河西之兵,九月就可以开战了。”

  李瑄足足沉思半刻钟后,才抚掌赞叹。

  李世民的真假元帅战术,类似于后世的“砧锤战术”。

  其精髓在于正面牵制与后方突袭的配合。在这种战术中,通常有一方被用作“铁砧”,即坚实的前线部队,负责吸引和承受敌人的攻击;而另一方则作为“铁锤”,通常是机动性较强的骑兵。

  李世民有一支玄甲骑,就经常这样率玄甲骑去突袭敌人。

  而他们实施的“砧锤战术”更为精密。

  唐军六万步兵,两万骑兵作为“铁砧”。

  但表面上的“铁锤”并非进攻青海的骑兵。

  而是李瑄亲率的临洮铁骑。

  有石堡城这个诱饵,吐蕃的主力必然会被“吸上来”。

  石堡城虽是山城,里面最多只能容纳一千多士兵。

  三面悬崖峭壁,只有一条上山的小道。这一千多人,有足够的粮食、水,弓箭、石块,理论上能守很久很久。

  但正因为如此易守难攻,唐军把小道堵住,吐蕃一千多人也下不来啊!

  而且只需要数百人就可以堵住小道。

  李瑄考虑过后,觉得此可以作为战术来准备。

  “收复九曲,就在今年!”

  众人商议具体细节后,李瑄握紧拳头。

  这是对他很重要的一战。

  吐蕃九曲的几个城池分别储存着大量粮食、器械。

  那里有许多耕地,吐蕃种植小麦,青稞。

  还有诸多牧场,里面牛羊成群。

  “大唐必胜,李帅必胜。”

  高适、刘单等人也齐声应喝。

  封狼居胥,开疆万里,这是军人最大的荣耀。

  他们正在实施。

  只有李泌依旧在看着挂在正堂的地图。

  他看着河西北面,若有所思。

  ……

  李瑄又单独交给刘晏一项任务,他让刘晏暂领河西、陇右盐铁判官,建立常平盐仓,管理盐铁。

  李瑄向李隆基提出的理财改革,有好几项都是安史之乱后刘晏的杰作。

  李瑄给刘晏说一些改革的方要,让他闲暇之余,研究策略,施展方要。

  空闲时,李瑄也会参与。

  主要是战争将近,李瑄的职位太多,顾忌不了那么多,只能放权。

  但他不是胡乱放权,他每一个职位,都需要有才干的人为副。

  如提拔路嗣恭为武威郡长史。

  确立上官青为西平郡都督府长史。

  张文俨为陇右群牧副使。

  河陇押蕃副使,和河西长行转运副使等,李瑄也在考察之中。

  最后,李瑄又将押衙慕容曦皓召来。

  “拜见李帅!”

  慕容曦皓入堂后向李瑄一拜。

  “不必多礼。麾下七千吐谷浑士兵训练的如何?”

  李瑄问开门见山慕容曦皓。

  这些也是麾下的一张牌。

  九曲之地和九曲之地以东,也有吐谷浑部落。

  有这七千吐谷浑士兵,说不定能让那些部落失去抵抗。

  吐谷浑若投降,党项、白兰羌也会起异心。

  “回李帅,他们本就是士兵,初一训练,就可以参加战斗。现已能完成方阵进攻,用我大唐的作战方式,他们的战斗力将更胜一筹。”

  慕容曦皓向李瑄回答道。

  “人心可用否?不会出差错吧?”

  李瑄又问。

  “末将以人头担保,他们绝对可以为大唐而战。如果遇到吐谷浑的士兵,他们会统一唱吐谷浑的歌谣,一定可以感化那些饱受奴役的吐谷浑人。”

  慕容曦皓郑重地向李瑄回复。

  “唱歌谣,这是好主意。”

  李瑄微微点头。

  吐谷浑在开元后期发生叛乱,被没庐·穷桑倭儿芒轻易平定。

  虽未过去几年,但吐谷浑的王族、贵族就是吐蕃的爪牙,他们与吐蕃联姻很深。吐谷浑小王能当吐蕃的大论,就可见一斑。

  但吐谷浑平民百姓,早已民怨沸腾。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就是李瑄率着吐谷浑步兵进攻的那一刻。

  与慕容曦皓讨论一番后,慕容曦皓请李瑄到吐谷浑军营中检阅。

  李瑄答应,他之前去过一次,有时间会再去看吐谷浑士兵的训练成果。

  毕竟军营在湟水城西部三十里外,不算很远。

  黄昏时。

  李瑄回到府邸,管家沈籍向李瑄说:“主人,十几天前有一个叫做康甲宏的粟特人来拜见您,老奴告诉他您在长安后,他暂时离去,临走前说有事情禀告您。”

  “具体什么事情?”

  李瑄问道。

  一个粟特商人见大唐节度使是很难的,李瑄是少数愿意与商人接触的节度使。

  虽然大唐有规定官吏不得与商人来往。

  但李瑄有购买西域良马的理由。

  “他没告知老奴,也未留下书信。”

  沈籍回答说道。

  “我知道了,他再来的话,让他来节度使府邸找我。”

  李瑄吩咐沈籍一声。

  他准备找一些西域胡人问问,能否弄到大量棉花种子。

  他要让百姓在河陇一带,试着种植棉花。

  虽然除了“美洲”外的棉花都十分劣质,但劣质和没有是两种概念。

  在美洲的棉花未传过来时,大食的棉花就是好棉花。

  虽然在南北朝的时候,就有棉花传入大唐,但那时只是观赏物。大唐的棉花其实并不多。

  等宋代的时候,棉花才开始大面积种植。

  李瑄准备在边疆先进行试种,等普及后,能大大降低百姓冻伤、冻死的概率。

  沈籍应是,李瑄进入府邸。

  “将军,您的茶……”

  李瑄回房后,长离为李瑄备茶。她知道李瑄一般从节度使府衙回来后,会在桌前看书,茶水提神醒脑。

  长离也终于明白传说中的李将军,能名震天下并非流传的“天才”之论。

  凡在湟水城的时候,李瑄夙兴夜寐,日日如此。

  其他的一切俗物,都不多看。

  “长离,帮我备纸墨。”

  李瑄今天不打算看书,他将今日讨论的战术记录出来,并试画兵力布置图,行军路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2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2/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