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256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这山谷中,只有容一人的茅屋,开垦有两块菜地。

  清贫至极。

  平时李泌只需隔一段时间离开山谷,买一些粟米、盐即可。

  这里附近有山泉,不必去寻找水源。

  “感觉到与大道越近,只是朦朦胧胧。”

  李泌回答道。

  这是他追求道家不死之术的感觉,明明要触摸到,却又接触不到。

  李泌一直苦恼于此。

  他归咎于自己修炼时间还短,如葛洪、许旌阳一样,都是年老方得大道。

  李泌眼中的长生不死,可不是指真的在世间成为不死人,而是“羽化升仙”。

  他坚信前辈们,都是羽化登仙。

  至于真正的长生不死,是李隆基渴求的东西。

  “先生往来与终南山、华山、嵩山之间,这三座仙山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李瑄同问李泌道。

  “嵩山有朝露,华山太崎岖,终南有天路。”

  李泌如是回道。

  很明显,他觉得隐居嵩山的人,才更像是隐士,因为远离长安,名士更多。

  华山沾染了李隆基王气所在,已经变得不可亵渎。

  而终南山的人,又有几个是真正的隐士。

  看看山脚下的一排排别墅庄园就清楚。

  还有那些隐士扎堆成群,日日饮酒,那还是隐士吗?

  所以李泌才会深入终南山,远离尘间。

  “先生更喜欢哪座仙山呢?”

  李泌既然会一直往来终南山,关心政局天下,心中绝对有一些想法。

  这一句话,确实把李泌问住。

  他想脱口而出,说喜欢嵩山,但他现在却置身于终南山中。

  “先生你觉得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太宗皇帝,这样的英雄结束乱世,是为了家天下,还是为了黎民苍生不受战乱?”

  李瑄见李泌不做声,李瑄只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历史上李泌更多待在嵩山。

  他又问李泌关于局势的问题。

  “家天下……”

  很简单的问题,李泌沉吟一下,还是回答了。

  “没有人无私。如果统一天下,能让百姓不受劳役之苦,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仁君。所以秦二世而亡;隋文帝虽大治天下,但却择子不慎,依然二世而终;汉高祖时,虽有动乱,总体休养生息,又有文景之治、昭宣中兴才使得汉祚长存;我朝虽有武周间隔,圣人励精图治,迎来旷古的盛世。但天宝年间,奸臣当道,天下不均,苦难的苗头已现,需要革除弊病的时候了,佐天行化,助国救民,这也是道家的理念呐,不要让苍生百姓,像秦末、隋末那样失望……”

  李瑄用委婉的语气,向李泌说道。

  不同于刚才对李泌的暗示,这是直接请求李泌出山。

  在他看来,在家天下的专职制度中,古代君王优先为自己家族考虑。

  当然,这也是历史的局限性,使他们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既然李瑄是后世而来,怎么能无底线的去维持一个所谓的国号。

  他向李泌举例几个朝代,表示忧虑。

  盛世之下,土地兼并严重,王公贵族带头,确实有波涛汹涌的迹象。

  “治国还需儒术,我一个道教山野之人,什么都没有,将军也太高看我了。”

  李泌微微摇了摇头。

  自李唐建立以来,李渊下令“兴化崇儒”,李世民又以“儒学为本”“以文治国”。

  道家更像是一种风气,就像是其他朝代信奉佛家一样。并非以道家治国。

  所以,李泌认为他信奉道教,在朝堂上也不可能有什么声名。

  毕竟士族们一个个都以“儒学渊源”自居。

  那些信奉道家的臣子,也多有“迎合圣人”之意。

  而且李瑄布下的视野太大,他自己都没想过。

  “儒是治国之术,但张良那样的人,也能名垂青史。”

  李瑄不会在意信奉什么,别说是道教,哪怕是一个和尚有才能,他会有三顾茅庐的诚意。

  历史对李泌的定位是谋士,军事战略家。

  他觉得李泌跟着他,绝对比跟着李亨效力好。

  李亨虽然对李泌不错,尊重李泌信仰。

  但他有时候也刚愎自用,不听李泌的意见,比如攻击河北的时候,李亨急功近利,不听劝说,致使河北没有肃清。

  再比如收复两京的时候,不听李泌的建议,急于收复长安洛阳。所以就有郭子仪向回纥借兵的一幕发生。

  李亨的儿子李豫就更不地道了,李泌作为一个仰慕长生的人,自然不食荤腥,不近女色。多年皆是如此!

  可李豫非得强迫李泌吃肉,又强硬让他娶妻。

  从安史之乱后的表现能看出,李泌弃功名利禄如敝履,有拯救天下的志向。

  “当今局势,虽有倾斜,却也没有那么困难。”

  李泌还是摇头。

  盛世还在延续,许多看似的弊病,连贞观时都有。

  “既然倾斜了,就会慢慢倒塌。智者和预测出局势的贤良人,应该将他扶正。”

  李瑄依旧在劝说李泌放下追寻道教的理念,归入仕途之中。

  “如果山人拯救天下,百姓就会呼唤神仙啊!”

  见李泌低头沉思,李瑄再次语重心长地说道。

  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当初确实有百姓称呼他为神仙。

  “既然有李将军邀请,那我就暂时停止修行。不过李将军就不要为我举荐官职了,我会以宾客的身份,跟在李将军身边,见见世面。”

  李泌叹一口气,不忍再拒绝,同意李瑄出山。

  但他并非要功名利禄,除了想澄清天下外,还希望多领略一下李瑄的风采,深刻了解一下李瑄的军事思想。

  他熟读兵书,对李瑄的作战方式十分好奇。

  李泌对李瑄本人更好奇,一个未及冠的年轻人,能得到如今的成就,绝不仅仅是家族原因。

  “如此……”

  李瑄犹豫,如果一直跟在他身边,没有功名标榜身份,也不是很好啊。

  “如果给我功名,我还不如在山间修行。”

  李泌直言道。

  “就依先生的!”

  李瑄不再强求,历史上李泌跟在李亨身边,就是以白衣身份,拒绝接受官职,只为宾客随从出谋划策。

  所以才会流传那句经典: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但这一世,一旦李泌跟随李瑄出山,就很难再成为李亨的老师。

  也和李亨没有关系了。

  虽至夜晚,李泌依旧收拾书籍,与李瑄出山。

  李泌总不能让李瑄和亲卫们露宿于山野!

  李泌长期吃素食,夜间不擅脚力,山路又难行。

  “罗兴,将先生行礼拿着,我来背先生离开终南。”

  李瑄让罗兴帮李泌拿着书籍,他准备亲自背李泌出山。

  “您是大将军,怎么能背一介白身呢,让我来背!”

  罗兴吃惊。

  李泌这个一脸菜色的道士,怎么能让主人屈尊?

  虽然主人看起来与李泌相谈甚欢,但也不能这样啊!

  “大将军不必如此,这山路,我还是走过的。”

  李泌也不想那样。

  “不得违令,前面带路吧!”

  李瑄向罗兴等人重言一声,使罗兴等不敢不听。

  而后李瑄又向李泌说道:“我一身力气,背着先生不会劳累。”

  说罢,不待李泌同意,李瑄抓起李泌,放在背上。

  李泌还未反应,他就觉得身体轻起来,稳稳地在李瑄背上,被李瑄一手拖住屁股。

  哪怕他双手松开,也不会落地。

  这是李瑄力量的体现。

  背着李泌,仿佛托着一只兔子一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2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6/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