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163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李瑄在队伍中心,就算是有人想用强弩射李瑄,也难以命中。

  “我想成为李帅的亲卫……”

  那青年开门见山地向李瑄喊道。

  “我的亲卫有还有不少名额,每三日都会试验一次,如果能通过,就为我之亲卫。”

  李瑄示意亲卫收剑,并向这名青年说道。

  看样子他也是一名游侠。

  李瑄一直强调,侠是一种精神,为国家大义拍案而起,为一个承诺付出一生。

  真正的游侠不会去欺凌人,李瑄还是比较欣赏的。奈何当世许多什么都不会的人冒充游侠,坑蒙拐骗。

  “我参加过考验,可骑射未通过。但我最擅剑术,两相击剑,无人匹敌!”

  青年坦言道。

  “在马上战斗,剑不可行。需弓箭和长兵器致胜。这也是为你们的性命考虑。”

  李瑄婉拒这名青年。

  自马蹬和马鞍出世,真正的冲阵骑兵,都是长矛、长枪、马槊等长兵器。

  只有以骑射为主的轻骑,才配横刀,目的是追击敌人的时候近战。

  正面冲锋,拿刀剑和拿枪矛战斗力差距巨大。

  所以好剑术能受游侠景仰,却在战场上几无用处。

  李瑄不可能无缘无故收这名游侠为亲卫,如果起这个头,对那些力量过关,骑射未过关者,很不公平。

  “我不强求李帅收纳,但如果我献上一枚金字告身,能否成为您的侍从!”

  青年意料之中,如果只是这样而收纳他,那就不是大名鼎鼎的李将军了。

  “郎君知道金字告身代表着什么吗?”

  李瑄面色凝重地反问这个青年。

  吐蕃的“告身之制”中,告身是吐蕃官吏、将士身份的象征。

  吐蕃有“六告身”之说。

  分别为瑟瑟、金、金涂银、银、铜、铁。

  又按告身的大小,分为六等十二级。

  其中瑟瑟是一种宝石,大唐称其为玉字告身。

  金涂银是吐蕃词汇颇罗弥的翻译,大唐一般称其为金涂银告身。

  告身是一个牌子上镶嵌金石铜铁等,挂在身上显著的位置上,有的会不要牌子,戴在手臂上。

  哪怕是最普通的铁字告身,也只有勇士可得。

  一般金字告身都是吐蕃的万夫长,以及吐蕃军中大将,且必须是贵族出身。

  另外吐蕃与大唐的边境处,也以千户所设有军,有类似于军使、节度使的官职,大唐将其译为军使、节度使。

  吐蕃军使也有可能有金字告身。

  所以李瑄才会吃惊这游侠会说这样的话。

  哪怕是次金字告身,也能以此获得丰厚的战功。

  “我明白,三个月内,我必献上金字告身,成为李帅的侍从。”

  青年郑重地说道。

  “以个人而言,这是难如登天的事情,不需因为成为我的亲卫而铤而走险,要珍重自己啊!”

  李瑄看这青年勇气可嘉,遂劝他一句。

  “这不算是难如登天。请李帅等我消息!”

  说完,青年扭头离开。

  李瑄摇头笑了一下,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许这年青人觉得不可能,中途就放弃了。

  “李帅,他是名动河陇的游侠廖峥嵘,据说他的剑术快若闪电,势如雷霆,无人能敌!”

  一名曾经游荡在河陇的亲卫向李瑄说道。

  “廖峥嵘有什么事迹,能名动河西、陇右?”

  李瑄好奇地询问。

  “回李帅,开元二十九年时,吐蕃一队骑兵入境,追击逃难的百姓。他引诱吐蕃骑兵下马,杀了十几个吐蕃士兵,又从容离开。”

  这名亲卫回答道。

  “廖峥嵘既有此事迹,他为何不告诉我呢!薛错,去将廖峥嵘追回来,我以他曾经的义举为由,召他为亲卫!”

  李瑄向薛错吩咐道。

  “遵命!”

  薛错领命策马而去。

  不一会儿,薛错回来向李瑄禀告:“廖峥嵘说他已经承诺过李帅,必会将金字告身献上。”

  “可惜了,如果因此失去一名猛士,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廖峥嵘的固执,让李瑄对他产生期待。他希望廖峥嵘能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九月中旬,李瑄从诸牧监调集的战马,已经全部到位。

  李瑄不得不在湟水城周围,再开辟数个马场,用以饲马训练。

  湟水城的战马,早已成诸军之最。

  河西最精锐的赤水军,有兵三万三千人,马一万三千匹,私马和缴获的战马上万匹。

  可和现在的临洮军比,还差了一大截。

  安重璋的兄弟们和叔父到达湟水城,李瑄将他们安排到安乡郡、金城郡的牧监。在郡衙挂职事官。

  还有两个安重璋的族弟,在临洮军任职,专门管理临洮军的战马,保证战马的健康,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损耗。

  早在半个月前,李瑄拿下监军郭全的时候,就下令高秀岩开始行动。

  他需要一场大军功,赢得李隆基的信任。

  与高秀岩随时保持联系,一旦有情况,就会立即备战。

  这一日连连发生令李瑄高兴的事情。

  他的主事判官刘晏,和车神塞一起来到湟水城。

  “近一年未见,君消瘦不少啊!我还以为君不应我幕府呢!”

  李瑄先将刘晏请入正堂中。

  有刘晏在,他的担子会轻松许多。

  招刘晏为主事判官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刘晏擅长理财,李瑄希望在刘晏的运作下,陇右的军需充足,能支持他进行一场大战。

  “能得李帅垂青,是我刘晏的荣幸,敢不应召?只要李帅能用得到我,可随意吩咐。”

  刘晏向李瑄一礼,今后他就是李瑄的直属幕僚。

  虽号为“神童”,十岁得见龙颜,但他深知自己这种祖上不显赫的人,想要位极人臣十分困难。

  有李瑄这样的贵人帮助,他更有可能地去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

  “今后君就为我主镇湟水城,查政务、支度、营田、盐铁等事宜。我会向朝廷奏你为左千牛卫左司阶,作为职事官。”

  李瑄早就想好了,刘晏是主事判官,主节度使幕事。

  刘单为随军判官,在李瑄领军的时候,随李瑄一起出行。

  刘晏有先后两次治理县政的经历,再加上李瑄对刘晏的了解,宰相之才,对军政事务,能手到擒来。

  “多谢李帅!属下必不会让军务成为将军征战的累赘。”

  刘晏再次一礼。

  千牛卫左司阶是正六品上的官职,这足矣证明李瑄对他的信任。

  “吐蕃自占领石堡城以来,兵锋直指我湟水一带。他们的骑兵,随时能依靠石堡城,以及赤岭上的堡垒,在我大唐的境内巡视,这个月绥和守捉和河源军已经六次向我汇报吐蕃骑兵的痕迹,以至于军城,镇城,日夜备战。”

  “湟水以南,黄河以北,直至临洮军,千里沃土,无一家百姓居住;水草肥美,马不敢牧,万顷良田,尽为荒芜。”

  “不得已在民生之地,拔起一座座军城、镇城、戍堡、据点。马蹄踏在无烟火的国土巡视。就是因为这一座石堡城!”

  李瑄带刘晏到堂前的地图。他指着地图,痛心疾首地说道。

  自节制陇右后,他真实的感受到石堡城对整个陇右的影响。

  从赤岭过来,湟水和黄河间,南北一百多里,东西近四百里,全是军籍士兵,无一家一户百姓。

  这里实际上是大唐的领土,却和没有差不多。

  如果百姓生存在这里,必然被吐蕃骑兵劫掠屠杀。

  所以百姓只能生活在黄河以北的湟水城、鄯州城,更多的是迁徙到金城等较为安全的郡。

  怪不得李隆基视石堡城为眼中钉,肉中刺。

  也难怪皇甫惟明在未准备充沛的情况下,就去进攻石堡城。

  拿下石堡城,才能将百姓迁徙到这一片土地上,不然百姓定不敢来。

  在李隆基的心中,功分两种,一种是“胜战之功”,一种是“拓地之功”。

  很明显,拓地之功在李隆基心中更重。

  拿下石堡城,毫无疑问是拓地之功。

  “李帅,看石堡城的布置,赤岭上十几处吐蕃堡垒。一旦我们进攻石堡城,吐蕃在青海湖、九曲之地的军、千户所皆可以之快速支援,那将是一场旷世大战。”

  刘晏以为李瑄要进攻石堡城,

  他一个不善军事的文人,都觉得石堡城难以进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1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